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學位

跪求學位

2012年6月14日,深圳南山區上百名家長湧進南山區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學位上學,更有一名家長還帶著孩子跪在該局信訪辦公室門口1小時。這一新聞被網友稱為“跪求學位”。

簡介

一深戶母親帶孩子跪求小一學位視頻截圖一深戶母親帶孩子跪求小一學位視頻截圖
據報導,除了“下跪母女”,到教育局要求自己孩子能有學位上學的還有上百位家長,這部分家長質疑“不公”,因為他們孩子的同學中,有家庭情況相仿的,但能夠申請成功,甚至沒有獨生子女證的也一樣獲得公辦學位,加上社會還有人運作“1.5萬元一個學位”,使得這些家長不由得情緒激動。

“為什麼我們條件都達到了,還是沒有公辦學校的學位?”家長蔡女士說,6月13日下午3點,南山區2012年國小一年級招生結果公布後,她絕望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在榜上。14日一大早,她就來到區教育局提出要求,沒想到,其他上百名家長也自發來到。

讓蔡女士吃驚的是,一位家長還帶著自己的孩子跪在區教育局信訪辦門口,時間長達1小時,最後得到滿意的承諾才回去。“她還是深戶,居然也沒有公辦學位。”蔡女士說,他們基本上都是非深戶,均來深圳十幾年,滿足申請公辦學位的條件,為了取得各項證明,從老家來回奔波,費事費力。

媒體評論

《新京報》:解決教育資源配置失衡這一由來已久的問題,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教育改革來推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並不意味著教育部門對此無所作為。一時改變不了“僧多粥少”的現狀,卻能改變民眾對教育部門的期待。如何分配現有的“學位蛋糕”,比“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書讀”更重要。在學位分配的關鍵節點,嚴格的程式、一視同仁的標準以及保持交流溝通平台的暢通無阻,是徵得民眾理解的事半功倍之策。
《華西都市報》:何以解“一位難求”之憂?觀之現實,先要從強化指標分配的“公正透明”入手。比金子還寶貴的名額,每一個都容不得疏忽大意,準入及篩選的標準必要有事先的公示和解釋。更要有機制的規約,阻斷“金錢”和“關係”尋租的暗渠。深圳南山區上演“上百家長叩問教育局”的劍拔弩張之勢,根據報導可知,很大一個原因,在於政府的一些承諾和舉措,沒有“善始善終”執行,往往口惠而實不至

網路文化分類

教育分類導航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類型有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技術教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等。
教育網站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各國教育
招生高等教育遠程教育成人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