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荷美王國

達荷美王國

達荷美王國,17世紀在今非洲貝寧中部興起的一個國家。又稱阿波美王國。

簡介

達荷美王國達荷美王國

達荷美王國又稱“阿波美王國”,17世紀在今貝寧中部興起的一個國家。13世紀初,阿賈蘇維人從多哥遷入貝寧南部,建立阿拉達王國。16世紀末17世紀初阿拉達王國分裂為阿拉達、阿波美和波多諾伏 3個王國。1625年阿波美國王達科通過征服毗鄰部落而擴展了領土。達科的繼任者烏埃格巴扎(1645~1685在位)時期,王國使用達荷美這一名稱,定都阿波美,並且建立了相當完備的政治軍事制度。
歐洲殖民者在貝寧灣的販奴活動,影響了達荷美王國的獨立發展。18世紀達荷美王國通過掠擄和販賣奴隸強盛起來,並擴張領土,阿加扎國王(1708~1732在位)在1724年征服阿拉達王國,1727年征服維達王國,使達荷美王國的領土增加 4倍,擴展到海岸地帶,並同歐洲人直接進行貿易,向歐洲人提供奴隸以換取槍枝火藥菸草、酒類、布匹和其他貨物。1738年達荷美被國勢強盛的奧約王國征服,每年向它納貢,直至1818年。
蓋佐國王在位時期(1818~1858)達荷美王國臻於鼎盛。蓋佐下令在沿海地區栽種椰子和油棕,在全國種植木薯、玉米、菸葉和花生等作物。這些措施對達荷美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蓋佐結束了內部紛爭,改革了稅制和行政管理制度,擺脫了對奧約的隸屬關係,從而使達荷美成為西非最重要的王國之一。
蓋佐在 1851年 7 月同法國的拿破崙三世簽訂條約,同意對來其王國居住的法國人給予充分保護和貿易自由。他的兒子格萊萊國王(1858~1889在位)於1868年同法國簽約,同意割讓科托努,從而使法國在他的國土上建立了商業、傳教和軍事據點。格萊萊的兒子貝漢津國王於1889年即位後,頑強地抗擊了法國的武力征服。1892年11月法軍占領阿波美 (見彩圖),1894年1月貝漢津被法國殖民者廢黜。法國扶植貝漢津的兄弟繼任王位,不久被廢。1900年達荷美王國滅亡。

歷程

達荷美王國達荷美王國

Dahomey,Kingdomof
17世紀在今非洲貝寧中部興起的一個國家。又稱阿波美王國。13世紀初,阿賈蘇維人從多哥遷入貝寧南部,建立阿拉達王國。16世紀末~17世紀初,阿拉達王國分裂為阿拉達、阿波美和波多諾伏3個王國。1625年阿波美國王達科通過征服毗鄰部落而擴展了領土。達科的繼任者烏埃格巴扎(1645~1685在位)時期,王國使用達荷美這一名稱,定都阿波美。
歐洲殖民者在貝寧灣的販奴活動,促進了達荷美王國的獨立發展。18世紀達荷美王國通過擄掠和販賣奴隸強盛起來,並擴張領土。阿加扎國王(1708~1732在位)在1724年征服阿拉達王國,1727年征服維達王國,使達荷美王國的領土增加4倍,擴展到海岸地帶,並同歐洲人直接進行貿易,向歐洲人提供奴隸以換取槍枝、火藥、菸草、酒類、布匹和其他貨物。1738年達荷美被國勢強盛的奧約王國征服,每年向它納貢,直至1818年。
蓋佐國王在位時期(1818~1858)達荷美王國臻於鼎盛。蓋佐下令在沿海地區栽種椰子和油棕,在全國種植木薯、玉米、菸葉和花生等作物。蓋佐結束了內部紛爭,擺脫了對奧約的隸屬關係,從而使達荷美成為西非最重要的王國之一。
1851年後法國殖民者入侵。貝漢津國王於1889年即位後,頑強地抗擊了法國的武力征服。1892年11月法軍占領阿波美,1894年1月貝漢津被法國殖民者廢黜。法國扶植貝漢津的兄弟繼任王位,不久被廢。1900年達荷美王國滅亡。
貝寧原名達荷美,古稱達荷美王國,1899年之前是一個非洲人建立的奴隸制王國。
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中葉,西非地區存在貝寧、達荷美、阿散蒂、約魯巴、索科托等獨立的黑人王國,其中貝寧王國統治著奈及利亞西南的沿海地區,達荷美王國則控制著今日貝寧南部沿海和內陸。
15世紀後期,隨著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侵入,奴隸貿易一直很興盛,達荷美沿海的維達(Ouidah,葡萄牙語寫作Ajudá)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葡萄牙、丹麥、荷蘭、法國、英國都在這裡建立了商站和要塞。與歐洲殖民國家在西非其他沿海地區的商站不同,這些商站起初並不享有治外法權,而是要由達荷美國王派遣的代表管理。

達荷美王國:“建在達恩肚子上的國家”

達荷美王國是西非埃維族的一支阿賈人建立的。阿賈人最早居住在今多哥境內的一個地方,後來因為人口增加、糧食歉收,阿賈人被迫遷徙。其間,他們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國家。沿海主要有小波波、大波波、維達、小阿德拉,內地有大阿德拉、阿格利等國。其中,大阿德拉國最為強大。 17世紀初,大阿德拉國的一支武力北上建立了阿波美王國,國王達古成為阿波美的專制君主。達古勵精圖治,建立國家制度體系,加強武力建設,對外全力用兵,開拓國土。到17世紀中葉,阿波美王國已成為西非一大強國。 達古死後,阿赫繼位,秉承父志,繼續擴張,達恩王國成為他的目標。阿赫向達恩國王提出領土要求,聲稱要給自己的兒子阿卡巴找塊地盤。達恩國王震怒,對阿赫說:“年輕人,你未免太貪得無厭、太囂張了。看來如果我不提防,你就要在我的肚子上造房子了。”
沒想到,一語成讖。後來阿赫領軍攻打達恩王國,俘獲並處死達恩國王。然後在埋葬國王屍體的地方建起一座茅屋。從此,阿波美王國就被稱為“達恩·荷美·胡埃貝格”,意思是“建在達恩肚子上的國家”,簡稱“達荷美”。 此後,阿赫窮兵黷武,大肆擴張。其版圖南抵大阿德拉國,北降約魯巴部落,據有阿古納、賈盧庫等重要地區。到17世紀80年代,達荷美疆域已非常遼闊。 阿赫除了對外擴張外,也非常善於管理國家內政,他完善了達古建立的行政體系,設定首相職務,向下統轄群臣,向上對他負責,加強王權。阿赫還直接掌握兵權和徵稅權,消弱部落酋長權力。阿赫還組織了一支女子近衛隊,對她們進行嚴格操練,配備精良武器,使她們成為達荷美的精銳部隊之一。 阿赫死後,阿卡巴、阿加扎先後為王。阿加扎在位期間,達荷美國運昌盛。達荷美軍隊南下進攻大阿德拉國,1724年攻陷其都城;1728年占領維達,後又控制科托努。達荷美的勢力向西一直擴展到今奈及利亞的巴達格里和拉各斯。 但是,此時的達荷美仍受奧約帝國的制約。阿波美對大阿德拉的戰爭也引起過奧約的干涉。從1726年開始,達荷美和奧約進行戰爭,其間斷斷續續,一直到18世紀40年代。最終,奧約承認達荷美對征服地區的控制,達荷美則繼續向奧約納貢。18世紀末,奧約國勢衰敗,達荷美逐漸終止納貢。1818年達荷美國王蓋佐拒絕奧約的進貢要求,戰爭再起。結果奧約戰敗,達荷美從此完全獨立。
達荷美是高度集權的國家,國王通過長期戰爭加強了王權。與奧約的阿拉芬不同,達荷美國王不受任何政治集團的牽制或控制,可以決定王位繼承人,選拔和委派官吏,並擁有最高司法權力,可以懲處高級官員。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國家機構不斷充實和完善,原有部門和官員的職能不斷擴大。為適應對外貿易的需要,達荷美增設“耶沃岡”(或稱“白人首領”)一職,專門處理有關歐洲商人及其堡壘的事務。 國家在經濟文化方面也採取了一些集中措施。貨幣輸入和流通受到財政部門的嚴格控制;對外貿易主要由國家壟斷;地方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必須受中央節制。國家對祖先崇拜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改革,強調祖先崇拜對國王的依賴,並統一了崇拜祖先的禮儀。 在達荷美經濟中,奴隸貿易占很重要地位。奴隸貿易由王室控制。達荷美以其強悍的軍隊不斷襲擊鄰國,將抓捕的大批人口賣作奴隸;同時還充當貿易中介,將來自北方的奴隸轉運至南方各港口出售。達荷美人認為,王國全體居民都受到國王保護,是不可出賣的,因此他們一般不在國內襲掠奴隸。
達荷美是個農業國,為保證農業的發展,一些統治者曾反對奴隸貿易。國王阿加扎曾採取措施,鼓勵因戰亂而逃亡他鄉的居民回歸故里。他反對奴隸貿易,曾洗劫和燒毀歐洲奴隸商人在大阿德拉和維達的商站,圍困歐洲人的堡壘,封閉奴隸從內地進入沿海的通道,並禁止輸出男性奴隸。 阿加扎希望利用歐洲人的資金和技術發展國內的工農業生產,並以此為基礎同歐洲人發展貿易。1725年,他派代表赴歐洲一些國家,說明達荷美不歡迎擁有販奴船的歐洲人。他邀請歐洲人到達荷美投資,開辦種植園,利用非洲人的勞力發展生產。他還邀請歐洲的縫紉工、木工和鐵匠等手藝人來傳授技藝。但是,歐洲人不予理睬,阿加扎的良好願望成為泡影。 值得一提的是,達荷美王國取得了非常燦爛的藝術成就。形式多樣的木雕、著色泥土浮雕、塑像、鐵制藝術品,以及“津克波”(御座)和“雷卡德”(權仗)製作精良。這些藝術作品既是獨特的達荷美文化的表現,又是珍貴的歷史資料,特別是裝飾阿波美王宮的著色泥土浮雕反映了達荷美諸王統治時的許多重大事件。
從19世紀70年代起,英法開始大舉侵入西非,達荷美也不能倖免。達荷美國王格萊萊為阻止拉各斯的英國人的擴張,和法國人發展關係。但是,1889年,法國也向達荷美提出在科托努設卡駐兵,達荷美王儲孔多予以拒絕。格萊萊去世後,孔多即位,稱“格·貝漢津·阿伊·基萊”(意為“大地所希冀的蛋,只有宇宙才能負載”)。貝漢津曾留學法國,深知法國的侵略意圖,他著手積極備戰。不久,法國開始使用武力,貝漢津奮起抵禦。經過4年多的交戰,雖然達荷美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法國。1894年,貝漢津被俘,先後流放西印度群島和北非。同年,達荷美淪為法國保護國,兩年後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達荷美王國達荷美王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