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觀鎮

遙觀鎮

遙觀鎮位於常州市主城區東南部,屬常州經濟開發區,環抱美麗的宋劍湖。 遙觀鎮總面積45.2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45萬,外來人口7.14萬,常住總人口近12萬。 遙觀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312國道、232省道、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沿江城際鐵路、沿江高速、滬蓉高速等穿鎮而過,另規劃有捷運4號線和有軌電車3號線。 遙觀鎮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軌道交通產業基地。 2014年全鎮GDP為136億元。

基本信息

簡介

遙觀鎮位於常州市東南部,全鎮總面積45.29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行政村、7個社區,全鎮戶籍人口4.45萬,外來人口7.14萬。遙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312國道、232省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其中,5分鐘可達沿江高速、滬寧城際鐵路道口。

遙觀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史書記載,宋朝鹹淳《毗鄰志》稱遙觀為大舀,在宋時宋高宗南遷駐蹕鎮東青城寺中,晚見西天窯火之光,而賜名"窯光里",明、清年間,這裡盛產青磚薄瓦而名聲鵲起,形成街市,後陸續有窯光里、姚光巷、遙光巷等雅號。後人嫌"窯光"土俗,取諧音"遙觀",而沿襲至今。磚窯是遙觀的一大特色,青城磚聞名一時。小小的磚窯見證了遙觀發展、興起的歷程,也與周邊的綠色相映成趣,成為遙觀濃郁地方文化的代表。據稱,南京的"明長城"上的城牆磚就刻有"青城"字樣。

春秋時期流傳的"季札懸劍贈徐王,誠信感天送劍湖"說的就是這裡的宋劍湖。

"一門三進士,父子同翰林",光緒年間率先在這裡創辦的"臨津書院"以及第一所私立永詒國小堂,給古鎮遙觀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遙觀人才輩出,養育了吳敬璉、蔣鳳白等一大批精英,他們不僅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更是遙觀人的驕傲。

地理位置

遙觀坐落於常州市東南,緊鄰武進區行政中心,交通便捷, 232省道、沿江高速公路、戚月線縱連南北;中吳大道、312國道、廣電路橫貫東西;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杭運河於鎮區中心穿境而過。大運河、武進港、三山港、采菱港、舜河等河道南連太湖,北接長江,形成優越的水路交通體系。

鎮內華昌路、今創路、政和路、常遙路、遙洛線、人民東路與省、國道緊緊銜接。常州市62路、63路、64路、317路、502路、518路公交線路過境設站,8路在建農村設終點站,69路區間公車在鎮區設始發站。境內鎮通村、村通組的路面硬化,公路網交叉、復蓋全鎮。

經濟發展

遙觀鎮堅持科學發展和率先發展不動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工業經濟發展位居市、區前列。形成了以軌道交通裝備、鋼管、貨櫃、電機為主導,玻纖材料、家電、焊接材料、地板等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發展體系。目前,遙觀鎮工業經濟占武進區工業經濟總量的8.5%左右。2013年末,全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0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45家,上市企業1家,上市後備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29家,中國馳名商標5件。全鎮與世界500強企業、央企有合資合作的企業超過30家。

近年來,遙觀鎮服務業發展迅猛,功能彰顯,亮點紛呈,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大幅上升。宋劍湖生態旅遊度假區作為國家3A級景區,以其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成為遙觀鎮的一張靚麗名片;作為國家4A級大型物流市場的新譽物流城,越來越多地承擔著服務全鎮乃至武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功能;得園會館以其獨特的江南韻調引領著全鎮餐飲業的快速提升;即將建成的大潤發超市、四星級生態酒店等一批功能設施將進一步托起遙觀鎮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明天。

宋劍湖

遙觀鎮遙觀鎮

宋劍湖位於遙觀鎮中部,是常州市四大湖泊之一(鬲湖、陽湖、宋劍湖、白盪湖)。現有水域、濕地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達4000多畝。湖中大小沼地綠洲星羅棋布,魚蝦肥美,擁有多種鳥類、水生植物及濕地植被,保留著原始的濕地風貌。

據《鹹淳毗陵志》記載,東晉末南北朝時,宋文帝劉義隆巡狩至此,見方圓數十里為水澇所漬,因命而治。元嘉24年(448年)湖成,因系宋文帝所治,遂命名“宋建湖”。

宋建湖另名“臨津湖”。此名始自隋末,因京杭運河開拓,上流之水直瀉而下,幸得宋建湖分導運河之水東入太湖,成引洪東泄之門戶,故名。

宋建湖又名“宋劍湖”,據傳宋康王南渡經此湖,倉惶間墜佩劍於水,遂改“建”為“劍”,此說雖無考證,然“建”“劍”諧音,“劍”字又較“建”字風雅,故傳至今。

清光緒《武陽縣誌》載:“宋劍湖在縣東南三十里安尚鄉,東西五里,南北三里,北靠戚墅堰,南濱湖頭村……。”數百年來,宋劍湖水波泱泱、蘆葦森森,禽鳴魚翔、藕肥菱鮮,開闊處煙波浩瀚,船楫揚帆馳南北;湖岸邊埂溝重疊,輕舟誤入,如闖迷宮,詩情畫意,遠近聞名。

宋劍湖東岸有“燕子窩”,其狀為兩條手臂形半島環抱式向西開口面湖。據傳,窩內湖水清冽淳厚,煮茶注杯,隆而不溢。“水面菱藕采於灘、美如茹;水底游魚,釣於湖,食而鮮”,為州府城郊一僻靜幽雅好去處,曾為多少文人雅士所傾倒。

湖南岸有青城橋,考1803年重建青城橋碑記:“青城之西有青城橋者,屬安尚鄉,乃高宗南渡息帳於斯而橋因以名之地,載郡志由來古蹟焉,其橋跨青城河,本津梁之要津,往來之通衢……”此橋為石砌拱形,石級高聳、雕欄橫拱。月白之夜登臨橋頂,北望月波粼粼,南眺河面縱闊,向東有青城古街,青城禪寺,西去則大道通衢。舉首望月,低頭攬風,入耳秋蟲蛙鼓,滿目明月清風,有飄飄脫俗之感。

城鎮建設

多年以來,遙觀鎮黨委、政府在武進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總目標,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形成了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團結拼搏、共創輝煌的良好局面,全力以赴推進現代化小城鎮建設,並取得明顯成效。

科學規劃營造特色。規劃編製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巨觀性規劃全復蓋,核心區規劃、重點工業集中區規劃、核心區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全面完成,為新一輪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同時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院所參與規劃編研,充分挖掘地方風情,營造城鎮特色。同時加強規劃宣傳,大力開展數字規劃,進一步完善遙觀規劃展館建設,充分展示規劃成果和未來城鎮風貌。

突出重點加快建設。以小城鎮"十個一"、綜合體項目為載體,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鎮、江蘇省園林小城鎮。加速推進小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功能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鎮區核心區形態建設,加快形成特色鮮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產業發達、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小城鎮形象。當前,遙觀鎮在"十個一"、綜合體工程全面建成的基礎上,還實施和儲備了大批投入大、前景好、特色鮮明的重點項目,必將加快推進遙觀鎮現代化小城鎮的步伐。

科學發展全力推進。遙觀鎮在今後的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深入貫徹十八大會議精神和省市區的戰略部署,全面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總目標,緊扣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這一目標,抓牢轉型升級這一主線,激發開放創新這一動力,突出惠民富民這一根本,大力實施產業提升、資源集聚、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努力把遙觀建設成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先行區,城鄉統籌發展的示範區,民生和諧幸福的引領區。

省級森林生態示範村

7月31日,由江蘇省林業局、常州市林業站和武進區林業站相關專家組成的省級森林生態示範村和綠化示範村驗收小組來到遙觀鎮,對遙觀鎮今年創建的2個省級示範村進行考評。

專家組分別檢查了通濟村和勤新村,對遙觀鎮村莊綠化創建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對今年創建的2個行政村綠化建設和管理的總體情況進行了點評,並對未來村莊綠地建設提出了建議。

近年來,遙觀鎮重視綠化示範村的創建工作,加大綠化建設管理投入,積極開展各項綠化建設和綠化示範村、生態園林式單位的創建工作。目前,全鎮已創建江蘇省綠化示範村14個,其中省級森林生態示範村3個。通過省級示範村的創建,促進了村莊綠化景觀的形成,提高了村級綠化管護水平,景觀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