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活泉

達活泉

河北省邢台市達活泉公園位於邢台市橋西區西北,占地面積800多畝,居河北省之最,是邢台著名的八景之一。原 為 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許,泉水晶瑩碧透,一望見底,水量大時,主泉似開鍋之水,翻華鬥豔,銀花沸騰,無數水泉,猶如玉盤行珠,滾流不息。園內樹木蔥鬱,花草爭妍,人工湖碧波粼粼,鑲嵌其中;爽秋山山石高聳,春綠秋紅。

達活泉簡介

達活泉,邢台百泉之首,位於邢台舊城西北五里處。原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許,泉水晶瑩碧透,一望見底,水量大時,主泉似開鍋之水,翻華鬥豔,銀花沸騰,無數水泉,猶如玉盤行珠,滾流不息。

名稱釋義

quhe認為,達活泉的名稱比較奇怪,它不太像是漢語。“達活”發音非常近似“達斡爾”這個北方少數民族的名稱。從遠古到近代,不論是赤狄、白狄、中山,還是石勒、安祿山,乃至遼、金、元、清,都在河北一帶留下過輝煌的歷史篇章,巍巍太行,清清泉水,見證了民族交融文化碰撞的悲歡離合。達活泉早已映照過幾千年來那些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的影子,達活泉也曾聆聽過幾千年來那些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的語音,而它的名字,就如同一個舊照片或老唱片。所以考察一下達斡爾族的名字的意義,可能有助於理解“達活泉”得名的原因。對於“達斡爾”的意思說法不一,有的說“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有的說“達斡爾”意即“長宮”、“原來長座位置”,是達斡爾人對先人建立的“遼國”和“長國”的宮廷生活時常懷念。那么不難理解,達活泉可能因為在古代胡人執政的年代被開拓而得名(見下,佛圖澄“龍崗咒水”),也可能是因為此泉是百泉之城的邢台的頭號名泉而獨尊此名。這也可以說是對“達斡爾”這個阿爾泰語系辭彙的側面旁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民族融合歷史。

達活泉歷史

達活泉全景達活泉全景

達活泉公園內有一名泉“達活泉”,為邢台百泉之首,公園以此命名。據碑刻記載,早在公元330年,後趙石勒於邢台定都時,此泉已有,曾一度乾涸,經西

域高僧佛圖澄“龍崗咒水”後又復出,泉北建有龍神祠。早在宋代及至民國初年,歷有官家或私人在泉邊築亭植柳,修建花園。北宋(真宗趙恆)鹹平年間(公元998-1003),邢州刺史柳開浚,曾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飾,遂使達活泉成為一郡之勝。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泉水驟伏,時隔六年,泉水復出,故又名“再來泉”。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築渠,以通舟楫,灌田園。元至正年間,於泉北龍神祠址建廣源廟,

明代順德府知府張延廷改建泉南,清康熙五十六年邢台知縣朱大棟又移建於泉北,明清時期,達活泉分別是順德府十二景和邢州八景之一,民國八年,王懷慶在泉角築花園,至今樹木陰翳,為一方名勝。

達活泉原來水量較大,60年代泉水還能湧出地面一米左右,後隨著地下水的大量開採,泉水於1979-1980年時斷時續,而後逐漸乾涸。解放後,人民政府數次投資,疏通河道,修築池塘,建造亭台,開挖人工湖,堆造假山,廣植花木,闢為人民的遊覽風景區。今達活泉公園經過歷次規劃和修建,已經成為一座園中有園的名勝。

達活泉達活泉

歷史上,邢台周圍曾是華北地區罕見的大泉區,這裡曾水涌百穴,甘露爭溢,形

成“環邢皆泉”的天然奇景。其 中,最著名的泉就是達活泉。達活泉曾是牛城八景之一,後將達活泉開闢一公園,並在園內建設了郭守敬紀念館。

由於缺乏系統規劃,達活泉公園已是破舊不堪,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文化生活和優美環境日益提高的需求。受經濟發展和水文氣候的影響,1982年,曾流淌了幾千年的達活泉隨地下水位的驟降而由“活泉”變成了“死泉”。

此外,附近的醫院一直向園內的人工湖排放污水,致使湖水污染嚴重。公園西南部的幾十座墳塋等,也與公園風格極不協調。對公園進行全方位改造,已是大勢所趨。

達活泉一角達活泉一角

為充分挖掘達活泉公園固有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突出現代的“生態、休閒、文化”遊園理念,這次公園改造,將以體現達活泉的泉文化景觀線與反映郭守敬的歷史文化景觀線貫穿和統領全園,重點突出泉文化和郭守敬歷史文化兩大主題,強調每個景區的內在景觀特色和整體呼應關係。

改造後的達活泉公園將被劃分為7個功能區,即泉文化景觀區、郭守敬科技園區、綠趣園區、休閒娛樂活動區、水上活動區、民俗文化園區和開敞綠地園區。

達活泉公園

達活泉公園是邢台市面積最大的公園,也是河北省面積較大的公園之一,2007年初被評定為河北省“四星級公園”,2011年又被評為省“五星級公園”,並榮膺省“十佳公園”稱號。

達活泉達活泉

達活泉公園位於邢台市橋西區郭守敬大街北端、達活泉路中段,在邢台

老城西北。座北朝南,正面面對郭守敬大街,北靠泉北大街,西鄰河北省榮軍療養院與冶金路接壤,東臨公園路,1977年闢為公園,同年十月一日開放。公園甬路中間的條形綠地上植有各種花卉和巨大的球形青樹,路兩側,綠柳成行。公園西北是達活泉舊址,這裡現已被開拓為面積更為廣闊的兩個人工湖,兩湖之間,被河溪逶迤相連.湖面上,腳踏式遊船,游來串去。水中小島,給遊人增加了新的情趣。划船之餘,登上小島,觀賞漣漪的水景,在這清澈見底的湖水中,可見遨遊的紅魚如同飛梭,浮來游去,給泉區增添了無限生機。泉岸邊,建有攢尖式八角涼亭,給遊人提供了舒適的納涼消閒設施。公園西側是花卉園,這裡臘梅,青竹、芭蕉、月季等等,繁花似錦,清香撲鼻。 全市的年輕青年在剛剛步入戀愛的時候幾乎都來到這裡,許下自己的美好心愿。是談情說愛的最佳之地。

達活泉十二景

達活泉 爽秋山 臥牛城 觀星台 湖心島 府文廟

牡丹苑 兵馬俑 守敬館 民俗園 玉帶橋 望泉亭

郭守敬紀念館

郭守敬銅像與觀星台郭守敬銅像與觀星台

郭守敬,河北邢台人,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水利、數學、儀器儀表製造

專家。他一生科技成就有二十幾項遙遙領先世界水平,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際天文學組織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和太空中編號為2012號的小行星分別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先賢,啟迪後人,1984年,邢台市為郭守敬建造了紀念館。

達活泉達活泉

郭守敬紀念館,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風景秀麗的達活泉公園內,占地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目前,主要建有郭守敬銅像、觀星台、四個展廳、天文觀測台、青少年科普活動室等設施和景點,陳列有《郭守敬生平業績展覽》。該展覽分四大部分:巨星耀神州、治水樹豐碑、天文建奇功、偉業照千秋,共有展品300餘件。其中複製有郭守敬當年創製或使用過的簡儀、渾儀、赤道式日晷等大型儀器;製作有反映郭守敬觀天測地、興修水利成就的邢州治水、大都治水、太空廣場等沙盤、場景。整個展覽以突出郭守敬在天文、水利等方面,為人類科學事業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為主線,通過大量歷史文獻、文物,採用多種藝術形式和聲、光、電

等現代化展示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郭守敬輝煌一生。郭守敬紀念館主體建築為明清園林式建築風格,整個館區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使人參觀後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現邢台郭守敬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郭守敬研究中心,並以其雄偉的建築,新穎的陳列,幽雅的環境,顯著的成就,先後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等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達活泉詩歌

天吼晚游達活泉公園 作者:谷志科 摘自牛城晚報

達活泉達活泉

晚飯後,夜幕降臨,漫步達活泉公園,目睹景物,頗有感觸,特賦小詩。

(一)入園

明月當空掛,星斗北天懸,水面平如鏡,岸邊笛聲傳。

(二)穿樹叢

步入小樹叢,腳下如生風,眼前人影晃,耳邊鑼鼓聲。

(三)登高台

拾級登高處,身倚古閣亭,舉目觀城夜,昂首望星空。

(四)漫步岸邊

岸邊燈火明,水中樹倒影,風來波皺起,風去復如平。

(五)登觀星台

達活泉達活泉

登上觀星台,激情滿胸懷,天上科技星,本是民間來。

(六)瞻仰郭守敬銅像

銅體不作聲,天地裝胸中,晝思夜裡想,中華咋振興?

(七)逛牡丹園

花紅草木盛,滿園清香濃,久久不肯離,疑為入仙宮。

(八)尾聲

幽雅一寶地,通風又透綠,健身陶性情,此處應常去。

相關信息

免費開放

達活泉達活泉

2005年6月20日,邢台市景色宜人的達活泉公園免費向廣大市民

開放。這是邢台市第一次向遊人免費開放公園,同時也標誌著達活泉公園結束了長達28年的售票歷史。

達活泉公園是邢台市區居民最主要的休閒娛樂場所之一。它在清朝就被稱為“邢台八景之一”,1977年建成公園並對外開放。

為提高公園品位和質量,2004年,邢台市投資6000多萬元對該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改造後的公園凸現了泉文化與郭守敬科技文化兩大主題,形成了泉文化、歷史文化、綠趣園、休閒娛樂、水上活動以及民俗文化等極具特色的景觀和活動分區,占地面積近千畝,共有各類植物3.7萬株,草坪23.2萬平方米,建築景點3萬平方米,水面6萬平方米。

達活泉達活泉

2008年以來,市園林部門對達活泉公園進行改造提升,拆除周邊門市440間,別墅80餘棟,9萬平方米的拆後空地全部用於綠化,改造後公園總面積達66.9萬平方米,成為河北省市區內面積最大的公園。

達活泉達活泉

邢台市城管局負責人說,伴隨著公園的免費開放,人為破壞公園設施的問題也將多起來,為此,他們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綠地和各項設施的養護,加強對公園的衛生保潔,為市民創造良好的休閒環境。

景區交通

31路、15路、12路、18路、11路

邢台旅遊景點

邢台又稱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京津外圍,環渤海經濟圈腹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一座旅遊資源大市。作為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邢台旅遊資源類型齊全、特色突出,太行山的水華雲天、大氣磅礡,和邢襄大地的風俗民情構成了冀南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