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論

中文名稱:部落格論
英文名稱:the theory ofblogger
上映時間:2002
題材: 網路日記

概述

  部落格論·定義
部落格的英文名詞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時對應於“Blogger),又一個典型的網路新事物,你查閱最新的英文詞典也不可能查到。該詞來源於“Web Log(網路日誌)”的縮寫,特指一種特別的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方式,倡導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網路翻譯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釋是:“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連結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場術語》(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釋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路連結,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

部落格是新生事物,100個人眼中有100種不同的定義,但是,基本的內涵都是一致的。

孫堅華這么界定:“比較完整的部落格概念,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其內容主要為個性化表達;二是以日記體方式而且頻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連結,拓展文章內容、知識範圍以及與其他部落格的聯繫。”

“事實上,很難給部落格下定義,部落格本身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中。通常它不過是一個個人利用相當便捷的免費維護軟體運作的個人網站,網站中包含許多其它網站的連結及其他網站報導的連結,當然,對這些網站及報導富有個性的機智、幽默,有時難免無聊、無賴的簡短評註是部落格不可或缺的內容。”①

“我們把這樣一群資訊時代的麥哲倫們,稱之為部落格(Blogger)。他們的出現,使我們在網際網路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識積累和文化指向。使人類由粗放的數位化生存,過渡為個人化的精確的目錄式生存。 "部落格"不是博士,但他們是資訊時代的知識管理者。他們的淵博不是體現在封閉的內涵,而是體現在他們奉獻的外延。如同當年麥哲倫的航海日誌一樣,部落格們將工作、生活和學習融為一體,通過部落格日誌(Blog或Weblog),將日常的思想精華及時記錄並發布,萃取並聯接全球最有價值、最相關、最有意思的信息與資源。使更多的知識工作者能夠零距離、零壁壘地汲取這些最鮮活的思想。”

——《部落格宣言》方興東

華爾街日報》記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這樣解釋:部落格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

矽谷最著名的IT部落格專欄作家吉爾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部落格代表著“新聞媒體3.0”。1.0是指傳統媒體或說舊媒體(old media),2.0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媒體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體,而3.0就是以部落格為趨勢的 (we media)的個人媒體或者叫自媒體。

戴維·溫伯格是著名的網路思想家,他認為:部落格是個人聲音在新的公共空間的持久記錄。
部落格論·演變
在網路上發展blog的構想開始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部落格已經從邊緣逐步進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國人馬特·德拉傑發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訊息:柯林頓總統與白宮助理萊溫斯基發生性醜聞。一時德拉傑網站的訪問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對於馬特·德拉傑,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新聞機構之一法新社將他列為20世紀最具推動力和影響力的十大人物之一”,與CNN創始人泰德·特納、電視發明人約翰·拜爾、無線通訊之父馬可尼等名人並肩。而他所有的武器,僅僅是一個他自己的個人部落格網站“德拉吉報導”(Drudgereport)。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部落格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部落格當中;
2002年,美國參議院的多數黨領袖洛特發表的一些言論,幾乎被所有大型新聞媒體所忽略,但是,卻被部落格們注意、追逐和傳播,使其突然成為全美新聞記者關注的目標,甚至最終導致其辭職,成為部落格在新聞媒體方面又一次輝煌的戰績。
伊拉克戰爭期間,網際網路上最神秘的人當數部落格薩利姆·帕克斯,從2002年9月開始,他一直撰寫並張貼有關巴格達局勢的文章,據傳他的工作地點就在巴格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登錄網際網路搜尋他的網路日誌,因為那兒記載著戰火之下、圍城之中的巴格達的最真實的生活,從西紅柿價格到炸彈的威力。他從巴格達向世界傳送的報導,比CNN、半島的報導更加鮮活有力,吸引各大媒體競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張貼了最後一篇日記後就不再有任何音訊。各大媒體發布專稿,人們也紛紛猜測他已經罹難或是無法上網,一則報導的標題最為貼切:“部落格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
另外一個戰爭部落格克里斯多福·阿布瑞頓在土耳其將自己back-to-iraq.com網站裝入一輛汽車,來為自己報導伊拉克戰爭。
在網上稍事檢索,我們可以發現歐美幾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體都在追捧部落格。
2002年5月,《新聞周刊》的特稿標題聳人聽聞:《部落格將殺死傳統媒體?》,在經歷了網路的自由落體運動之後,仍然有許多人無法改變喜歡為傳統媒體算命的習慣。CNN對部落格也關懷備至,2002年5月9日,CNN的報導標題是《部落格讓網路日記更上台階》,5月14日CNN的另一個專題報導名為《部落格觀察:與部落格對話》。與CNN齊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聞網4月16日則以《部落格的銷魂時刻(BIGTIME)》作了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與微軟聯辦的MSNBC2002年4月15日發表了一篇專稿《部落格趨向商業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部落格新聞的主角。《作家新聞》2002年6月21日的報導標題是《MSNBC發布每日部落格專欄》。與此同時,英國衛報別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國十佳部落格評比。而Business2.0雜誌2002年第5期則組織了一次討論:“部落格是網路的下一個殺手嗎?”
2002年2月的《新聞周刊》稱:“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部落格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每40秒鐘,都有一名新的部落格加盟進來。”9月,《財富》雜誌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評選,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開頭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比迅速興起的‘部落格'——一種即時更新的線上日記更具有殺傷力了。”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沒有落伍,美國猶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2000名IT職員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員,都使用部落格方式作為政府內部交流、溝通和知識管理的工具。
而有關“部落格”的最重大事件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2月15日晚上7:41,矽谷最著名的IT專欄作家也是最著名的IT部落格之一DanGillmor在他的個人部落格網站率先發布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公司google購併了全球最大的部落格託管服務網站blogger的母公司Pyra實驗室,它標誌著部落格的商業化運用樹起了新的里程碑。
在國內2001年11月20日,美國新聞傳播學教授DanGillmor先生應邀參加了“清華陽光傳媒論壇”,演講主題是“9.11後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講中特別提到了“網路日記”,並且向大家顯示了他自己的網路日記。這使中國人第一次知道“網路日記”這個概念。
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並義不容辭地充當“部落格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部落格中國”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從2002年8月全面引入“部落格”概念,到“部落格中國”開通,展開套用。
2003年8月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介紹部落格發展的書籍《部落格(Blog)——e時代盜火者》。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課題“部落格(blog)技術研究”順利通過。但是談到部落格在中國的崛起不可不談木子美。雖然在中國部落格在2002年創辦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一些民間寫手頻頻發言,對新浪搜狐網易等幾大入口網站某些頻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嚴厲批評;而微軟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責,稱其在中國打擊盜版的行動有問題。這些在傳統媒體上難得一見的犀利言辭,不管是否正確,都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眼球。製造這些言論的正是自詡為部落格的人。而“部落格中國”曾遭黑客持續攻擊,有人猜測,部落格中國發起的反對網路***的專題揭露了一些站點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發一些人產生報復心理。攻擊發生之後,個別論壇出現了一些幸災樂禍的討論。但具有諷刺性的是,方興東的“搖旗吶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卻是顯得那樣微弱,“部落格中國”在批評“有色信息”的同時,自己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駛進了公眾的視野。很多人認識“部落格中國”是從木子美開始的。以至於訪問和要求註冊的人數激增,現在在部落格中國註冊申請還需要人工審查制度。方興東自己也說:“是木子美讓“部落格”概念走向大眾,木子美對部落格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沒。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國部落格的發展歷史上必然是一個留下重要墨跡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攔也攔不住的。”
在幾乎無法登錄的情況下,部落格中國11日的訪問人次達到了11萬人次之多,幾乎比平時上升了一個數量級(此前日訪問量最高為1.9萬人次)。PV也在37萬以上,是平時的4倍左右。如果網站正常,那么這些數據將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百度為部落格中國提供的專門數據)
“部落格”在中國就是以這種方式走向了大眾,實在是出乎意外,也顯得情理之中。其實部落格創辦以來也就出現了一個木子美,或者類似的一種極度個人化的寫作。我們在各類部落格網站中看到絕大部分的內容還是以“思想共享”為主要特徵。雖然此類寫作在總體內容上不占優勢,可以說在美國和中國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從點擊率和最熱門文章的統計數據來看這個差異就很明顯了。在部落格中國的網站上的最熱門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與“木子美”相關。雖然中國部落格和美國部落格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徵,但是從凸顯的文章卻是體現了社會環境和價值的巨大差異,同時我們在三大每戶網站推波助瀾的整個“價值放大”的過程中看到了中美雙方新聞體制和價值的差異。首先,部落格這種形式本身作為一種科技手段,它帶給社會的影響也是一柄“雙刃劍”。在彰顯網路文化的本質的建設性的同時,也因為它的極度“自由”,因為人類自身的不完美,網路部落格放大了這種不完美。
部落格的誕生再一次印證了黑格爾馬克思關於“惡的歷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當一個叫做賈斯丁·霍爾(JustinHall)的人透過網路發布他的“網上日記”,把自己對吸毒、做愛的體驗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他絕對沒有想到這個臭名昭著的行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時,有可能催生一種新的網路交流方式。

我們知道,最多大眾關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電影是最大的暴力媒體,從“少林寺”開始就是暴力的開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時期被民眾關注的二個新聞熱點,民眾追逐熱點“性和暴力”樂此不疲。而我認為這二者都是為滿足人類的窺探癖而存在的。因為人類自身不完美。網路部落格放大了這種不完美。所以不論是在中國社會還是在美國社會,這種現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們就要分析為什麼中國社會對“木子美”事件產生如此之大的反應。在性方面美國人要比中國人開放許多,我想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同意。對於社會沒有壓力的事情也就沒有了對其進行突破的動力,所以最近美國也出了一個木子美,不過只成為社會的一條花絮。不像我們這裡,網站當成炒作的商機、衛道人士聲嘶力竭的進行聲討。
我們看到在中國部落格的發展還是非常有限的,部落格的客群也是非常有限的,部落格的聲音要通過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傳媒才能獲得更大的影響,“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入口網站”的推波助瀾才產生了“共振效應”。所以在部落格在還沒有取得與大眾傳媒同樣的話語空間的時候,大眾傳媒仍然發揮著“議程設定”的功能,傳統媒體的“新聞價值”和新聞體制影響到部落格的信息釋放。美國部落格和中國部落格實質上沒有區別,美國部落格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國,性算不上新聞,而只有當性和政治結合的時候才是新聞,比如“柯林頓總統與白宮實習生的緋聞案”,大眾傳媒也競相跟進。在部落格的初創階段,只有那些與傳統媒體新聞價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體跟進和放大,於是剛開始大眾可能從主流媒體上了解到的關於部落格的信息都是無關痛癢的,或者與性和暴力相關的,因為很多客群都是通過了大眾傳媒這樣一個二級傳播才能看到部落格的信息,傳統媒體按照它們的新聞價值過濾部落格網站的內容。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中國部落格是搭乘著“木子美”順風車走入公眾視野的。但是這種情況是一定會改變的,當“三大門戶”網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時,也為部落格在中國做了一次免費推廣。當部落格進入主流,獲得相當的話語權的時候,這種情況一定會改變。
來源:《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部落格論·演變
在網路上發展blog的構想開始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部落格已經從邊緣逐步進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國人馬特·德拉傑發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訊息:柯林頓總統與白宮助理萊溫斯基發生性醜聞。一時德拉傑網站的訪問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對於馬特·德拉傑,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新聞機構之一法新社將他列為20世紀最具推動力和影響力的十大人物之一”,與CNN創始人泰德·特納、電視發明人約翰·拜爾、無線通訊之父馬可尼等名人並肩。而他所有的武器,僅僅是一個他自己的個人部落格網站“德拉吉報導”(Drudgereport)。
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部落格日誌中;對事情最深刻的反思與討論,也不是出自哪一個著名記者手中,而是在諸多部落格當中;2002年,美國參議院的多數黨領袖洛特發表的一些言論,幾乎被所有大型新聞媒體所忽略,但是,卻被部落格們注意、追逐和傳播,使其突然成為全美新聞記者關注的目標,甚至最終導致其辭職,成為部落格在新聞媒體方面又一次輝煌的戰績。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網際網路上最神秘的人當數部落格薩利姆·帕克斯,從2002年9月開始,他一直撰寫並張貼有關巴格達局勢的文章,據傳他的工作地點就在巴格達。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登錄網際網路搜尋他的網路日誌,因為那兒記載著戰火之下、圍城之中的巴格達的最真實的生活,從西紅柿價格到炸彈的威力。他從巴格達向世界傳送的報導,比CNN、半島的報導更加鮮活有力,吸引各大媒體競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張貼了最後一篇日記後就不再有任何音訊。各大媒體發布專稿,人們也紛紛猜測他已經罹難或是無法上網,一則報導的標題最為貼切:“部落格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個戰爭部落格克里斯多福·阿布瑞頓在土耳其將自己back-to-iraq.com網站裝入一輛汽車,來為自己報導伊拉克戰爭。
在網上稍事檢索,我們可以發現歐美幾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體都在追捧部落格。2002年5月,《新聞周刊》的特稿標題聳人聽聞:《部落格將殺死傳統媒體?》,在經歷了網路的自由落體運動之後,仍然有許多人無法改變喜歡為傳統媒體算命的習慣。CNN對部落格也關懷備至,2002年5月9日,CNN的報導標題是《部落格讓網路日記更上台階》,5月14日CNN的另一個專題報導名為《部落格觀察:與部落格對話》。與CNN齊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聞網4月16日則以《部落格的銷魂時刻(BIGTIME)》作了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與微軟聯辦的MSNBC2002年4月15日發表了一篇專稿《部落格趨向商業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部落格新聞的主角。《作家新聞》2002年6月21日的報導標題是《MSNBC發布每日部落格專欄》。與此同時,英國衛報別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國十佳部落格評比。而Business2.0雜誌2002年第5期則組織了一次討論:“部落格是網路的下一個殺手嗎?”
2002年2月的《新聞周刊》稱:“到今天,全世界自覺實踐的部落格數量,已經達到50萬到100萬之眾,每40秒鐘,都有一名新的部落格加盟進來。”
9月,《財富》雜誌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評選,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開頭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比迅速興起的‘部落格'——一種即時更新的線上日記更具有殺傷力了。”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沒有落伍,美國猶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2000名IT職員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員,都使用部落格方式作為政府內部交流、溝通和知識管理的工具。
而有關“部落格”的最重大事件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2月15日晚上7:41,矽谷最著名的IT專欄作家,也是最著名的IT部落格之一DanGillmor在他的個人部落格網站率先發布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公司google購併了全球最大的部落格託管服務網站blogger的母公司Pyra實驗室,它標誌著部落格的商業化運用樹起了新的里程碑。
在國內2001年11月20日,美國新聞傳播學教授DanGillmor先生應邀參加了“清華陽光傳媒論壇”,演講主題是“9.11後世界新聞傳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講中特別提到了“網路日記”,並且向大家顯示了他自己的網路日記。這使中國人第一次知道“網路日記”這個概念。
在中國,與所有的網路革命一樣,繼續保持著一定的“滯後度”。但是一向對網路發展保持最密切關注的“數字論壇”,已經開始覺察,並予以極大的關注,並義不容辭地充當“部落格思想”在中國推廣和倡導的先鋒。“部落格中國”網站就是這樣的一個產物。
從2002年8月全面引入“部落格”概念,到“部落格中國”開通,展開套用。2003年8月出版了國內第一本介紹部落格發展的書籍《部落格(Blog)——e時代盜火者》。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課題“部落格(blog)技術研究”順利通過。
但是談到部落格在中國的崛起不可不談木子美。雖然在中國部落格在2002年創辦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一些民間寫手頻頻發言,對新浪、搜狐、網易等幾大入口網站某些頻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嚴厲批評;而微軟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責,稱其在中國打擊盜版的行動有問題。這些在傳統媒體上難得一見的犀利言辭,不管是否正確,都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眼球。製造這些言論的正是自詡為部落格的人。而“部落格中國”曾遭黑客持續攻擊,有人猜測,部落格中國發起的反對網路***的專題揭露了一些站點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發一些人產生報復心理。攻擊發生之後,個別論壇出現了一些幸災樂禍的討論。但具有諷刺性的是,方興東的“搖旗吶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卻是顯得那樣微弱,“部落格中國”在批評“有色信息”的同時,自己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駛進了公眾的視野。很多人認識“部落格中國”是從木子美開始的。以至於訪問和要求註冊的人數激增,現在在部落格中國註冊申請還需要人工審查制度。
方興東自己也說:“是木子美讓“部落格”概念走向大眾,木子美對部落格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沒。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國部落格的發展歷史上必然是一個留下重要墨跡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攔也攔不住的。”
在幾乎無法登錄的情況下,部落格中國11日的訪問人次達到了11萬人次之多,幾乎比平時上升了一個數量級(此前日訪問量最高為1.9萬人次)。PV也在37萬以上,是平時的4倍左右。如果網站正常,那么這些數據將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百度為部落格中國提供的專門數據)
“部落格”在中國就是以這種方式走向了大眾,實在是出乎意外,也顯得情理之中。
其實部落格創辦以來也就出現了一個木子美,或者類似的一種極度個人化的寫作。我們在各類部落格網站中看到絕大部分的內容還是以“思想共享”為主要特徵。雖然此類寫作在總體內容上不占優勢,可以說在美國和中國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從點擊率和最熱門文章的統計數據來看這個差異就很明顯了。在部落格中國的網站上的最熱門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與“木子美”相關。雖然中國部落格和美國部落格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徵,但是從凸顯的文章卻是體現了社會環境和價值的巨大差異,同時我們在三大每戶網站推波助瀾的整個“價值放大”的過程中看到了中美雙方新聞體制和價值的差異。
首先,部落格這種形式本身作為一種科技手段,它帶給社會的影響也是一柄“雙刃劍”。在彰顯網路文化的本質的建設性的同時,也因為它的極度“自由”,因為人類自身的不完美,網路部落格放大了這種不完美。
部落格的誕生再一次印證了黑格爾和馬克思關於“惡的歷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當一個叫做賈斯丁·霍爾(JustinHall)的人透過網路發布他的“網上日記”,把自己對吸毒、做愛的體驗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他絕對沒有想到這個臭名昭著的行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時,有可能催生一種新的網路交流方式。
我們知道,最多大眾關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電影是最大的暴力媒體,從“少林寺”開始就是暴力的開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時期被民眾關注的二個新聞熱點,民眾追逐熱點“性和暴力”樂此不疲。而我認為這二者都是為滿足人類的窺探癖而存在的。因為人類自身不完美。網路部落格放大了這種不完美。所以不論是在中國社會還是在美國社會,這種現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們就要分析為什麼中國社會對“木子美”事件產生如此之大的反應。
方面美國人要比中國人開放許多,我想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同意。對於社會沒有壓力的事情也就沒有了對其進行突破的動力,所以最近美國也出了一個木子美,不過只成為社會的一條花絮。不像我們這裡,網站當成炒作的商機、衛道人士聲嘶力竭的進行聲討。
我們看到在中國部落格的發展還是非常有限的,部落格的客群也是非常有限的,部落格的聲音要通過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傳媒才能獲得更大的影響,“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入口網站”的推波助瀾才產生了“共振效應”。所以在部落格在還沒有取得與大眾傳媒同樣的話語空間的時候,大眾傳媒仍然發揮著“議程設定”的功能,傳統媒體的“新聞價值”和新聞體制影響到部落格的信息釋放。美國部落格和中國部落格實質上沒有區別,美國部落格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國,性算不上新聞,而只有當性和政治結合的時候才是新聞,比如“柯林頓總統與白宮實習生的緋聞案”,大眾傳媒也競相跟進。在部落格的初創階段,只有那些與傳統媒體新聞價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體跟進和放大,於是剛開始大眾可能從主流媒體上了解到的關於部落格的信息都是無關痛癢的,或者與性和暴力相關的,因為很多客群都是通過了大眾傳媒這樣一個二級傳播才能看到部落格的信息,傳統媒體按照它們的新聞價值過濾部落格網站的內容。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中國部落格是搭乘著“木子美”順風車走入公眾視野的。但是這種情況是一定會改變的,當“三大門戶”網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時,也為部落格在中國做了一次免費推廣。當部落格進入主流,獲得相當的話語權的時候,這種情況一定會改變。
來源:《文化研究

角色簡介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作者簡介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主題曲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插曲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幕後花絮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媒體報導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作品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精彩劇照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評論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閱讀連結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其它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