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雄

男,1967年9月出生,籍貫福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華僑大學工程結構診斷與防災研究所所長、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與工程結構實驗中心主任、華僑大學檢測中心主任。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主要學術兼職

l 中國建築學會村鎮防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l 中國建築學會結構抗震加固改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l 中國土木學會防震減災工程技術推廣委員會委員

l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結構抗倒塌專業委員會委員

l 中國建築學會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套用專業委員會委員

l 中國建築學會抗震試驗技術專業委員會

l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築振動專業委員會委員

l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抗震防災分會理事

l 福建省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

l 福建省地震安全性評定委員會委員

l 福建省土木建築學會理事

l 中國建築學會主辦《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建築類核心期刊)編委

l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套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EI Core 收錄)編委

科研情況

主要從事工程結構抗震與防災、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現代石結構、結構診治及加固改造等方向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子項目1項、福建省重大項目1項、福建省重點科技項目2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廈門市科技項目4項和近50項科技服務項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廈門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高校服務海西產學研優秀合作項目獎1項,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8項(已經批准8項),參與5本國家規範、標準的編寫工作;在各類學術刊物及國內外會議上發表科學論文120餘篇,其中40多篇文章被SCI、EI和ISTP收錄。(二)目前主持開展的縱向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裝配式RCS混合結構基本力學行為與性能抗震設計理論(51178197)(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型砌體填充牆RC框架結構共同作用機理與性能抗震設計方法(50978107)(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性能的型鋼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50478120)(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應力CFRP筋嵌入組合石樑基本力學性能與疲勞性能研究(51006133)(主要負責人)

(5) 福建省產學合作重大項目:石結構建築抗震防災關鍵技術套用研究及示範建設(2011Y4008) (主持)

(6)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嵌入CFRP組合石結構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主持)

(7)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石砌體結構抗震減災技術與方法研究(主持);

(8) 福建省重大專項前期研究項目:福建省沿海地區城鎮公共建築震災防禦體系關鍵技術研究(2005YZ1017),(主持)

(9) 福建省重點科技項目:結構工程與抗震防災科研平台建設(2005Q011)(主持)

(10)“十一五”支撐項目子項目:村鎮石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2006BAJ06B03)(主持)

(1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廈門市科技計畫項目:新型RC柱-鋼樑混合結構節點構造及設計方法(主持)

(12)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既有石結構嵌入加固關鍵技術研究(E0810021)(主持)

(13)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新型預應力加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E0410024)(主持)

(14)廈門市科技計畫項目:石結構建築震災防禦能力提升關鍵技術和示範(主持)

(15)廈門市建設科技項目:核芯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主持)

(16)廈門市建設科技項目:破壞性地震建築震害應急評估方法及標準(主持)

(17)中國人保股份有限公司資助項目:火災後建築結構損傷鑑定與修復技術研究(主持)

(三)專利申請

l 矩形截面混凝土柱加固的預應力鋼板箍(專利號:200520074341.X)

l 嵌入式組合石結構受彎構件(專利號:200820102420)

l 框架結構節點試驗裝置(專利號:200820146008.9)

l 一種新型組合石樑(專利號200920219437.9)

l 一種新型組合石樑(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174080.1)

l 新型預應力箍板套箍裝置(專利號200920268154.3)

l 新型預應力箍板套箍裝置及其安裝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08486.7)

l 新型混凝土柱-鋼樑組合框架結構節點(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08481.4)

l 新型混凝土柱-鋼樑組合框架結構節點(專利號200920268156.2)

l 鋼筋混凝土樑柱節點的加固裝置(專利號200920264623.4)

l 鋼筋混凝土樑柱節點的加固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13814.2)

l 石板樓蓋加固結構(專利申請號201020511912.2)

l 石板樓蓋加固方法(專利申請號201010267051.2)

l 石結構房屋抗震加固結構(專利申請號201020525473.0)

l 提高石結構房屋抗震性能的加固方法(專利申請號201010278641.5)

(四)主要學術論文

[1] 郭子雄,黃群賢,魏榮豐,劉陽.填充牆不規則布置對RC框架抗震性能影響試驗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10, 43 (11):46-54. (EI收錄)

[2] 劉陽, 郭子雄, 歐陽文俊等. 核心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軸壓比限值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2010, 43(6): 57-66. (EI收錄)

[3] 郭子雄, 柴振嶺, 胡奕東, 劉陽. 嵌縫加固條石砌築石牆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10, 43 (S):136-141. (EI收錄)

[4] 郭子雄,張傑,李傳林. 預應力鋼板箍加固高軸壓比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09, 42 (12): 112-117. (EI收錄)

[5] 郭子雄,呂西林. 高軸壓比框架柱恢復力模型試驗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04, 37(5):32-38.

[6] Ye Y, Guo Z X.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nchorage performance of clamping anchors fo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rods [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1, 4(3): 922-926. (SCI收錄)

[7] Guo Z X, Liu Y, Huang Q X. Seismic behavior and drift limits of different performance levels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1, 4(8-10): 3018-3022. (SCI收錄)

[8] 黃群賢, 郭子雄, 朱雁茹. 混凝土空心砌塊填充牆RC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2, 33(2)

[9] 郭子雄, 柴振嶺, 胡奕東, 劉陽. 條石砌築石牆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1, 32(3):57-63.

[10] 郭子雄, 柴振嶺, 胡奕東, 劉陽. 機器切割料石砌築石牆灰縫構造及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築結構學報, 2011, 32(3) :64-68.

[11] 郭子雄, 王蘭, 柴振嶺, 劉陽.  鋼筋網改性砂漿加固石樓板受彎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1, 32(3) :69-74.

[12] 劉陽,郭子雄, 劉寶成, 葉勇. 嵌埋CFRP筋組合石樑受彎性能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11, 32(3) :75-781.

[13] 郭子雄,林煌,劉陽. 不同配箍形式SRC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10, 31(4):. (EI Core)

[14] 郭子雄,莊雲,劉陽. SRC柱-RC梁組合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09, 30(2):64-71. (EI Core)

[15] 郭子雄,彭興黔,周素琴. 一種能夠考慮複雜載入歷史的RC框架單元模型. 建築結構學報, 2004,25(4):106-111. (EI Core)

[16] 柴振嶺,郭子雄(通訊作者), 胡奕東,等. 乾砌甩漿砌石牆通縫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10, 31(S2). (EI Core)

[17] 郭子雄,黃群賢,魏榮豐等. 帶樓板填充牆RC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10, 31(S2). (EI Core)

[18] 呂西林, 郭子雄, 王亞勇. RC框架樑柱組合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01,22(1).

[19] Guo Zixiong, Yang Yo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C beam-column subassemblag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21(4) (EI、SCI)

[20] 郭子雄, 吳毅彬,曾建宇. 預應力鋼板箍加固RC短柱抗剪承載力試驗研究. 工程力學, 2010,27(3):

[21] 張傑, 郭子雄(通訊作者). 預應力箍板RC柱抗震性能數值模擬及試驗驗證. 工程力學, 2009,26(1):187-192. (EI Core)

[22] 郭子雄, 楊勇. 型鋼混凝土結構性能抗震設計研究展望.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5, 37 (S.2) (EI Core收錄)

[23] 郭子雄, 張傑, 楊勇. 設定外包預應力鋼板箍RC短柱抗震性能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6,38(1) (EI Core)

[24] 郭子雄, 莊雲, 劉陽. SRC節點受力性能試驗與抗剪強度計算方法比較,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 39(S.2 ).( EI Core:074910963049).

[25] 郭子雄、謝嚇弟. 核心型鋼混凝土柱軸壓性能試驗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 39(S.2 ). (EI Core:074910962981).

[26] 劉陽、郭子雄(通訊作者)、黃秋來. 高軸壓比核心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2007, 39(S.2 ). (EI Core:074910962988).

[27] 吳毅彬, 郭子雄. 預應力鋼板箍加固RC短柱變形能力分析與計算.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9,41(S2):42-46. (EI Core)

[28] 郭子雄, 劉陽, 歐陽文俊. CSRC柱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9,41(S2):56-60. (EI Core)

[29] 劉軒, 郭子雄, 劉陽. CSRC柱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42(S1):181-184. (EI Core)

[30] Guo Zixiong, Liu Yang and Huang Qunxi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index for different performance levels of SRC columns, Paper Paper No.12-01-0259..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8, Beijing.

[31] Guo Zixiong, Liu Yang and Wu Yib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a new retrofitted scheme for seismically deficient RC columns, Paper Paper No. 12-01-0278..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8, Beijing.

[32] Guo Zixiong, Zhang Jie and YangYong.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C Short Columns Retrofitted by Prestressed Steel-Plate Hoops[A]. Proc.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Fuzhou, China, 2006 (ISTP收錄)

[33] Guo Zixiong, Du Yaofeng. An Application of IRT to Detect Fire Damage of Concrete Structures, Porc. 2007 ISSST.(ISTP收錄)

[34] Guo Zixiong, Yang Yong. Study on Drift Limits of RC Structures Under Frequently Occurring Earthquakes. Proc.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Xi’anChina, 2004. (ISTP收錄).

[35] Guo Zixiong. Study on the Hysteretic model of RC columns with high axial compressive ratio[A]. Proc.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TianjinChina, 2002. (ISTP收錄).

[36] Guo Zixiong. Study on Drift Limits of RC Structures Under Frequently Occurring Earthquakes[A]. Proc.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Xi’anChina, 2004. (ISTP收錄).

[37] 郭子雄,李傳林,黃群賢. 改善RC短柱抗震性能的方法評述,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 2007, 39(6):808-813. (EI: 080811111121).

[38] 張志偉、郭子雄(通訊作者). 型鋼混凝土柱位移延性係數研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 2006,38(4):528-532. (EI: 063810124239).

[39] 郭子雄,張志偉,劉陽. SRC柱抗震性能和抗震性態水平指標試驗研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2009,41(5):593-598

[40] 郭子雄、童岳生. RC低矮抗震牆的變形性能及恢復力模型研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1998, 30 (1): 25-28.

[41] 劉小娟, 郭子雄.聚合物砂漿嵌縫加固石牆灰縫抗剪性能研究[J].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10, 30(6).

[42] 郭子雄、周素琴. RC框架節點的彎矩-滑移轉角恢復力模型,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3, 23(3):118-124.

[43] 郭子雄,張志偉,黃群賢,劉陽. 型鋼混凝土柱恢復力模型試驗研究.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09,29(5):79-85

[44] 郭子雄,劉陽,楊勇. 結構震害指數研究評述.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04, 24(5).

[45] 劉陽,郭子雄,張志偉. 核心型鋼混凝土柱的軸壓比限值試驗研究.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 2008, 28(3):82-86

[46] 郭子雄, 吳毅彬, 黃群賢. 砌體填充牆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現狀與展望.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08, 28(6):172-177

[47] 莊雲,郭子雄(通訊作者). 不同SRC規範的框架節點抗剪強度計算方法比較. 建築結構, 2008, 38(12):87-89

[48] 郭子雄,呂西林. 低周反覆荷載下高軸壓比RC框架柱的性能研究,建築結構,1999(4).

[49] 郭子雄,王全鳳,林雨生. 鋼筋砼缺口梁抗剪強度試驗研究,建築結構,1998(3).

[50] 杜耀峰,郭子雄吳毅彬. 粉刷層對混凝土遭受高溫作用後抗壓性能影響. 建築技術,2009, 40(1):20-23.

[51] 郭子雄、張傑、楊勇. 溫度預應力鋼板箍加固RC短柱有限元分析,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5, 27(2):50-54.

[52] 郭子雄, 黃群賢, 柴振嶺,劉陽. 石結構房屋抗震防災關鍵技術研究與展望.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9,31(6):47-51,68

[53] 胡奕東,郭子雄,柴振嶺, 劉小娟. 嵌縫加固條石砌築石牆的抗震性能初探.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9,31(6): 24-27,41.

[54] 劉陽,郭子雄,黃群賢. 東南沿海村鎮房屋安全性現狀調查及統計分析,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9,31(6):

[55]齊彬,郭子雄. 考慮填充牆影響的教學樓框架結構推覆分析.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10,32(2)

[56] 郭子雄、呂西林、王亞勇. 建築結構在罕遇地震下彈塑性變形驗算的討論,工程抗震,1999(1).

[57] 郭子雄、呂西林、王亞勇. 建築結構抗震變形驗算中層間彈性位移角限值的研討,工程抗震,1998(2)

[58] 王妙芳,郭子雄(通訊作者). 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態水平及極限狀態的討論.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6, 28(3):31-37.

[59] 楊勇,郭子雄,黃秋來,等. 核心型鋼混凝土(CSRC)結構套用前景與抗震性能分析.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2005, 27(5):5-11.

[60] 郭子雄, 楊勇. 恢復力模型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世界地震工程, 2004, 20(4).

[61] 劉軒,郭子雄(通訊作者), 劉陽. 震損SRC柱-RC梁組合節點抗震加固試驗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42(S1): 181-184. (EI Core)

[62] 劉陽, 郭子雄, 黃群賢. 不同構造形式的CSRC柱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42(S1): 149-153. (EI Cor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