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始建於1949年,坐落在北方歷史名城遼寧省遼陽市,是經遼寧省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遼寧省示範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之一。學院始終以戰略性的目光,積極拓展校際、國際合作辦學渠道。目前,已與韓國釜山情報大學、日本等院校建立的良好的校際關係。學院已形成了本科、專科、高職、培訓、函授、自考、國際合作辦學、職業技能鑑定等多元並舉的辦學格局。學院先後獲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省高教工委授予“文明校園”,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組建於1999年,它的前身是始建於1949年的遼東省立遼陽師範學校,1957年遼東省立遼陽師範學校更名為遼陽市師範學校,1963年遼陽市師範學校改建為遼寧省外國語師範學校,1970年遼寧省外國語師範學校重新恢復為遼陽市師範學校。1977年遼陽市師範學校設立遼寧師範學院遼陽師專班,1984年遼陽師專班獨立辦學,組建遼陽師範專科學校,並遷址鐵西路1

50號。1988年遼陽大學併入遼陽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遼陽市師範學校併入為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78年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成立。

1956年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成立,1983年更名為遼陽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同年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成立,1993年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併入遼寧工運學院,更名為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前身是建於1983年的遼陽市管理幹部學校,1985年遼陽市管理幹部學校改建成遼陽市管理幹部學院,1986年遼陽市管理幹部學院與遼寧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聯合更名為遼寧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

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遼陽市委市政府決定由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和遼陽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等五所院校合併更名為遼陽職業技術學院,成為遼陽市唯一一所以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成人高中等教育為補充,以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實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普通高等學校。

發展歷程

◆遼陽市師範學校◆

發展歷程發展歷程

遼陽市師範學校,始建於1949年3月。隸屬於遼東省教育廳,系遼東省立遼陽師範學校。建校初,招後師

班、短師班、俄專班、漢語班,還有體育、音樂、美術各種專修班,學制有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的不等,培養中、國小教師,是一所多專業、多學制並存的師範學校。

1957年3月,遼寧省政府決定,將遼陽師範學校移交給遼陽市政府管理。隸屬關係改變後,學校更名為遼陽市師範學校。各種專修班相繼畢業後,只招中師班,學制三年,培養國小教師,是一所單一學制的中等師範學校。

1963年8月,遼寧省政府決定,把遼陽市師範學校改建為遼寧省外國語師範學校,撤銷遼陽市師範學校。

1970年1月,省革委會決定,撤銷遼寧省外國語師範學校。市革委會決定,恢復遼陽市師範學校。遼陽市師範學校恢復辦學後,招收高、國中畢業的下、還鄉知識青年,免試入學。學校開設數學、工業基礎、農業基礎、農業、軍訓、音樂、文藝等專業班,學制為一年、二年,培養中學教師。

公寓大樓公寓大樓

1977年8月,恢復招生考試制度。遼陽市師範學校除了招中文、數學二年制的兩個中專班以外,還與遼寧師院掛勾附設大專班。先後開設大專中文、政史、數學、物理、化學、英語六個專業,學制二年,培養中

學教師。此時,遼陽市師範學校是一所大、中專並存的師範學校。

1984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遼陽師範專科學校。從此,大、中專徹底分開,成為兩所獨立的學校。結束了遼陽市師範學校從1977年以來大、中專並存的歷史。遼陽市師範學校成為一所名符其實的中等師範學校。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1996年8月,市政府決定,將遼陽市師範學校與遼陽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更名為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屆時,遼陽市師範學校有學生1081名,編為23個數學班。其中體師專業班4個,音師專業班4個,美師專業班2個,普師班13個,其中五年制的6個。學校占地面積511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745平方米。固定資產968萬元。校舍和設施基本達到標準化建設水平。設有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兩棟、音樂樓、體育館、教工住宅樓兩棟以及學生食堂、淋浴室、鍋爐房、車庫等附屬設施。附屬國小一個。圖書館、閱覽室、資料室各一個,物理、化學實驗室各兩個,生物實驗室一個,微機室、電教室、語音室各一個。300米跑道運動場一個,柏油地面籃球場三個。校內辟有園丁園、植物園、花窖,綠化面積達11892平方米,道路樹木2340株,喬木76株。1990年,學校是首批進入省中師標準化單位之一。校黨委被命名為市“先進黨委”,業餘黨校被命名為省、市“先進基層黨校”。學校被評為省、市“先進單位”、“文明單位”、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市“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單位”、“甲級衛生先進單位”、“雙擁模

范單位”、“綠化先進單位”、“花園式學校”。校團委被評為省“紅旗團委”。1989年6月,學校受到國家教委的獎勵,頒布發了獎金和獎狀。獎狀上寫“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正確,成績顯著”。

兩校合併後,仍保持兩地辦學,原遼陽市師範學校為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東院。1999年遼陽市委、市政府決定,重組原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電大、管理幹部學院、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商業職工中專五所院校資源,成立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原遼陽市師範學校成為遼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範教育分院。有五年制國小教育專業18個教學班,597名學生,其中包括普師9個班,326名學生;音師3個班,93名學生;體師3個班,90名學生;美師3個班,88名學生。

2003年師範分院搬遷至本院。2004年10月,為加強對師範專業的管理和充分體現師範專業的特點,組建了師範學院,作為職院的二級分院,實行獨立的教學管理。現有師範教育、英語、體育、音樂、美術五個系,開設普通師範、學前教育、計算機、英語、數學雙語、體育、音樂、美術八個師範專業,共有41個教學班,1208名學生,有專任教師97名,兼職教師11名。在專任教師中有正副教授39名。

◆遼陽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遼陽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前身是1956年4月成立的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1965年下半年增設“商業半工半讀學校”。1975年1月,校名改為“遼陽市商業技術工人學校”。1983年7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成立遼陽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986年8月,增設“商業職業高中”。1990年增設“商業技術工人學校”。1999年7月,市政府決定將遼陽市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併入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四十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停停辦辦,三起三落,幾經蒼桑。20世紀80年代初才步入中專行列,成為培養商業系統中等專業人才的基地。

回顧幾十年的建校史,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辦學先聲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1952年7月,市有關部門先後派范明源、關景志去瀋陽東北商幹校學習

,為遼陽商業系統辦學準備師資。

1953年4月,商業局黨總支、商業科奉遼陽市委指示,專為商業系統幹部職工創辦了“貿易經濟講習班”。當時,“講習班”設在遼陽市棉麻公司院內。學員均系商業系統科、股長以上幹部,分為中級組和初級組兩種。學期一年。講習班的創辦,實為商業系統獨立辦學的先聲。

1954年,講習班集中組織學習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憲法。

1955年4月,遼陽市委財貿部授權商業局,組建“遼陽市商業幹部訓練班”。當時仍以市棉麻公司為訓練基地,選調適合做教育工作的幹部,組成專職教工隊伍。

正式建校

1956年4月,經遼寧省商業廳教字(1956)第185號檔案,批准成立“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隸屬於遼陽市商業局。學校規模擴大了,人員增多了,學校遷到雙井胡同原百貨公司大俱樂部(今普化委)。由於遼南地區需要參加學習的人員太多,學校無法容納。經地委與市委研究,將遼南地區工商界政治講習班移到北門裡張燒鍋大院,單獨辦班,專門培訓遼南地區資方人員。

兩校合併

1956年3月,為了回響黨中央“向科學文化進軍”的號召,市政府決定,專為商業系統幹部職工增設“遼陽市幹部業餘文化學校分校”,由商業局直接領導。

1957年4月,市班府決定,將遼陽市幹部業餘文化學校分校與商業職工學校,從組織領導上實行合併,統稱: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一個黨支部,兩套教學班子,政治培訓與文化學習同步進行。

1959年4月,學校遷移到原遼東省行政幹校舊址(今市武裝部對過,六一街平房)。

商供聯袂

3號教學樓3號教學樓

1959年11月,市商業局與市供銷社聯合發出通

知,決定從兩個系統1958年招收的新生中,抽調100名,到商業職工學校,實行聯袂辦學。

1960年4月,學校停止招生。此後,校長賴長林、教職工陸續調走,僅留教師金玉德,會計宋殿祿二人“護校”

1963年3月,市財貿部指示:商業職工學校恢復建制,任命盧兆貴為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校址遷到西關原鍛壓廠技工學校舊址(後來改為遼陽市印刷廠)。全校教工13名。此時“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和“遼陽市商業幹部訓練班”兩塊校牌,同時並列。學校主要任務是培訓職工和輪訓中層幹部。

銷聲匿跡

1965年下半年,經市財貿部批准,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增設“遼陽市商業半工半讀學校”。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招生對象是沒考入國中、願意從事商業工作的高小畢業生。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校教職工都改行了,學校關門了,教學設備、檔案資料均蕩然無存。從此,遼陽市商業職工學校偃旗息鼓、銷聲匿跡了。

重整旗鼓

1975年5月,商業局奉令恢復辦學,學校名稱,由遼陽市革命委員會財貿組定為:“遼陽市商業技術工人學校”。校址設在東街懷王寺日新旅館。

安家落戶

1979年2月,教工全部返校,恢復辦學,只對系統內職工實行崗位培訓。

中專誕生

1982年7月,商業局以遼商教學(1982)141號檔案向市政府請示,成立“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12月,商業局以遼商教字(1982)269號檔案再一次向市政府請示,成立“商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實訓樓實訓樓

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校於1984年,並獲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批准。該校前身是始建於1978年9月的遼寧師範學院遼陽大專班。其目的是恢復10年動亂所中斷的高等教育,促進適應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當時僅設中文、數學、物理、化學等4個專業,(1981年增設英語專業)學制2年,目標為培養中學師資。當年從參加1977年和1978年兩屆聯考考生符合錄取分數的人員中錄取150名,1984年1月1日起,遼陽師專和遼陽市師範學校同一個黨委領導,分開辦學,行政設兩套班子。1984年6月19日經省政府批准後,遼陽師範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遼陽師專或師專)與遼陽市師範學校完全分開,遼陽師專遷出青年街的“小白樓”,移址於鐵西

路150號(原第三中學校址),當時占地僅62.5畝,一所教學樓和若干平房教室。學校設中文、政史、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6個專業,同時建系,招應屆高中畢業生,學制2年,1989年改為3年。師專建校後經歷了數次合併:1988年8月,市政府決定撤銷原遼陽大學,將其併入師專;1991年9月,市政府決定撤銷教育學院,只保留教研部,其餘進修部、乾訓部併入師專;1996年8月,市政府決定將原遼陽市師範學校併入師專,暫時兩地辦學,(該校址稱師專東院)招生計畫全部為5年制大專生。

1999年7月,市政府決定,將遼陽師專與遼陽電大等五所院校合併為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創建於1978年12月。1979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工作站正式成立。1982年9月3日,經省政府批准,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正式成立。1985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遼陽廣播電視大學,建制為縣團級單位。1990年10月,又恢復了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的名稱至今。

該校隸屬遼陽市政府,由市教委領導,業務上接受遼寧廣播電視大學的指導。它的辦學宗旨是:適應遼陽地區四化建設的需要,努力培養四化建設各條戰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電視教育是系統工程。從中央、省、市、縣建立四級電大教育網路。在教學上實行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遠距離教學系統。

遼陽電大是遼寧電大教學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學校在遼陽縣、燈塔縣、弓長嶺地區設有工作站,在遼陽化纖總公司設遼陽電大分校,在遼寧省保險公司設幹部培訓中心,在遼陽縣建設局、遼陽鏵子煤礦、省供銷學校、市三職專、司法局、遼陽師專等地設有基層教學組。

學校於1985年成立了廣播電視中專部。廣播電視中專是電大教育的重要層次,依託電大發展廣播電視中專教育,是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多快好省地發展中專教育的有效途徑。

1991年9月根據省教委33號檔案精神,遼陽市燎原學校在我校成立。這是我省成立較早的一所配合國家教委實施燎原計畫的辦學機構。1992年兩縣三區相繼成立了燎原廣播電視學校。全市49年鄉鎮建立了43個分校,732個村中有561個村建立了教學班,占村總數的76%。

學校實行黨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校部設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工會、團委、教務科、招生辦、學生科、財務科、總務科、保衛科等13個科室;理工、中文、中專三個教學部;化學、理工、電子、文經四個實驗室;設有微機室、圖書館、閱覽室;兩座衛星地面接收站,並設有一套功能齊全的音像播放室。

◆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

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的前身是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簡稱“業大”)。1993年10月15日改稱現校名。

美術系畫室美術系畫室

1979年10月27日,遼寧省總

工會批覆遼陽市總工會建業大教學樓2000平方米,預算金額32萬元。1981年10月,教學樓全部竣工之前,中共遼陽市委曾批准由市總工會籌建“工人業餘大學”,由市委副書記李耕任校長,市總工會負責建校,調配教師,招收學員。

1980年8月,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開始招生,經考試錄取學員252名,分工業電氣自動化、製造工藝與設備、中文、財經四個專業班。

1981年10月15日中共遼陽市委發(1981)57號檔案,批准駔建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建制為縣團能,設立辦公室教育科和三個教研室。同時向省政府報批。

1983年3月3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成立,建制為縣(團)級,批准設立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和工業電氣自動化兩個專業,辦學規模320人,學制業餘四年,為大學專科。

1993年省政府調整職工高校布局,遼陽市職工業餘大學併入遼寧工運學院,更名為遼寧工運學院遼陽分院,同年10月15日,教育部備案。

1999年7月,與遼陽師專、遼陽電大、遼陽乾院、遼陽商專等五校合併,組建為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

遼寧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的前身是遼陽市管理幹部學校,1985年過渡為遼陽市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市管理幹部學院建院後一年時間,國家教委於1985年末發出要加強成人高校的巨觀控制,調整布局,保證辦學質量的通知,省高教局為加強遼寧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補充其師資藏書、專業設定和教學面積的不足,以使省院達到國家教委的驗收標準。雙方認為這樣聯合辦學優勢互補,對雙方都有利,經過協商意見一致,徵得主管部門的同意,報請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國家教委備案,1986年3月,遼陽市管理幹部學院與遼寧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實施聯合。更名為遼寧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實行省市共管的雙重領導,人、財、物由地方政府管理負責。招生與教學方面的管理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統一負責。

1989年3月,隨著國家公務員條例的實施,經遼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我院增設遼陽市行政學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我院的校門上又增掛了遼陽市行政學院的牌子。

1992年初、遼陽市人民政府決定,恢復市勞動局所屬的遼陽市技工學校。原我院所屬的技工分校遷出,恢復遼陽市技工學校、原建制。

1996年市政府決定,遼陽市科技幹部進修學院成建制併入我院,同年9月,接納科技幹部進修學院教職工在崗5人,離退休2人。

我院從建校起到合併為遼陽職業技術學院,經過16個年頭,幾經變遷。也遇到過許多困難,在1986年至1993年這幾年裡,學院招生比較困難,學院經費比較緊張,學院沒有等、靠、要。而是靠改革、創新、團結拼搏。為彌補教學經費不足,1986年開始創辦校辦工廠,與藥機廠合辦搪瓷配件廠,與外資合辦英順公司,生產飲料瓶,在這些校辦企業里學院也受過益,教職工得到一些福利待遇。但也有失誤,學院領導也不斷調整思路,逐步走上以教學為中心,以招生為龍頭,帶動學院的全面工作,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開拓辦學途徑,走出辦學困境。1988年在校生不足100人,到1993年,一年招生脫產班483人,半脫產61人,總計544人,到成立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前,在校生達1000千餘人。1986年招生只有兩個專業,到1999年開設有財政金融、企業管理、國際金融、外經外貿、西方會計、微機會計、財務財會、工業外貿、經濟信息、經濟法等11個大專專業;國際貿易、金融、工業企業管理、計算機信息管理、行政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學院形成了中專、大專、本科3種辦學層次。辦學形式:有脫產、業餘、自學輔導、遠程教育多種形式。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6個專業,近5000名畢業生。其中自學輔導班本科畢業生近500名,專科畢業生近1000名,成人大專班畢業生2753人,中專畢業生100餘名。舉辦各類短期培訓班數萬人次。全院教職工117名,副教授21人,講師24人,初級職稱11人。固定資產達1500多萬元。

建院16年,正是我國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階段,辦學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才能使教育事業得到發展。遼陽分院就是在改革、拼搏中得到生存和發展的。

◆遼陽大學◆

1983年8月,根據國家加速發展高等教育的精神和遼陽市經濟發展需要,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創立遼陽大學。校址在南八里原遼陽農校校舍,隸屬市委宣傳部。學校占地面積52畝,建築面積3000㎡。

遼陽大學是一所職業性綜合大學,設畜牧、林果、文秘三個專業,學制三年,招收遼陽城鄉全國統一聯考應屆畢業生(學校自招醫療、物資管理個專業,畢業二期學員,學員為二縣、了這化代培)。實行自費學習,畢業後不包分配,享受大學專科畢業生待遇。全校教職工59人,其中講師9名,副教授5名、農藝師、畜牧師9人。學校有近55萬元的理化、生物儀哭設備,藏書3萬冊。從1983年8月到1988年8月,共招生402人,畢業生353人(共中未畢業學生合併遼陽師專後畢業)。1988年8月,遼陽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遼陽大學,將遼陽大學併入遼陽師範專科學校。

辦學規模

據官方資料顯示,學院擁有各級各類在校生7510人,班級271個,全日制學生5402人,其中高職高專學生數4811人。設有10個系、部,開設大專、本科兩個教學層次,共35個高職和師範專業及12個專業方向。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國家緊缺性人才專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為遼寧省教學改革示範專業。

師資力量

4號教學樓4號教學樓

學院有教職員工558人,專任教師424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56人,講師145人,初級以下職稱91人,聘請外籍教師2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位的教職員有89人,其中博士生3人。十年中學院分次地選派專業教師到名牌大學深造,到生產一線“進修”,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雙師型”骨幹教師,我校共有“雙師型”教師160人。

校容校貌

足球場足球場

學院占地面積3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平方米,固定資產近3億元。學院教學、服務設施齊全,設備

先進,擁有7棟教學樓、1棟綜合實訓樓、1個體育館、7棟學生公寓、3個學生餐廳以及標準化的塑膠田徑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和網球場等教學基礎設施。校園內設校園網、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學網路,其中性能先進的教學用計算機1000多台,多媒體教室座位數為1800多個、語音室座位數為155個。為給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學校建有先進的水處理實驗室、化學分析實驗中心、汽車維修、機械加工、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等實驗室45個,而且還開闢了實習實訓基地104多個。圖書館藏書量達24.44萬多冊,中外文現刊400多種,電子圖書1萬冊。

榮譽獲獎

學校活動照學校活動照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先後榮獲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文明學

校”,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授予的“文明校園”,省教育廳授予的“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遼陽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先進集體”、“最佳建設項目先進單位”“高技能人才培養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組織機構

紀律檢查委員會

工會

黨委辦公室 組織部 宣傳部 統戰部 離退休工作處 團委
行政機構
就業指導辦公室 招生辦公室
遠程教育處 師範教務處
師範學生處 院長辦公室
教務處 學生處
學報編輯與教學督導室 人事處
國有資產管理處 保衛處
計財處 基建辦
圖書館 科技產業處
現代教育技術管理中心 繼續教育處
項目辦 環境工程科研培訓中心
公寓管理中心 東大網路中心
餐飲中心 教材科
衛生所

院系設定

外語系 機電工程系 化學工程系 藝術體育系
社會科學系 師範教育系 成教基礎部 文經系

重點專業

計算機科學系的前身是遼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數學系。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不斷拓寬辦學途徑,從1993年開始數學系招收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學生。1999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更名為計算機科學系。現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11人,助教3人。擁有碩士學位7人,在讀碩士3人。

各級各類在校生400餘人,開設大專、自考本科兩個教學層次,設有計算機網路與維護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4個專業。其中計算機網路與維護技術專業為遼寧省示點專業。計算機科學系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聘請多名專家參與各個專業的建設與指導,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形成了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並舉,傳統課堂教學與現代教學的多層次,多形式,多模式的現代職業教育辦學體系。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系積極倡導和推進教學改革,創建教學精品工程,鼓勵教師科學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等教學形式。注重同企事業單位在學術交流、教師培訓、聯合研究、合作開發等方面建立合作關係,不斷汲取優秀的教學科研經驗,承擔省科研項目外,並有計畫地選派專業教師到名牌大學深造,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雙師型”骨幹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學服務。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科研體系,編寫了多部教材、撰寫了大量論文。在人才培養和教學建設上取得了豐厚的成果。畢業生在神州數碼、用友集團和東軟集團等知名單位工作。

良好的辦學條件,合理的專業設定,雄厚的師資力量,濃厚的文化氛圍,美好的就業前景,為計算機科學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展望未來,計算機科學系信心百倍,提出:“教學與科研並重,建設高水平計算機科學系”的奮鬥目標,全系教師已達成共識,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精品課程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C語言程式設計》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重要必修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程式設計方法及思想的基礎。

對於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無論是專升本考試,還是計算機等級考試,C語言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考試內容。

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對C語言的語法規則及相關的基本概念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上機實踐,使學生學會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編程能力打下基礎。

計算機科學系是省內開設《C語言程式設計》課程較早的教學單位之一。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的積累,本課程組無論是在理論教學方面,還是在實踐教學方面都形成了有效的教學模式,授課教師多次在學院獲獎,是學院的教學骨幹。

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獲得同行專家和學生們的認可,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目前本課程形成了一套以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案例討論等為代表的獨特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既為學生打下了良好的程式設計基礎,又培養了學生對程式設計的興趣。

《C語言程式設計》課程組構建了集研討資源、電子教案、網路課件、網路輔導和答疑等為一體的網路教學平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效地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圖書館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49年,前身是遼陽師範學校圖書館,先後於1996年與原遼陽師專合併;2000年與原遼寧省電大遼陽分校、遼陽商業中專、遼陽職工業餘大學、遼寧省管理幹部學院遼陽分院等院校合併,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由少到多,逐步的發展大。

學院於1994年建成3500平方米的獨立館。圖書館在歷屆院校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經過數十來年的發展,擁有各類圖書資料24萬多冊;中外文現刊400多種。本館的藏書體系是根據我院辦學特點建成的,涉及範圍比較廣泛,從師範教育類到職業技術類,文史、理、工、農、醫類圖書均有收藏。我館的工具書較為齊全,並有一部分古籍和貴重書刊,如《四部叢刊》、《古今圖書集成》等,為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文獻保障。

圖書館共有工作人員15人,其中具有專科學歷的11人,本科學歷的4人。這些同志經過數年的工作實踐基本勝任本職工作。圖書館是遼寧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委員館,遼陽市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理事館。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設有館長一人,在成教分院設有分館一個。下設采編室、文獻檢索室、電子閱覽室、借書處、資料室、閱覽部、過刊室等職能部門。

采編室是圖書館圖書文獻的收集與加工部門,負責圖書的採訪、分類、新書加工與目錄組織。

借書處是圖書館對本院師生提供館藏圖書借閱服務的部門,其具體工作包括館藏圖書的保管借、還及圖書證的辦理和發放工作,我們實行開架借閱方式。

閱覽部設有第一期刊閱覽室和第二期刊閱覽室及過期刊物閱覽室,期刊閱覽室的刊物只供室內閱覽不外借。

學院本部圖書館於1998年就實行了開架、計算機借閱,我們採用的是瀋陽市中訊公司生產的MARC數字圖書館管理軟體,這個軟體的功能比較齊備,能滿足我們現有的圖書館借閱工作需要。通過七年來的實際套用,全院師生員工對館內的服務感到比較滿意。圖書館全體同志團結奮戰努力工作,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做到服務育人。在自動化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績,於2002年11月圓滿的完成了遼寧省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專家組對我們圖書館的自動化的評估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得到專家的認可。學院於2004年10月購置了由德國生產的大容量的光碟庫,建成數位化圖書館,現在擁有網上圖書資源6000冊,讀者可隨意瀏覽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