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福勝寺梵塔

鄧州福勝寺梵塔

鄧州福勝寺梵塔建於北宋時期,初建時為13級,高20餘丈,後為兵燹所毀。現存的梵塔共7層,高36。7米,通體呈八棱圓錐狀,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磚塔。

簡介

鄧州福勝寺梵塔鄧州福勝寺梵塔

福勝寺梵塔建於北宋時期,初建時為13級,高20餘丈,後為兵燹所毀。現存的梵塔共7層,高36。7米,通體呈八棱圓錐狀,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磚塔。塔檐由青磚砌成,每層都有較高的塔身,由下而上,逐層遞減。塔柱、斗拱突出,層次分明。塔內第一、二、三層有梯,可盤鏇而上或憑梯斜上,四層以上則無梯可攀。每層塔體都有圓形塔心室,四層至七層,塔室聯為一體,形似罐狀。南北兩面有磚券拱門,可以遠眺。塔身周圍,每面都有磚浮雕的佛龕群,共有1100多塊。這些佛龕上雕著天王、菩薩金剛、羅漢、黃巾力士等神像,形狀各異,栩栩如生。佛龕的邊緣和拱門的周圍,都有浮雕成各種蔓草花紋的優美圖案加以裝飾,更顯得匠心獨具。整個塔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充分顯示了我國建築技術的民族風格和特色。

描述

塔底中間有一井,名為“海眼”。1988年在修復塔座時,發現這是一座地宮,並從中發掘出一批稀世珍寶。銀槨為長方形,安放在須彌座槨床上。槨的前方豎立兩根檐柱,其上承拖仿木結構的房頂,上有脊獸、瓦壟、瓦當、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細。銀槨蓋為七棱形,其上為線形紋飾,前方透雕雙鳳戲牡丹。銀槨兩側,鏨滿龍興寺、開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語。金棺放在銀槨內的前方,長19厘米,寬11厘米,高11厘米,重620克,前檔有仿木建築,其下有護法神2個。金棺左側為釋迦涅盤的故事,右側為出行圖。金棺內,前面放“頂骨”一尊,後邊放“佛牙”一枚,玻璃寶瓶放在銀槨的後方,米黃色的瓶中盛著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和無色透明液體。“舍利”瓶內,還有鎦金雙龍銀壺一件,彩色玻璃葫蘆一件,均為罕見之寶。

南陽旅遊名錄

旅遊是放鬆身體和考驗意志毅力有效途徑。南陽旅遊從屬歷史游,科技人文游,地理地形地貌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