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舒酮

輔舒酮

輔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適應症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給藥可預防性治療哮喘。 成人: ·輕度哮喘:在每日規律治療基礎上,需間歇性給予支氣管擴張劑藥物緩解哮喘症狀的病人。 ·中度哮喘:正在接受預防治療或單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但其哮喘仍是不穩定或繼續惡化的病人。 ·重度哮喘:重度慢性哮喘病人,以依賴皮質激素全身給藥才能充分控制症狀的病人。一旦開始使用吸入型丙酸氟替卡松,能顯著減少或撤除許多病人對口服皮質激素的需求。 兒童: 任何需要預防性藥物治療的兒童,包括接受目前的預防性治療不能控制症狀的病人。

成份

輔舒酮 輔舒酮

丙酸氟替卡松
化學名稱:6,9-二氟-11羥-16-甲基-3-氧代-17-(1-氧代丙氧基)-雄甾-1,4-二烯-17-硫代羧酸(6α,11β,16α,17α)-S-(氟甲基)酯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25H31F3O5S
分子量:500.6
本品使用HFA134a作為拋射劑。

性狀

本品為定量壓力給藥氣霧劑,內裝有白色至類白色混懸液。

適應症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給藥可預防性治療哮喘。
成人:
·輕度哮喘:在每日規律治療基礎上,需間歇性給予支氣管擴張劑藥物緩解哮喘症狀的病人。
·中度哮喘:正在接受預防治療或單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但其哮喘仍是不穩定或繼續惡化的病人。
·重度哮喘:重度慢性哮喘病人,以依賴皮質激素全身給藥才能充分控制症狀的病人。一旦開始使用吸入型丙酸氟替卡松,能顯著減少或撤除許多病人對口服皮質激素的需求。
兒童:
任何需要預防性藥物治療的兒童,包括接受目前的預防性治療不能控制症狀的病人。

規格

50μg/撳,125μg/撳,250μg/撳

用法用量

輔舒酮®吸入氣霧劑只能經口腔吸入。對吸氣和吸藥同步進行有困難的病人可以藉助儲物罐。
病人應該注重輔舒酮®吸入氣霧劑用於預防性的治療,即使無症狀也應該定期使用。用藥後4至7天內顯效。
成人及16歲以上的兒童:每次100至1000微克,每日2次。通常為每次兩撳,每日兩次。
應以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病人合適的初始劑量。處方醫生應了解丙酸氟替卡松控制疾病所需的劑量可低於其他一些吸入型皮質激素。
通常初始劑量為:
·輕度哮喘:每次100至250毫克,每日2次。
·中度哮喘:每次250至500毫克,每日2次。
·重度哮喘:每次500至1000毫克,每日2次。
4歲以上兒童:每次50至100微克,每日2次。起始劑量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
若本品不能達到醫生處方的準確兒童劑量,請使用輔舒酮®的其他製劑,如準納器®,碟式吸納器®或其他氣霧劑。
給藥劑量超過1000微克(500微克每日2次)時,應藉助儲霧罐以減少對口腔和咽喉的副作用。
特殊病人:對老年病人、肝或腎功能損害的病人無需調整劑量。
應將劑量逐漸減少至可有效控制哮喘的最低劑量。

不良反應

不良事件根據不同的發生系統、器官和發生率分別列出。發生率定義為:非常常見(≥1/10),常見(≥1/100且<1/10),不常見(≥1/1000且<1/100),罕見(≥1/10000且<1/1000),非常罕見(小於1/10000)包括個案報導。非常罕見、常見、不常見者通常由臨床試驗數據得到。罕見和非常罕見不良事件通常為自發性資料。
感染和侵襲性疾病
非常常見:口腔以及咽喉的念珠菌病。
有些病人會產生口腔以及咽喉的念珠菌病(鵝口瘡)。用藥後,以清水漱口可能對病人有所幫助。有症狀的念珠菌病可局部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同時可以繼續使用輔舒酮®吸入氣霧劑。
免疫系統失調
曾有以下過敏反應的報導:
不常見:皮膚過敏反應
非常罕見:血管(神經)性水腫(主要為面部和口咽部水腫),呼吸綜合徵(呼吸困難和/或支氣管痙攣)和過敏樣反應。
內分泌失調
可能的系統反應包括(參見【注意事項】):
非常罕見:庫興氏綜合徵(Cushing’s Syndrome),庫興樣特徵(Cushingoid’s features),腎上腺抑制,兒童和青少年生長發育遲緩,骨礦物質密度減少,白內障和青光眼。
代謝及營養失調
非常罕見:高血糖症
精神失調
非常罕見:焦慮、睡眠紊亂、行為改變包括活動亢進、易激惹(主要見於兒童)
呼吸系統,胸部及縱膈
常見:聲嘶
有些病人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會引起聲嘶。用藥後用清水漱口會有益處。
非常罕見:異常支氣管痙攣
與其他吸入型治療一樣,用藥後可能會發生異常支氣管痙攣並立即伴隨喘嗚增加。應立即用速效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並立即停止使用輔舒酮®吸入氣霧劑。評估病人,如果必要,制訂其它替代治療方案。
極罕見消化不良和關節痛的報導,這些報導與丙酸氟替卡松的因果關係尚未建立。

禁忌

禁用於對製劑中任何成分有過敏反應的病人。

注意事項

哮喘的控制應按照階梯治療原則進行,病人的情況應通過臨床和肺功能試驗進行監測。如果增加速效吸入型β2-激動劑以減輕症狀,這表明對哮喘控制的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應重新評估病人的治療方案,並應考慮增加抗炎治療(例如,吸入更高劑量的或口服一個療程的皮質激素)。嚴重惡化的哮喘必須採取常規治療方案。在對哮喘控制中,哮喘的突發性和進行性惡化是致命的,應考慮增加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若病人病情危險,則應考慮監測每日晨起峰流速。
無效或哮喘嚴重惡化時應增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劑量。如需要,應給予全身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和/或抗生素治療(如有感染)。
輔舒酮®吸入氣霧劑主要用於哮喘長期的常規治療而不適用於緩解急性哮喘症狀,病人此時應該選用快速短效的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建議病人備有上述急救藥。
不可突然中斷輔舒酮®吸入氣霧劑的治療。
非常罕見血糖水平升高(參見【不良反應】)的報導。對有糖尿病史的病人,應考慮其可能性。
可與其它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一樣,應特別慎用於那些活動期或靜止期肺結核的病人。
一項對健康志願者進行的藥物相互作用的臨床試驗顯示,利托那韋(ritonavir,一種CYP3A4肝酶強抑制劑)可使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治療的病人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系統糖皮質激素效應,包括庫興氏綜合徵(Cushing’s Syndrome)及腎上腺功能抑制。因此,應避免將丙酸氟替卡松與利托那韋合用。只有當病人對藥物的預期收益超過可能產生系統糖皮質副反應時,才能考慮同時給予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
應經常檢查患者使用氣霧劑裝置的技術,確認給藥與吸藥同時進行以保證藥物可最大程度達到肺部。
[u]可能的系統作用,包括腎上腺功能,骨密度及生長:[/u]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均有可能引起全身作用,特別是當大劑量長期使用時(參加【藥物過量】)。但其發生率較口服糖皮質激素要少得多。可能的全身作用包括庫興氏綜合徵(Cushing’s Syndrome),庫興樣特徵(Cushingoid’s features),腎上腺抑制,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遲緩,骨礦物質密度減少,白內障和青光眼。因此,將劑量減少至可有效控制哮喘的最低劑量是非常重要的(參加【不良反應】)。
建議定期監測長期接受吸入型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兒童的身高。如果發生生長減慢,應考慮是否可以減少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至有效控制哮喘的最低劑量,並應考慮請兒童呼吸病專家來進行評估。
長期大劑量接受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特別是高於推薦劑量,會引起有臨床意義的腎上腺抑制。另外,在緊急情況下或擇期手術當中,應考慮附加給予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
[u]兒童用藥:[/u]
應監測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包括丙酸氟替卡松)中的兒童的生長發育。應權衡長期用藥導致的對生長發育的潛在影響與所獲得的臨床益處。為將吸入皮質類固醇(包括丙酸氟替卡松)的全身作用減至最小,病人均應將所用劑量逐漸調整至有效控制症狀的最低劑量。(見【用法用量】)。
兒童以推薦劑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腎上腺功能和儲備通常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儘管如此,既往或間歇口服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全身作用不會減少。但是,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益處在於可將口服類固醇的需要量減至最小。
[u]內外科急症:[/u]
對於原來接受過其它高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和/或間歇使用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內外科急症病人,在改為吸入型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時,腎上腺儲備損害的危險在一段時間內仍會存在。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這類病人在選擇方案前應接受特別的檢查以確認腎上腺損害的程度。在急症和可能會引起應激的擇期治療期間,應考慮腎上腺損害的可能性,並選擇合適的糖皮質激素治療。
[u]對於曾接受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的病人:[/u]
對於口服激素依賴的病人,當改用輔舒酮®吸入氣霧劑及其後續治療時,應給予特別關照,因為長期全身激素治療導致的腎上腺功能損害的恢復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長期或大劑量使用全身激素治療的病人,腎上腺功能可能會發生抑制,對於此類病人,應定期監測其腎上腺皮質功能並謹慎地減少全身激素的劑量。
約1周后,可以開始逐漸撤除全身激素的作用。減幅應適當根據全身激素的維持劑量水平,以不低於1周的間隔進行。使用強的松龍(或等效的藥物)每天維持劑量為10mg或以下的病人,其減少的劑量不應多於每天1mg,亦不可少於1周的間隔。使用強的松龍維持劑量為每日10mg以上的病人,可以謹慎地以1周的間隔,較大的幅度遞減劑量。
在撤除全身激素的過程中,一些病人儘管可以維持其呼吸功能甚至其肺功能得到了改善,但仍會感覺不好。應鼓勵他們堅持使用吸入型丙酸氟替卡松,並繼續撤除全身糖皮質激素的治療,除非出現腎上腺功能不全的客觀體徵。
已撤除服用激素的病人,若腎上腺皮質功能損害仍然未康復,應隨身攜帶激素警告卡表明病人處於應激狀態,例如哮喘惡化、肺部感染、主要的並發疾病、手術或外傷等情況下,需補充全身用激素。
由全身性糖皮質激素治療改為吸入治療有時會暴露出過敏疾患,如過敏性鼻炎或曾用全身給藥控制的濕疹。套用抗組胺藥和/或局部製劑,包括局部皮質激素對症治療。罕見事例表明,吸入治療可引起潛在的嗜酸性疾病(例如Churg-Strauss綜合徵)的發病。這多與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減少或撤除有關。尚未建立直接的因果關係。
丙酸氟替卡松對駕駛和操作機械無影響。
運動員慎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對人類妊娠期內用丙酸氟替卡松的安全性尚無足夠的證據。在嚙齒類動物試驗中已發現皮質激素誘發胎毒性和畸胎形成。儘管如此,尚未發現此類化合物對孕期婦女的相同作用。在對小鼠和大鼠進行的皮下注射100-150mg/kg/天及以上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的致畸試驗中,可見預期的胎毒性和畸胎形成。在大鼠的吸入致畸試驗中,吸入68.7ug/kg/天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未見任何畸形發生,但以25.7ug/kg/天和更大劑量對母獸給藥,出現胎獸體重減輕和生長發育遲緩。就該類藥物的早期化合物而言,這些作用與人類治療相關的可能性很小。儘管如此,與其它藥物相同,只有當藥物對母親的預期益處超過對胎兒的潛在危險時,才能考慮在妊娠期間給予丙酸氟替卡松。
尚未進行有關丙酸氟替卡松在人乳中分泌的研究。對哺乳期大鼠皮下注射放射性標記過的定量藥物,1-8小時後,在血漿和乳汁中可監測到放射性活性(在乳汁中的濃度為血漿中的3-7倍)。
然而,鑒於丙酸氟替卡松在母親體內的血藥濃度很低,被新生兒攝取的丙酸氟替卡松的量估計是很少的。

兒童用藥

詳見【適應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

老年用藥

詳見【用法用量】。

藥物相互作用

由於首過代謝作用和腸及肝中細胞色素酶P4503A4的高系統清除作用,通常,吸入後丙酸氟替卡松的血藥濃度很低。因此,不會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由丙酸氟替卡松引起的藥物相互作用。
一項在健康志願者中進行的藥物相互作用的臨床試驗顯示,利托那韋(ritonavir,一種CYP3A4肝酶強抑制劑)可使丙酸氟替卡松血藥濃度大幅度增加,導致血清皮質醇濃度的明顯降低。曾有同時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治療的病人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系統糖皮質激素效應,包括庫興氏綜合徵(Cushing's Syndrome)及腎上腺功能抑制。因此,應避免將丙酸氟替卡松與利托那韋合用。只有當病人對藥物的預期收益超過可能產生系統糖皮質副反應時,才能考慮同時給予丙酸氟替卡松和利托那韋。
研究表明,其它細胞色素酶P4503A4的抑制劑對丙酸氟替卡松系統暴露量增加無影響(紅黴素)和輕微影響(酮康唑),血清皮質醇濃度無明顯降低。然而,同時服用P4503A4肝酶強抑制劑(如,酮康唑)時,應注意有可能造成丙酸氟替卡松系統暴露的增加。

藥物過量

急性吸入高於推薦的劑量可導致暫時性腎上腺功能抑制。但無需採取緊急措施。這些病人應繼續使用可有效控制哮喘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治療;腎上腺功能在數天內可恢復,對此可通過檢測血漿皮質醇來確認。
如果長期使用超過推薦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腎上腺功能抑制。應監測腎上腺儲備。非常罕見有關於兒童長期(數月或數年)使用超過推薦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通常為每日1000μg及以上)出現腎上腺危象的報導,所觀察到的特徵有低血糖症,留有意識減弱或驚厥的後遺症。一旦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過量,仍然可以在能夠有效控制症狀的適當劑量下繼續進行治療。
應對使用超過推薦劑量的丙酸氟替卡松的病人進行密切監護並逐步降低劑量。

藥理毒理

1、藥效學
按推薦劑量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後,在肺部顯示出強效的糖皮質激素類抗炎作用,能夠提高對哮喘症狀的控制,減少其它藥物,如急救用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並能阻止肺功能的下降。丙酸氟替卡松較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使其與全身性給藥的皮質激素相比,其副作用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明顯較低。
2、臨床前安全性
毒理學顯示本品只有當給藥劑量遠遠高於推薦的治療劑量時,才出現該類皮質激素的典型作用。在長期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畸試驗研究中沒有發現新的毒理作用。丙酸氟替卡松在體內和體外均無誘變活性,在嚙齒類動物研究中未發現本品的致癌作用;在動物模型中未見本品的刺激性和致敏性。
不含氟里昂的拋射劑-HFA134a,在以遠超過病人用量的高氣化物濃度對多種動物種屬進行的長達2年的暴露試驗中,未見毒性作用。

藥代動力學

在對健康志願者進行的為期14天的試驗中,吸入劑量為每日2000ug(每次1000ug,每日2次),給藥30-60分鐘後,藥物血漿濃度約為0.3ng/mL。
對健康志願者吸入給藥後,丙酸氟替卡松全身生物利用度因劑型不同為10-30%。由於被吞咽的吸入劑量經消化道後所產生的生物利用度幾乎為零,所以藥物全身的吸收可由藥物到達肺部的量來決定。
丙酸氟替卡松與其它吸入糖皮質激素在哮喘治療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方面具有許多相似的特性。但與其它同類皮質激素相比,由於其不完全的胃腸道吸收和顯著的首過效應,吸入後的丙酸氟替卡松經吞咽進入系統循環的幾乎為零。
對人類志願者口服放射性標記和未標記的丙酸氟替卡松的研究表明,根據所用劑量不同,大部分劑量(87-100%)自糞便排泄,其中多達75%為原形藥物。1-5%的劑量以代謝物形式經尿液排泄。
對健康志願者口服16mg單劑量藥物,產生的血藥濃度小於0.5ng/mL。
健康志願者單劑靜脈注射2mg藥物,顯示丙酸氟替卡松的清除率與肝血流(900mL/分)速度接近,而腎清除率0.11mL/分)不到1%。這些結果表明肝清除幾乎是完全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於零。
靜脈注射給藥時,丙酸氟替卡松的藥代動力學與給藥劑量成正比。丙酸氟替卡松在身體內廣泛分布。穩態分布體積接近300L,其清除率高達1.1L/分,提示廣泛地肝清除。
丙酸氟替卡松的血漿峰濃度在3-4小時內減少近98%,且在終末半衰期(約8小時)後,血漿中藥物的濃度很低。
在動物和人類試驗中,拋射劑HFA-134a經呼吸迅速清除,未見在人體中有明顯的代謝或蓄積。因達峰時間(tmax)和平均殘留時間均極短暫,所以HFA-134a在血漿中停留時間短而沒有蓄積。

貯藏

不超過30℃(86℉)貯存,避免受凍和陽光直射。與多數存於壓力容器中的藥物一樣,當罐冷卻時,藥物的治療效果可能降低。

包裝

本吸入器包括定量閥密封的鋁罐,撳鈕及防塵帽。每罐含60或120撳丙酸氟替卡松。

有效期

24個月

執行標準

50μg/撳 進口藥品註冊標準:JX20070120
125μg/撳 進口藥品註冊標準:JX20070120
250μg/撳 進口藥品註冊標準:JX20070120

生產企業

Glaxo Wellcome, S.A.

包裝企業

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

修訂日期

200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