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

鄒氏

鄒姓在長期的繁衍與遷徙中形成以范陽為郡望地,范陽堂為總堂,分堂有:東魯、碣石、諷諫、清隱、桂馥、三古、九文、敦睦、振熙、太和、永詵、回春、花萼等。如今,鄒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四川、江西、山東、湖北、浙江、福建六省為鄒姓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約占全國鄒姓總人口的68%。鄒姓在中國姓氏人口排行中列第67位,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33%。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1、出自姒姓,為越王勾踐騶氏之後所改。據《史記·東越傳》所載,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皆為越王勾踐之後,姓騶,據有關學者考證,騶亦作鄒。

2、出自子姓,為商紂王微子啟之後,以邑名為氏。據《史記·殷本記》及《元和姓纂》所載,鄒氏為商紂王微子啟的後代。公元前11世紀周平公把商的周圍地區封給殷紂王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建都於商丘,其後三朝採食於鄒邑,其第五世孫叔梁仡以邑名“鄒”為姓,稱為鄒氏。所以稱此支為山東鄒氏。

3、出自曹姓,為顓頊帝後裔挾(曹姓)之後,以國名為氏。據《說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載,上古時有邾婁國為顓頊帝後裔曹挾所建,戰國時魯穆功改邾婁國為鄒國(今山東省鄒平縣)。後來鄒國被楚國所滅後有鄒氏,亦稱之為山東鄒氏。

4、出自蚩尤之後,以地名為氏。據《拾遺》所載,黃帝在打敗蚩尤以後,遷其遺民至鄒屠,其子民根據地名命名為鄒屠氏,後簡為鄒氏。

5、出自其他民族有鄒姓。今滿、回、土家、苗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微子啟。乃商王紂的庶兄,本應承繼帝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滅紂,封子於宋地立國,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湯的宗祀。微子薨後,其弟衍繼位,是為微仲,又傳至其曾孫愍公,愍公有孫名考父,歷仕宋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於鄒邑,其五世孫叔梁紇時,以邑名鄒為氏,是為鄒姓,他們尊微子啟為鄒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由上可知,鄒姓的發祥地應以今山東鄒城為主源。鄒為楚滅後,鄒姓開始向河北一帶遷衍,後逐漸稱盛於范陽一帶。古時的范陽,即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州一帶。西漢以後,鄒姓的一支自河北范陽遷居河南鄒坊,成一大聚落。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烽火連天,稱盛於古時范陽一帶的鄒姓,首當其衝身受其害,他們也同北方其他士族一起,避禍南遷於江、浙一帶,後又散居於閩粵一帶。唐代是鄒姓南徙最頻繁的時期。

唐初,有府兵隊正鄒牛客,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並落籍定居。唐德宗貞元末年,鄒垣自安徽當塗遷江西南昌新吳駕山,其後不久,為避黃巢之亂,鄒垣又舉家遷閩,其後子孫繁衍,分居邵武等縣。唐末,有光州固始人鄒磐、鄒勇夫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其中鄒勇夫曾鎮守歸化鎮(在今福建省泰寧縣),其子鄒相遂家於當地。南宋時,鄒應龍自泰寧遷居長汀上堡鄉,其子殿八郎,移居清溪(今福建省安溪)社蕉坑。殿八郎生五子,散居閩粵各處,次子鄒德宏,遷至廣東長樂(今五華縣)象嶺開基,子孫居華陽、玉磨兩鄉,並有遷居廣東之梅州、揭陽、廣西之平樂者。宋代以後,今福建之泰寧,鄒姓更是族大人眾,是當地名望地位較高的家族

此際,鄒姓在南方各地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已廣泛分布於今江西、江蘇、福建、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間,鄒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等地。明清之際,鄒姓已廣播於江南廣大地區,並有閩粵之鄒姓渡海赴台,進而飄洋過海,遠播海外者。如今,鄒姓在全國各地分布甚廣,尤以四川、江西、山東、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多此姓,六省鄒姓約占全國漢族鄒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鄒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三。

郡望堂號

1、郡望:鄒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主要郡望有: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郡,其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縣一帶。太原郡:秦漢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廣陵郡:秦置廣陵縣。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轄境相當於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一帶。隋改江陽,治今江蘇省揚州。南唐恢復廣陵原名。宋熙寧五年(1072年)併入江都。

南陽郡:①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一部分屬韓(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②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湖南省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西漢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公元926年,為契丹所滅。丹陽郡:①古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省秭歸東南。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為丹陽。②丹陽(楊)縣,秦置,在今安徽省當塗東北,唐併入當塗。③漢置丹陽(楊)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國吳移治建業(今江蘇省南京),隋滅陳後廢。煬帝又以蔣州(今南京)為丹陽郡。

2、堂號:碣石堂:戰國時期的鄒衍,深通陰陽、盛衰、興亡之道。燕昭王招賢,專門建造了碣石宮來招待鄒衍。

諷諫堂:戰國時期的鄒忌,看到齊威王不喜歡聽別人向他提意見,於是以巧妙的方式規勸他。齊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見,下令:凡是對他提出意見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獎賞。一開始大家都爭著給他提意見,兩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很少了,三個月以後,提意見的人幾乎沒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見都提完了。齊威王收集了這些意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把國家質理得很好。這就是鄒忌諷諫的結果。所以鄒氏又稱“諷諫堂”。 范陽堂:秦漢時期,鄒氏人有一支從今山東省境內遷至范陽,後發展成為望族,所以鄒氏人以“范陽”為堂號。

此外,鄒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回春堂”、“古經堂”、“敦睦堂”、“顯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愷堂”等。

家乘譜牒

1、江蘇: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四卷、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六卷、丹陽雲陽鄒氏重修宗譜十卷、丹陽雲陽鄒氏宗譜十六卷、武進鄒氏家乘 四十八卷、武進鄒氏家乘三十二卷、無錫鄒氏宗譜三十六卷、常熟小山鄒氏支譜一卷、范陽鄒氏家譜

2、浙江:紹興鄒氏家譜四卷、常山鄒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常山鄒氏 家譜不分卷。

3、安徽:桐城鄒氏宗譜三十卷、懷寧懷化鄒氏宗譜七卷。

4、福建:閩南鄒氏族譜。

5、江西:南昌省會鄒氏祠主錄不分卷、修水鄒氏族譜卷、銅鼓鄒氏宗 譜一卷、宜黃鄒氏宗譜卷。

6、湖北:黃岡鄒氏宗譜卷、麻城鄒氏宗譜八卷、邵陽鄒氏宗譜五卷、 新化鄒氏重修譜不分卷。

7、廣東:中山沙湖鄒氏宗譜不分卷、大埔鄒氏族譜初基。

8、四川:長壽鄒氏家譜四卷、和江鄒氏范陽正宗譜一卷、內江鄒氏族 譜一卷、建昌鄒氏家譜不分卷、鄒氏族譜二卷、鄒氏族譜卷、鄒氏宗 譜十六卷、鄒氏宗譜、鄒氏族譜、鄒氏族譜九卷首一卷、鄒氏宗譜一 卷。

歷史名人

鄒 衍:亦作騶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記·卷七十四》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第十》陰陽家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 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宰相。他曾勸說齊威王納諫,導致齊國實力加強。

鄒 陽:西漢散文家。齊人。生卒年不詳。文帝時,為吳王劉濞門客,以文辯著名於世。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上書諫止,吳王不聽,因此與枚乘、嚴忌等離吳去梁,為景帝少弟梁孝王門客。鄒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後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跡。梁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並尊為上客。著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

鄒 諷:江西省吉水人,南宋愛國大臣,曾任江西招諭副使,後因功進兵部侍郎,文天祥被執,他自殺。

鄒 浩:常州晉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大臣、詩人,自號道鄉居士。曾兩起兩落,歷吏部、兵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等職。著有《道鄉集》詩集。

鄒 亮:明代學者,工詩文,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書,著有《鳴珂》、《漱芳》等書。

鄒 容:原名鄒紹陶(1885-1905),四川省巴縣人。1903年加入愛國學社,組建中國學生同盟會,寫成著名的《革命軍》一書,倡言反清革命,號召推翻清廷,創建中華共和國,頌揚革命為世界之公理,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當局的迫害,《蘇報》案發,章太炎被租界當局拘捕,鄒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獄於提藍橋的公共租界監獄。1905年4月3日死於獄中,年僅21歲。 鄒補之:北宋學者,著述頗豐,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識略》等。

鄒元標:明江西吉水,萬曆進士。剛作官的時候因得罪張居正而被貶,於是潛心研究理學。張死後,他又出來作官,以敢言著稱,母死後居家講學三十年,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顯、顧憲成號為三君。.後為魏忠賢所忌,被迫辭官而歸。著有《願學家》。

鄒守益:明學者,字謙之,號東郭。安福人。官至南京國子祭酒。師從王守仁,強調“縝獨”、“戒懼”。著作有《東郭集》。

鄒應龍:明朝陝西省長安人。嘉靖進士。曾上書揭發嚴篙父子,言辭激烈,因此被罷。嘉慶時任雲南巡撫。萬曆年間因得罪東廠太監馮保被罷免,後病死。

鄒元標:江西吉省水人,明代左都御史。一生仕途波折,開罪張居正,謫戍都均衛六年,開罪魏忠賢,被迫辭官還鄉。曾家居講學三十年,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子,是東林黨首領之一,著有《願學家》等。

鄒一桂:江蘇省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鄒伯奇:清代科學家,字特夫,廣東南海人。精通天文、曆法、算術。把數學套用於實際,總結我國關於幾何學方面的經驗,寫成比較完整的幾何學著作《格術補》。用數學方法表述了反光鏡、透鏡等的成像規律以及關於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的基本原理。另 外還著有《赤道星圖黃道星圖》等。

鄒韜奮:原名恩潤。1895年生於福建省長樂,原籍江西餘江。中國現代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1921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22年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週遊歐美,並至蘇聯參觀。1935年回國。在上海、香港主編《大眾生活》周刊、《生活日報》和《生活星期刊》,並任上海各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因從事抗日救亡活動被國民黨政府逮捕,為七君子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獲釋。先後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全民抗戰》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變後,再度出走香港,復刊《大眾生活》。1942年到蘇北解放區。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為中共黨員。輯有《韜奮文集》。

鄒家華:1926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4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12月參加工作。前蘇聯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院機械製造系畢業,大學文化。 鄒韜奮之子,前國務院副總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