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六師北塔山牧場

農六師北塔山牧場

北塔山牧場始建於1952年,原名新疆軍區八一牧場,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更名為北塔山牧場,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

地理位置

北塔山牧場地處準噶爾盆地東緣的北塔山地區,位於北緯44°59′20″~45°33′20″,東經90°16′45″~91°11′48″,海拔1031~3287米,地處邊陲要塞,東北與蒙古國接壤,西北與阿勒泰地區青河縣相連,南與奇台縣五馬場鄉相鄰。

牧場規模

南北長約52千米,東西寬約74千米,土地面積337.92萬畝,天然草場336萬畝,可利用面積326萬畝,對發展牧區綠色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牧場所轄6個農牧業生產連隊以及學校、醫院兩個事業單位和林管站、獸醫站、草原站、物業管理站、煤礦等,總人口3387人,牧業人口2974人,其中哈薩克族占總人口的87.8%。 “十二五”初,全場牲畜存欄5.1萬頭(只),實現牧業生產總值6282萬元。放牧方式主要靠傳統遊牧放養,綿羊品種主要為新疆阿勒泰大尾羊,畜產品有羊毛、羊皮、羊肉類等,該場羊肉是純天然綠色食品,肉質細嫩無膻味有很好的藥膳作用,是人們最愛吃的放心高檔羊肉。

來往線路

來牧場路線:1、烏魯木齊—奇台縣(客福來賓館)—北塔山牧場,2、烏魯木齊—昌吉—奇台縣(客福來賓館)—北塔山牧場,3、烏魯木齊—五家渠—奇台縣(客福來賓館)—北塔山牧場。

終於通電

2013年9月28日,地處中蒙邊境線上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北塔山牧場舉行通電儀式,此舉標誌著新疆兵團最後一個農牧團場正式通電,結束了長達61年的無長明電生活。

北塔山牧場自1952年建場以來,因地處邊境山區,人口數量太少,建設條件不足,一直沒有形成電網供電。2003年新疆兵團通過“送電下鄉”活動,在北塔山場部及四個連隊建設了光伏發電站,但每天最多只能供電四個小時,僅解決了牧場職工的基本照明用電。

從2013年3月份,第六師與國網新疆電力公司昌吉供電公司簽訂協定以來,建設者們通過克服交通和惡劣環境等困難,在9月12日開始試通電,實現了職工民眾期盼了61年的夙願,解決了牧場職工的生活及供水、供暖等公用設施的供電問題。

北塔山牧場場長巴合提拜說:“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通電以後,北塔山牧場就可以招商引資對煤、石灰石等礦產進行開發,還可以建設有機牛羊肉等食品的加工廠,因此,將會從各方面推進牧場經濟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