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損耗

磁損耗

磁損耗是磁性材料在磁化過程和反磁化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不可逆地轉變為熱,所損耗的能量稱磁損耗。

定義

損耗損耗

磁性材料磁化過程和反磁化過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不可逆地轉變為熱,所損耗的能量稱磁損耗。磁損耗Wm包括渦流損耗We、磁滯損耗Wh以及其他磁弛豫或磁後效引起的剩餘損耗Wr, 即Wm=We+ Wh+ Wr。在一般情況下,磁損耗在鐵氧體中主要是剩餘損耗和磁滯損耗;金屬磁性材料中則主要是渦流損耗和磁滯損耗。

渦流磁損耗

磁性導體在交變磁場中,由於電磁感應而產生渦電流,這就引起磁場強度H和磁感應強度B的振幅和相位在材料內部的不均勻分布,並使B的相位落後於H的相位而增加一部分能量損耗,稱為渦流損耗。對一些金屬磁性材料的實驗研究表明:測得的磁損耗要比理論計算的渦流損耗和準靜態損耗之和大得多。實驗與理論之差的額外損耗稱為反常損耗。反常損耗部分來源於疇壁移動時通過電磁感應在疇壁附近感生的微渦流;另一部分則是由於疇壁的釘扎或疇壁的變形。值得注意的是,反常損耗在一些金屬磁性材料(如矽鋼片)總損耗中占很大部分。

磁滯損耗

是由於磁性材料中存在不可逆的磁化過程(疇壁的不可逆位移,磁疇的不可逆轉動)。在準靜態磁化情形下,磁滯損耗與磁滯回線的面積成正比。在中等和強交變磁場下,一些金屬磁性材料的磁滯損耗適合施泰因梅茨型經驗公式磁損耗,f是頻率, η和n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例如,對3%Si-Fe合金,n≈1.6,η≈1.2×10-4爾格/(厘米3·高斯)。

剩餘損耗

指除了渦流損耗和磁滯損耗以外的其他所有損耗。它是由具有不同機制的磁弛豫過程所導致的。在低頻和弱磁場中,剩餘損耗主要是磁後效損耗,且與頻率無關。高頻下剩餘損耗主要包括尺寸共振、疇壁共振和自然共振等引起的損耗。在鐵氧體中剩餘損耗占優勢。

里希特型和約旦型損耗

磁後效引起的剩餘損耗與頻率、疇壁位移和磁化矢量轉動的阻尼係數成比例。這種損耗大致有兩類:里希特型和約旦型損耗。前者與溫度和頻率有關;後者對溫度和頻率的依賴性甚小。里希特型損耗主要是由雜質擴散產生的感生各向異性引起的。約旦型損耗則主要是由熱漲落引起的。鐵氧體的里希特損耗是由於價電子在離子間擴散引起的。

高頻

在104赫以上的高頻和超高頻區,鐵氧體磁譜與磁損耗有關的磁導率虛分量μ″在不同頻率區域可能出現幾個吸收峰,它們對應著共振損耗,也是一種弛豫損耗。隨著頻率升高,這些吸收峰分別是由尺寸共振、疇壁共振、自然共振和自然交換共振引起的。

參考書目

郭貽誠編著:《鐵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65。

北京大學物理系《鐵磁學》編寫組編:《鐵磁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76。

李蔭遠、李國棟編:《鐵氧體物理學》,修訂版,科學出版社,北京,197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