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車車燈”起源於清朝末期,又名小車舞,一般在舊曆正月鬧“花燈”時表演。最初“車車燈”是在解放前由河南、河北傳來,當時因為黃河泛濫和蟲災,兩地荒民流落四川,他們通過表演“車車燈”四處拜年,討取生活費。後來這種喜慶熱鬧的表演形式被許多本地民間藝人學會,於是“車車燈”就在長江沿岸流行起來。
表現方式
“車車燈”是用竹竿、彩綢、紙花製作、裝飾成的一輛獨輪車,小車周圍用布圍裹,車的兩側繪製有車輪圖案。
“車車燈”表演時表演者一般需要四名,乘車人走“十字步”,推車人走“行進步”,幫車人走“大十字步”,丑角表演者沒有固定步式,跑來竄去,扭前扭後與乘車的人嬉逗調笑。幾個人互相配合,表現出上山下坡、拐彎抹角、陷入泥沼、抬車出坑等情節。
“車車燈”的表演,先由小花臉手執花摺扇跑場,逗出坐“彩車”、戴墨鏡,手舞彩巾的么妹(多為男扮),然後即興編唱各種與節慶、農事、民俗有關諧趣之詞,以幽默逗樂為主。么妹在車船內手把車沿,隨唱詞作出前後仰俯搖擺動作,面露嬌羞忸怩狀。車夫或艄翁按曲調節拍作推車划船狀。
小花臉領唱後,其他人幫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後,在鑼鼓聲中走“轉元寶”、“挽螞蟻”、“篩蓮花”等傳統套路變換隊形。其表演技巧概括為“么妹要穩,花臉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數腔兩部分。唱詞多屬上下結構,句句押韻,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襯字、嵌詞,唱腔為微式調,曲調重複演唱。伴奏樂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鑼、鼓、四面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