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磁場

退磁場

概念:鐵磁性材料被磁化時產生的反向附加磁場稱退磁場,也叫反磁場。它對外加磁場有削弱作用。

概念

材料的磁化狀態,不僅依賴於它的磁化率,也依賴於樣品的形狀。當一個有限大小的樣品被外磁場磁化時,在它兩端出現的自由磁極將產生一個與磁化強度方向相反的磁場,該磁場被稱為退磁場。退磁場ΔH的強度與磁體的形狀及磁化強度有關,存在關係:

ΔH=-NM

式中 ΔH退磁場單位A/m;M磁化強度單位A/m。

這裡N稱為退磁因子,它僅僅和材料的形狀有關。例如,對一個沿長軸磁化的細長樣品,N接近於0,而對於一個粗而短的樣品,N就很大。對於一般形狀的磁體,很難求出N的大小。能嚴格計算其退磁因子的樣品形狀只有橢球體 。

影響因素

影響退磁場大小的因素

1 退磁場大小與外加磁場強度大小有關外磁場強度越大,工件磁化得越好,產生的N極和S極磁場越強,因而退磁場也越大。

2 退磁場大小與工件L/D值有關,工件L/D值越大,退磁場越小。

3 退磁因子N與工件幾何形狀有關。N是L/D的函式。閉合環形試樣,N=0;球體,N-0.333;長短軸比=2的橢圓,N=0.14;圓鋼棒,L/D越小,N越大。

4 磁化尺寸相同的鋼管和鋼棒,鋼管比鋼棒產生的退磁場小。

5 磁化同一工件時,交流電比直流電產生的退磁場小。因為交流電有集膚效應,比直流電滲入深度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