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諾迦伐蹉

迦諾迦伐蹉

梵Arhat kanakavatsa 迦諾迦伐蹉尊者,意為“金象仔”,出生於古印度一富人之家,時一母象也產下一隻能屙金的象仔,遂得此名,後騎金象出家為僧,並獲得阿漢果位。迦諾迦伐蹉尊者手持袈裟背繩,半跏趺坐於岩石上,與手托袱系法缽的侍者一同向下注視著前來獻寶的龍王。上界有智行佛母化現樹叫,及六莊嚴之一的釋迦光。

迦諾迦伐蹉簡介

迦諾迦伐蹉迦諾迦伐蹉
十八羅漢的第二位,為梵語 Kanakavatsa 的音譯

迦諾迦伐蹉詳細介紹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佛陀遇到迦諾迦伐虔誠地禮拜,迦諾迦伐蹉見到佛陀感到很高興,佛陀為他講了「四種結業」(即殺生,盜竊,邪淫,妄言) 。「四處惡行」(即永無滿足之自私的貪慾,忌妒交狂之惱怒的嗔恚,所做行業之後果的恐懼,執斷執常知己見的愚痴)和「六種不應做的事」「即嗜酒,好賭,閒蕩,沉迷歌舞,愛交惡友,懶惰)...等等。迦諾迦伐蹉聽後,茅塞頓開,成了佛陀的弟子,並證得阿羅漢果。又被後人稱謂「喜慶羅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