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達人

醉駕達人

2011年5月9日22時許,高曉松駕駛一輛英菲尼迪越野車在東直門十字坡附近連撞多輛車。經交警檢測,他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243.04毫克。5月10日上午,他因涉嫌危險駕駛罪已被刑事立案,截至上午10時20分,警方正在辦理刑事拘留手續,很快將依法被刑拘。高曉松醉駕的訊息傳出後,網友先詫異,後調侃,比如有網友送高曉松“醉駕達人”的稱號,更有人擔心相關部門會不會因高曉松是名人而放其一馬,若如此,“高曉松才是真正最牛的中國達人”。高曉松曾擔任真人秀節目“中國達人秀”的評審。網友的擔心是多餘的,高曉松已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立案。

事件反思

按照《刑法修正案(八)》規定,機動車駕駛員醉酒駕車的,將被處以拘役的刑事處罰,並吊銷駕駛執照,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高曉松被拘役,實屬咎由自取,因為從警方對其血檢結果的顯示,高曉松血液中酒精含量已經達到醉駕標準的三倍。而且,自5月1日起,酒駕、醉駕入刑開始正式施行,北京市交管部門表示,一旦發現當事人有涉酒行為,將依法進行嚴厲處罰。如今,距離5月1日不過8天,高曉松就昂然醉駕,大有頂風作案,將法律當作耳旁風之嫌。
名人酒駕其實不是新聞,因酒駕而導致交通事故也並非新聞,而高曉松此次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他被稱為酒駕入刑實施之後第一個“栽倒”的名人。從網上反響看,面對高曉松面臨被拘役的訊息,不少網友呼籲依法嚴懲,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高曉松身為公眾人物,卻帶頭酒駕,非嚴懲不足以以儆效尤。
打量高曉松酒駕一事,我們應該看到,公眾人物並非人們想像中的道德模範、守法楷模。人們之所以呼籲依法懲處高曉松,既是擔心公眾人物因其名氣和關係得以逃脫法律責任,放眼現實,不少名人確實享有特權,還表明公眾對名人抱有一定的道德期許,認為公眾人物應該做好守法的表率,其實不少公眾人物難以承擔公眾期待,酒駕、吸毒是家常便飯。我們還應該看到,對一般的酒駕者應依法嚴懲,對公眾人物同樣應該依法嚴懲,否則便會讓公眾產生被剝奪感。
具體到高曉松,其實個細節值得關注,此前,高曉松所說的一句名言“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這句話是高曉松點評藥家鑫案時說的。如今看來,這話真是頗具諷刺意味,酒駕可謂不負責任,既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也是漠視他人的生命,現如今,身為音樂人的高曉松,是不是該捫心自問,“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大言炎炎,理直氣壯,自己如何?這就應了一句俗話,烏鴉站在豬身上,就看見別人黑了。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高曉松是因酒後駕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四車連撞,四人受傷,才被發現,也就是說高曉松酒駕如果不出事故,順利到家,也許就安然無恙。無獨有偶,北京醉駕獲刑第一人郭術東,也是因為醉駕發生交通事故,從而才被發現。由此就提醒警方,宜加大力度巡查。
“我是違法行為,我願意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事發後,高曉松對民警如此表態,並寫下書面“保證”:“對不起!永不酒駕!”但願如此!很顯然,高曉松酒駕,不是高曉松一個人的悲劇,也不是名人的悲劇,他提醒所有車主,喝酒莫開車,開車莫喝酒,尊重生命,尊重自己。

事後反應

事發後,眾多明星也在微博中作出回應,高曉松好友小柯表示,他已和對方通過電話,小柯說:“高曉松反倒覺得這是件好事,因為可以藉此沉澱一下。他說他需要平靜下內心。”
央視著名女主播張泉靈也在微博中對訊息進行轉載,並告誡網友“喝多少算醉駕”。
編劇六六則翻出高曉松之前評論藥家鑫的微博,並說:“我把高曉松的這條圍脖翻出來,給自己也提個醒。遵紀守法,做個不危害社會的普通人。”
香港導演陳嘉上發微博指,醉駕危險的是醉。問題是醉之後,便連醉駕危險是危險的判斷力也丟了。要靠身邊的朋友攔阻呀。我的一位朋友,每次出門赴酒局都索性不開車。
《中國達人秀》節目通過微博表示,今天將由陳耀川代替高曉松擔任評審。
據悉,高曉松對於醉駕供認不諱,他對民警說:“我是違法行為,我願意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他透露當晚從19時至22時,自己與兩名朋友在東三環附近一酒店飲酒。“我喝了一瓶白葡萄酒和一瓶洋酒,”高曉松說,22時20分許,他自己駕車離開飯店,途中與三輛等紅綠燈的車輛相撞。

美國護照

就在高曉松醉駕的同一天,37歲男子郭術東因酒後駕駛引發連環相撞事故,被判拘役4個月,成為北京醉駕獲刑第一人。高曉松如果被拘,極有希望成為第一個因醉駕受刑罰的明星。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事故發生後,警察檢查高曉松的證件時,他出示的是美國護照。人們雖然不知道高曉松是想拿這個當護身符,還是身上就帶了這一個身份證明。
但拿出美國護照,非但沒能讓交警網開一面,還讓他露了怯。原來,他在美國就有酒駕前科。他自己在微博中就曾透露在美國因有酒駕記錄而被禁止買槍。
美國各州關於酒駕的處罰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比較嚴苛。根據加州的法律,如果血液里酒精的濃度超過0.08%,就算違法。酒駕者被警察抓到後馬上就會逮捕,戴上手銬,並送到拘留所,除了要繳納至少1600美元的罰款外,如果酒駕傷人,還要繳納25萬到50萬美元的保金。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哈崗的史先生因為三年前一次酒駕經歷,在入籍面談時被美國移民局拒簽。
既然酒駕給高曉松在美國生活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他應該對酒駕的後果心知肚明,從而有所忌憚才對。但他在中國,酒駕入刑的規定實行沒幾天,就被抓個現形,這讓人懷疑他是否有過足夠的自省。
雖然國境不同,但醉駕的危害是一樣的,加重處罰也是國際上的趨勢。見過大世面的高曉松顯然不會不知道。高曉松既然知道在中國酒駕將會受到重罰,但還以身試法,雖不能說此舉是對法律的蔑視,但至少存有僥倖心理,對警方在查處酒駕會放水很“放心”。但事情證明,撞了槍口的他很難全身而退。在美國留有酒駕污點的高曉松,估計免不了在中國留下酒駕被拘不光彩一頁。
酒駕入刑讓酒駕有了更嚴厲的法律可依,但這只是第一步,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讓每一個以身試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震懾作用,讓其他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按照法律法規懲處高曉松,或許會產生一種逆向的“名人效應”,成為檢驗酒駕新規威力的一塊小小試金石。
當然,人們希望高曉松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罰,不因他的身份罪加一等,也不因他的身份而被輕抓輕放。人們更希望高曉松能吸取教訓,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永不酒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