釉下彩繪瓷水盂

釉下彩繪瓷水盂,唐代瓷器,於湖南省長沙縣出土,收藏於長沙市博物館。

名稱

中文名稱: 釉下彩繪瓷水盂英文名稱: Under-glaze painted porcelain receptacle

介紹

慣用的化妝土技法
此盂於湖南省長沙縣出土。大口矮領,碩腹平底。胎體呈褐紅色,胎上罩一層白色為底,既掩蓋了胎面上的瑕疵,又增強了彩繪母題的效果,這便是瓷器中慣常使用的化妝土技法。在化妝土上,以含鐵、銅成分的顏料勾畫出幾組極似飛鳥的蔓草,然後於整個器表施一層青黃色彩。這便是著名的唐代長沙窯釉下彩繪瓷器。
釉下彩繪的濫觴
釉下彩繪的裝飾技法是長沙窯的獨創,在中國陶瓷史上,首先將花鳥草蟲、山水詩詞等題材作為裝飾,將瓷器裝飾與繪畫詩文結合起來,開闢了工藝美術的新途徑。經過對望城縣銅官窯的考古發掘,人們了解到,長沙窯的彩繪瓷包括日用瓷具、文具和玩具多種品類,釉色以銅、鐵金屬為呈色劑,以青釉為主,兼有黃釉、黑釉作品,其燒造溫度達1270℃。除了湖南地區有此類作品出土外,北到遼寧陝西,南及兩廣的廣大區域均發現有大量釉下彩瓷,唐代的商業都會和出口基地揚州和泉州的發現數量更大且質量更優,東南亞、西亞地區也屢有發現,說明長沙窯瓷器當時是出口產品,是唐代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
Image
規格: 口徑16厘米 高9.7厘米
出處: 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年代:
類型
質地類型: 瓷器功用類型:飲食
欄目關鍵字: 大家閨秀與小家碧玉 牧女村姑與市井儈婦—隋唐至明清 盛食具 飲食具
收藏地: 長沙市博物館
主題詞或關鍵字: 碗
輔助分類項: 飲食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