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是一部劇情片,由理察·艾爾執導,朱迪·丹奇、凱特·布蘭切特等人主演。故事講述西雅圖某中學女教師希芭與男學生史蒂芬發生一段不倫之戀,事情暴露後,她因“猥褻男童罪”身敗名裂,而她的同事和朋友芭芭拉作為希芭秘密的傾聽者,記錄者,卻出賣了她。希芭獲釋之後,在種種壓力和打擊下。被迫回到了她的丈夫理察身邊和讓人窒息的家庭中。《醜聞筆記》中,導演理察·埃爾出色而尖銳地演繹、詮釋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內容,包括戀童癖、同性戀、性別歧視、智障人士、勒索等等。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醜聞筆記醜聞筆記
希芭是倫敦聖喬治中學新進的藝術老師。美麗又屬於上流階層的她,在這一群暮氣沉沉、早已失去教學熱情的教師群中,宛如一道清新的活水。對於41歲的希芭而言,教書工作是讓她逃離正為青春期苦悶的兒女,以及年齡差距多達二十歲的無趣丈夫的最佳出口。 希芭的同事芭芭拉,個性刻薄又伶牙俐齒,卻對希芭有一股莫名的好感。某次芭芭拉為她排解課堂上的爭吵事件,兩人友誼自此開始滋長。然而,芭芭拉卻意外發現,希芭與一名15歲男學生史蒂芬的不倫師生戀。她於是成了希芭的秘密守護者,兩人關係更進一步成為知己好友。 希芭對芭芭拉無話不說,芭芭拉也將這段禁忌戀情的細節,巨細靡遺地詳載在日記中。她們的友情隨著芭芭拉與日俱增的獨占欲逐漸變了調,而此時芭芭拉卻發現這個能使希芭失去工作、家人,甚至還得吃牢飯的秘密,是她操縱希芭的最佳武器……原來內心不羈的示芭暗地裡與學校一個15歲的男學生搞師生戀,這段不倫關係被芭芭拉撞破後成了她威脅示芭的籌碼:即使不能留住示芭的友情,她也要示芭失去所有淪落到她正身處的孤獨深淵裡。 芭芭拉·卡維特(朱迪·丹奇)在倫敦一家名聲極糟的公立中學當歷史老師。光看她的形象就讓人聯想到卡通片裡的惡老師:衣著保守、不苟言笑、行為嚴謹、對不聽話的學生奉行鐵拳政策,自然也是個缺乏感情滋潤的老姑娘,這樣的老師多半在生活中都有讓人想像不到的一面。卡維特老師雖然朋友不多卻是能引導人傾訴心聲還會替人保密的高手。
新來的藝術老師示芭·哈特(凱特·布蘭切特)年輕漂亮、活潑聰明,仿佛吹進學校的一股春風,這股春風也撩動起芭芭拉對友誼的渴望。兩個好像來自不同星球的女人竟很快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示芭在和芭芭拉的交往中也發現她非但不沉悶還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幽默感。而越是和示芭深交芭芭拉越是禁不住想把她當作人生唯一知己。可是示芭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子女還有被示芭的魅力吸引而圍在她身邊的朋友們都是芭芭拉的障礙,友誼的失敗夾雜著妒忌,芭芭拉萌生出一個復仇計畫。

精彩看點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凱特·布蘭切特領銜奔放的激情教師,而支持她為愛不顧一切的長者則由朱迪·丹奇出任。兩位渾身是戲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凱特, 《飛行者》;朱迪, 《莎翁情史》),如何開展攝人心魄的演技會戰,可謂最大的看點。“澳大利亞精靈女王”V.S.“英倫舞台劇皇后”,各自高居本年齡段世界頂級水平的 稀代大女優,一定不會讓影迷失望。

本來,成年女性與15歲少年發生關係的違法事實,經派屈克·瑪爾伯這樣深諳男女關係的高手添油加醋,極有可能因罪孽深重而被學院敬而遠之。但由於導演理察·艾爾是曾於2001年奉獻了會員怒贊的《攜手人生》的紳士電影人(三位主角均獲奧斯卡提名,最終,吉姆·布洛德本特順利收穫小金人),因此,本片的感官刺激應不會太強。只要兩位主演的表現使角色的行為令人信服,編劇、導演將情節闡釋得自圓其說,本片出頭的機會相當大--發行方福克斯探照燈曾有《杯酒人生》這樣的經典戰例,可見一斑。

演員陣容

演員表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芭芭拉 朱迪·丹奇 
希芭 凱特·布蘭切特 
理察 比爾·奈伊 
史蒂芬 安德魯·辛普森 
Ted Mawson Tom Georgeson 
Sandy Pabblem 麥可·馬羅尼 
Sue Hodge Joanna Scanlan 
Bill Rumer 肖恩·帕克斯 
Brian Bangs 菲爾·戴維斯 
Polly Hart 朱諾·坦普爾 
Marjorie 朱莉婭·麥肯茨 
Annabel 安-瑪莉·杜芙 

職員表

▪ 製作人:羅伯特·福克斯;安德魯·邁克唐納;雷德芒德·莫瑞斯;阿龍·瑞奇;斯科特·魯丁
▪ 導演:理察·艾爾
▪ 副導演(助理):Caroline Chapman;James Chasey;Heidi Gower
▪ 編劇:派屈克·馬博;Zoe Heller
▪ 攝影:克里斯·門格斯
▪ 配樂:菲利普·格拉斯
▪ 剪輯:John Bloom;Antonia Van Drimmelen
▪ 選角導演:Shaheen Baig;Maggie Lunn
▪ 藝術指導:Tim Hatley
▪ 美術設計:Grant Armstrong;Mark Raggett
▪ 服裝設計:Tim Hatley

角色介紹

醜聞筆記醜聞筆記
芭芭拉·卡維特(朱迪·丹奇)在倫敦一家名聲極糟的公立中學當歷史老師。光看她的形象就讓人聯想到卡通片裡的惡老師:衣著保守、不苟言笑、行為嚴謹、對不聽話的學生奉行鐵拳政策,自然也是個缺乏感情滋潤的老姑娘,這樣的老師多半在生活中都有讓人想像不到的一面。卡維特老師雖然朋友不多卻是能引導人傾訴心聲還會替人保密的高手。 新來的藝術老師示芭·哈特(凱特·布蘭切特)年輕漂亮、活潑聰明,仿佛吹進學校的一股春風,這股春風也撩動起芭芭拉對友誼的渴望。兩個好像來自不同星球的女人竟很快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示芭在和芭芭拉的交往中也發現她非但不沉悶還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幽默感。而越是和示芭深交芭芭拉越是禁不住想把她當作人生唯一知己。可是示芭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子女還有被示芭的魅力吸引而圍在她身邊的朋友們都是芭芭拉的障礙,友誼的失敗夾雜著妒忌,芭芭拉萌生出一個復仇計畫。

朱迪·丹奇又一次奉獻了傑出的表演。不但有她以前角色中常見的倨傲、冷漠或是柔情,還有不常見的極度的恐懼、絕望與瘋狂。

凱特·布蘭切特周身都散發著優雅美麗的味道。我從來都不覺得她是個絕對的美人,可她就是可以靠自然迷人的氣質,讓自己時刻都籠罩在某種光彩中。希巴無疑是本片中最讓人同情的角色,對學生、對朋友的情感寄託,最終都化為了泡影。擁有硬線條的凱特,把柔弱的希巴塑造得非常感人。

扮演希巴丈夫理察的也是一個很有名的演員——比爾·奈伊。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真愛至上》中那個瘋瘋癲癲的過氣搖滾歌星,不過他現在最為人知的角色也許是《加勒比海盜》中戴維·瓊斯。本片中的男性角色塑造較之女性角色還是弱了很多,理察多少有些面貌模糊,最初對妻子的困擾粗心大意,最終卻又善解人意,讓妻子重回家庭。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朱迪·丹奇

 比爾·奈伊

 凱特·布蘭切特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醜聞筆記》

 朱迪·丹奇

 比爾·奈伊

  凱特·布蘭切特

導演簡介

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
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
作品列表:(一共 13 個作品)
作為導演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的作品 (數量:6) tumbledown  
King Lear  
艾莉絲的情書 Iris  
舞台麗人/美麗舞台/台上 女主角 Stage Beauty  
Rockaby  
Notes on a Scandal  
作為演員 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的作品 (數量:2) The John Thaw Story  
"Changing Stages"  
作為編劇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的作品 (數量:3) King Lear  
艾莉絲的情書 Iris  
"Changing Stages"  
作為製片人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的作品 (數量:1) 《舞台麗人》/美麗舞台/台上女主角 Stage Beauty  
作為其他職員理察·艾爾 Richard Eyre的作品 (數量:1) 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幕後花絮

《醜聞筆記》的劇本已由2005年浪漫愛情電影《偷心》的編劇派屈克·馬布完成,而曾因導演了《攜手人生》而聲名大噪的英國導演理察·艾爾將第二次與登奇聯手,登奇曾憑《攜手人生》獲得奧斯卡影后提名。
《醜聞筆記》中,布蘭切特飾演的藝術教師哈特和一名15歲的學生發生了越軌關係,一系列關於嫉妒、性愛和友誼的事件由此而生。丹奇扮演的是哈特的同事,她目睹了哈特從一個優雅的女性變成了一個“墮落天使”。這也將是...

幕後製作

《醜聞筆記》中,導演理察·埃爾出色而尖銳地演繹、詮釋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內容,包括戀童癖、同性戀、性別歧視、智障人士、勒索等等,看過之後心裡有種被擠壓的難過和憤怒。凱特·布蘭切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是一個矛盾複雜的角色,一位美麗優雅的“墮落天使”,被灰色的現實生活壓抑到幾乎窒息,終於找到縫隙喘一口新鮮的空氣,卻被朱迪·丹奇無意遇見,意想不到的轉變慢慢上演。這是凱特·布蘭切特和朱迪·丹奇繼2001年《航運新聞》之後的再次合作,巧合的是,此片也是導演理察和朱迪的第二次合作,五年前的一部《攜手人生》曾使朱迪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製作發行

製作

UK Film Council[英國]
Scott Rudin Productions[美國]
BBC Films[英國]
DNA Films[英國]
發行公司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
福斯探照燈公司[美國] (2006) (USA)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荷蘭分公司[荷蘭] (2007) (Netherlands) (theatrical)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阿根廷] (2007) (Argentina) (theatrical)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加坡] (2007) (Singapore) (theatrical)
Bontonfilm[捷克] (2007)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Fox-Warner[瑞士] (200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Cine Image Film Opticals Ltd.[英國] 

發行

美國USA 2006年12月25日
加拿大Canada 2007年1月5日
英國UK 2007年2月2日
德國Germany 2007年2月12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 2007年2月15日
德國Germany 2007年2月22日
義大利Italy 2007年2月23日
法國France 2007年2月28日

獲獎記錄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2007 金球獎(Golden Globe) 2007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 派崔克·馬柏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凱特·布蘭切特
最佳女主角 (提名)朱迪·丹奇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提名) 朱迪·丹奇
最佳原創配樂 (提名)菲利普·格拉斯 最佳編劇 (提名) 派崔克·馬柏
最佳女配角 (提名)凱特·布蘭切特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2007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7
亞歷山大·柯達-最佳英國電影獎 (提名) Robert Fox Teddy Audience Award理察·艾爾
亞歷山大·柯達-最佳英國電影獎 (提名)斯科特·魯丁
亞歷山大·柯達-最佳英國電影獎 (提名) 理察·艾爾
最佳女主角 (提名) 朱迪·丹奇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 派崔克·馬柏
亞歷山大·柯達-最佳英國電影獎 (提名) 派崔克·馬柏

影片評價

影片由朱迪·丹奇的畫外音開篇,製作精良但起初略顯沉悶,隨著劇情推動,灰色的歇斯底里的情緒漸漸蔓延,某種帶有一點哥德式驚悚的陰暗感覺悄然瀰漫。都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凱特·布蘭切特和朱迪·丹奇合作相當默契且各自表演都堪稱精彩:凱特詮釋了一個時而優柔寡斷卻又能勇敢承擔一段不倫戀情的憂傷無奈的美麗女人,而朱迪則 演繹了一個孤僻敏感、滿腹怨恨、嫉妒心極強的同性戀女人,她有著敏銳犀利的洞察力和近乎偏執荒謬的想法,常在日記里寫下一些“驚人之語”,比如將希芭稱為“一個注定要死的人”。對於朱迪來說,在她如日中天的演藝路途中,出演這樣一個不討好的角色著實勇氣可嘉。原作採用的新穎文學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導演理察和編劇派屈克·馬伯也將其運用到了電影中。(時光網評)

這個表面上簡單的師生戀故事,卻蘊含和折射著文化思想的深層意義。西方現代政治的事實就建立在孤獨的個人之上:孤獨導致絕望和恐怖,導致人們互相之間的敵意,從而摧毀他們的共同空間。而現實並不僅僅如此。孤獨首先產生的不是絕望,而是一個空洞和擷取或者依賴的衝動,而其間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遊戲。其實就是成年之後將孤獨產生的依賴被武裝後的樣子。(王虹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