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麥大橋

通麥大橋

通麥大橋是川藏公路318國道的咽喉工程,是一座臨時保通性工程。通麥大橋設計為雙塔雙跨懸索橋,跨越帕隆藏布的支流易貢藏布,全長258米,主跨為210米,高31.5米。通麥大橋原為一座永久性的鋼筋水泥澆築的大橋,每次只限一部車過橋樑,車輛過橋時,可以明顯感覺鐵索橋在顫抖。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貢發生特大山體滑坡,易貢湖水潰壩暴泄後,通麥大橋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沖毀,改修後的大橋使中斷的318國道得以暢通。2013年8月2日深夜,通麥大橋發生垮塌,9月10日上午恢復通車。2014年4月13日,通麥大橋附近“一線天”處發生長約75米的塌方,致使川藏公路318國道交通暫時中斷;14日0時基本搶通,能滿足小汽車與越野車的通行條件。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通麥大橋通麥大橋

原來這裡有一座永久性的鋼筋水泥澆築的大橋,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貢發生特大山體滑坡,特別是易貢湖水潰壩暴泄後,通麥大橋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沖毀,川藏南線交通完全中斷,墨脫、波密、林芝三縣90多個鄉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

通麥大橋是一座保通性工程,該橋的建成使中斷的318國道得以暢通。

通麥大橋每次只限一部車過橋樑,車輛過橋時,可以明顯感覺鐵索橋在顫抖。 而且不知出於軍事機密還是其它原因,通麥大橋是不能拍照的。

相關新聞

鉚索脫落

2013年8月2日2日23時27分,通麥大橋鉚索脫落致使橋面垮塌。有兩名波密縣當地村民失蹤,另有2名遊客也在大橋垮塌後失蹤,因大橋垮塌失蹤人數增至4人。橋上一輛貨車墜入河中,車上乘坐兩人,均已失蹤,交通中斷。

通麥大橋通麥大橋

經調查,貨車上兩名司乘人員系波密縣易貢鄉貢仲村村民。另外,大橋垮塌後還有兩名遊客失蹤。兩名遊客均為徒步進藏,為一男一女。

當地交通部門事發後在通麥大橋兩側設卡,實行交通管制,勸返、疏導人員和車輛,並做好失蹤司乘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

經各方艱辛努力,2013年8月2日因垮塌斷通的川藏公路通麥大橋經過40天的緊張搶通施工,於2013年9月10日上午順利恢復通車。

施工利用老橋恢復保通,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邊設計、邊施工,搶工期、搶時間,確保了搶通保通施工科學合理、有序有效進行。

通麥大橋通麥大橋

鋼架結構錯位

通麥大橋通麥大橋

2015年1月26日上午因鋼架結構錯位致交通中斷,車輛一律暫停通行。截至26日15時,維修工作還在進行,

通車時間未定。守橋官兵提醒,過往司乘人員及自駕、騎行遊客需調整出行安排。

恢復通車

各方艱辛努力,8月2日因垮塌斷通的川藏公路通麥大橋經過40天的緊張搶通施工,於9月10日上午順利恢復通車。

通麥大橋恢復通車通麥大橋恢復通車

8月2日晚發生垮塌後,國家交通運輸部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和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開展搶通保通工作。自治區有關部門、林芝地委、行署和現場指揮部迅速行動,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4名專家提出的“原汽車便橋索塔、錨碇基本完整,可以利用老橋恢復保通”的意見,按照“先通人、後通車”和 “邊設計、邊訂購材料、邊清理現場”的原則,整合力量、整合資源,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力量打“攻堅戰”,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搶抓時間,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邊設計、邊施工,搶工期、搶時間,確保了搶通保通施工科學合理、有序有效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