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青

鄧少青

鄧少青 男,1942年11月出生於河北玉田,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幹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鄧少青 鄧少青

自幼興趣廣泛,愛好頗多。對文學、歷史、說唱、器樂、書法、繪畫、武術等都十分執著,肯下工夫,但尤好書畫。為了學習書法,曾拜訪過很多著名書畫家,如孫墨佛、啟功、歐陽中石、陳叔亮、魏傳統、王遐舉、沈鵬、劉炳森、李鐸、黃胄、劉繼卣、趙楓川、李大千等,增長了不少見識。孫墨佛老師曾鼓勵他:“你的字形很好,選一種你喜歡的、適合你的字帖,好好臨寫,下功夫,一定能成功”。

藝術簡介

歐陽中石老師以自己的學書經歷,語重心長地教導他:“開始時,每日守住一個字苦練,反覆對照、校正、摹寫、臨習,真正臨像了,再選臨第二個字,第二個字真臨像了,再臨第三個字、第四個字、第五個字……。不能經常‘換題目’、‘翻斤斗’,分散力量。要一門深入,方能見到藝術的真諦。”數十年來,他練習書法從未間斷。鄧少青在藝術上注重紮根傳統,銳意創新。他熟讀、精臨了《九成宮》、《張猛龍》、《乙瑛碑》、《石門頌》、《十七帖》、《自敘帖》、《諸上座帖》、《散氏盤》等。精於狂草書、楷書,兼擅行、隸、篆書。其狂草書風骨遒勁,流暢奔放、明快,大起大落,書氣昂然。他擅寫巨字,渾然天成,頗具小字之韻,形與精氣神俱妙。

鄧少青多次為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題寫標題;作品在多處名勝、風景區刊刻勒石。1979年、1980年,曾兩度組織北京軍區大型書法學習班,普及書法。在藝術上注重紮根傳統,銳意創新。熟讀、精臨了《九成宮》、《張猛龍》、《乙瑛碑》、《石門頌》、《十七貼》、《自敘貼》、《散氏盤》等。精於狂草書、楷書,兼善行、隸、篆書。狂草書風骨遒勁,流暢奔放、明快,大起大落,書氣昂然。擅寫直徑40米左右巨字,渾然天成,頗具小字之韻,形與精氣神具妙。中央電視台等電視媒體多次播放他的巨字表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廣播媒體播放了他的書法藝術專題採訪,多種報刊登載了他的藝術專題文章和作品。

作品、藝術收錄於《書法大觀》、《中國古今書家辭典》、《中國歷代書法家大辭典》、《中國名勝詩文墨跡大觀》、《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多種典集。鄧少青認為,要練好書法,必須深入研究中國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儒、道、佛文化的融合、衍生和延續,體現於炎黃子孫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之中。其核心是“天人合一”。只有“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社會才能和諧。不懂中國文化,心靈境界提升不了,在書法上也不會有大的感悟,作品就不會實現大氣度、大景觀、大和諧。學習書法,心態要平和,不要追名、逐利、“趕風”,要甘於寂默。這樣才有助於開發智慧和靈感,才有益於身心健康。

作品展示

行草書法 行草書法
鄧少青作品欣賞 鄧少青作品欣賞

選錄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獲得者(二)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由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發起,世界華人交流協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界藝術家協會、泰國華夏國際交流中心聯合海內外有關單位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大會”,自1997年在香港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大會),已連續舉辦了六屆(每年一屆)。大會的宗旨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