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跑

跨欄跑

跨欄跑運動起源於英國。17至18世紀時,英國一些地區畜牧業相當發達,牧民們經常需跨越畜欄,追趕逃跑的牲畜。

跨欄跑

正文

在快跑過程中依次跨過一定數量欄架的一種田徑運動項目(圖1)。跨欄跑正式比賽項目有男子110米欄、女子100米欄和男女400米欄,各個項目的欄架數目、高度和欄間距離各不相同:

跨欄跑跨欄跑
跨欄跑跨欄跑
經常練習跨欄跑可以發展速度、靈敏等素質,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對改善運動節奏感和培養勇敢果斷精神有明顯作用。短跑、跳躍和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也常用跨欄跑作為訓練的手段。
上古人類在同大自然鬥爭中早就掌握了在奔跑中越過自然障礙的技能,但是越過人為障礙以鍛鍊身體或比賽快慢而形成運動項目,則是從19世紀開始的。1837年英國舉行過最初的跨欄跑比賽,19世紀末期有了國際間的跨欄跑比賽。 100多年來,跨欄跑的項目距離、欄架的高度和結構、比賽規則和跨欄技術都經歷了變遷和發展。1896年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只舉行男子100米跨欄跑比賽,全程共設8個1米高的欄架,冠軍的成績為17″6。從第 2屆起增設了男子 400米欄項目。 從1932年起,奧運會上增加了女子80米跨欄。到1968年,女子80米欄改為100米欄。1973年開始,國際上增加了女子400米欄。但奧運會上只舉行男子 110米欄、女子 100米欄和男子400米欄的比賽。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除承認上述3項世界紀錄外,也承認女子400米欄世界紀錄。現已決定,從1984年奧運會起增設女子 400米欄這一比賽項目。
欄架和競賽規則的演變曾影響到跨欄跑技術的發展。最初運動員是跨過埋在地上的笨重危險的木柵欄,差不多都是上體直立屈腿跳過“欄架”的。1900年以後出現了可以搬動的 “⊥” 形欄架,不僅方便了練習和比賽,也有助於過欄技術的革新。第2屆奧運會110米欄冠軍美國人A.克倫茨列英採用了擺動腿伸展快擺的“攻欄”技術。後來,另一個美國人F.史密森又改進了起跨腿動作。經過多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了“跨欄步”技術。1935年又把欄架改進成容易倒翻的“ L”形,這種欄架一直沿用至今。現在跨欄跑規則規定,當3.6~4公斤的力量撞在欄板上就向前倒翻的比賽欄架才算合格。使用可升降高度的欄架時,要在底座上附加調整鐵塊以保證上述要求。1934年以前的規則規定,全程倒3個欄架時成績無效。 現在跨這種欄撞倒多少欄架,都不算犯規, 但有意地推倒或踢倒任何一欄架或腿、 腳由欄外越過, 都要被取消錄取資格。現行規則對改進技術和提高成績都很有利。
30年代後期跨欄跑成績提高較快,1936年美國運動員F.湯斯把男子110米欄世界紀錄提高到13″7的水平。這個成績進步到13″又經過了39年。 400米欄成績的提高主要靠加快欄間跑速度。高水平運動員跨欄跑的成績和他本人同距離短跑成績僅相差2秒鐘左右。女子100米跨欄優秀運動員的這個時間差僅 1秒鐘多些。
大約在 1900 年前後,跨欄跑運動由歐美傳入中國。1910年全運會比賽項目中有男子 120碼跨欄比賽,1926年改為男子110米跨欄。男子400米欄和女子80米欄都是從1933年才有全國性的比賽。50年代以前參加跨欄跑運動的人數很少,運動水平很低,男子 110米欄全國紀錄是15″ 7,男子400米欄紀錄是57″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跨欄跑成績突飛猛進, 湧現出周連立、 高濟橋、梁仕強、劉正、文蘊珍等優秀跨欄運動員,他們在國內外多次重大比賽中獲得較好名次。1960年中國 110米欄的紀錄已達到 13″8,1965 年崔麟又把它提高到13″5。同期女子80米欄的紀錄是10″ 7。這兩個項目的紀錄都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女子 100米欄從1971年在中國開展以來, 成績提高也較快,目前的紀錄是 13″68,由戴建華所創造。男子 400米欄紀錄是50″96,由王貴平創造。女子 400米欄全國紀錄是59″24,為章會芬所保持。
跨欄跑屬於短距離徑賽項目, 全程由起跑、 跨欄、欄間跑和終點衝刺組成。跨欄跑的運動成績主要取決於運動員的平跑速度、跨越欄架的技術以及跑跨動作結合的能力。迅速而正確的欄間跑為跨好下一欄創造有利條件;正確的過欄有利於接著欄間跑。優秀運動員跨越欄架和欄間跑的速度相差較小,這是因為他們過欄技術好,跑和跨的結合能力強。優秀運動員過欄和欄間跑時身體重心上下起伏相差較小,這是因為他們過欄技術完善,騰空時間短,過欄快所致。加快過欄,主要靠起跨時加大水平速度、減小垂直速度實現的。優秀運動員蹬地起跨後身體重心騰起角度一般不超過12°,騰起高度不超過15 厘米。 為了減小身體重心上下起伏,在起跨結束身體離地前以及下欄著地時保持高重心十分重要。當起跨蹬地結束瞬間身體重心越接近攔架,越有利於發揮水平速度。下欄時身體重心前移越接近著地點越有利於保持水平速度。跨欄運動員的起跑一般都採用和短跑相同的蹲踞式起跑方法。 110米欄、100米欄多數人起跑8步後跨欄, 400米欄起跑後跑 20~24步跨第 1欄。“ 預備”時臀部抬起比短跑起跑略高,起跑前幾步保持上體前傾,積極發揮速度。跨欄跑起跑後,區別於短跑的是:步長較準確地增長;身體重心較早升高為跨好第 1欄做準備。過欄,首先要掌握好起跨技術。欄前最後一步短於前一步,用起跨腿腳掌外側在靠近身體重心投影處著地,起跨點離欄2~2.2米,起跨前身體重心不要降低,髖前移,腰挺直, 上體微前傾。 擺動腿在體後充分析疊大小腿,足跟靠臀促使同側髖升高,高抬大腿積極前擺。小腿不要過早前伸,擺動腿異側臂屈肘前擺至肘與肩平,另一臂留在體側。起跨腿用力蹬地,充分伸展髖、膝、踝關節,蹬地結束時上體和起跨腿成一直線,與地面約成65°~70°夾角。騰空後擺動腿的小腿及異側臂迅速伸向欄板,上體加大前傾,而起跨腿留在體後,身體形成大幅度的劈叉動作。當擺動腿移過欄板時,起跨腿屈膝外展,小腿收向臀部以快速弧形動作跨過欄架。向欄後迅速下降的擺動腿和用力往前上方提拉的起跨腿完成一個剪絞動作。過欄時兩臂不僅維持身體平衡,而且要配合下肢剪絞動作,前伸臂伸展肘關節與起跨腿做相向的向後擺動,使肘膝接近,另一臂屈肘前擺。伸直的擺動腿在欄後1.3~1.5米處用前腳掌著地(圖2)。各個跨欄項目的過欄技術基本相同,欄架低時上體不需要很大前傾,這更有可能使跨欄步接近跑的動作。跨彎道上的欄最好用右腿做起跨腿。欄間跑要注意保持高速及正確的動作節奏。動作基本上與短跑相同。第 1步要有足夠的步長並且不停頓。 110米和100米欄欄間跑3步,400 米欄男子跑15步,女子跑17步。根據訓練水平不同和運動員的體力情況,400米欄間可增減1或2步,如男子400米欄欄間跑13步。步數固定後,提高欄間跑速度要靠加快步頻和改善跑的節奏。全程跨欄跑既要求有起跑加速的能力,又要求有持續以較高速度跑完全程的耐力。110米和100米欄優秀運動員跑後半程所用的時間短於前半程時間,而 400米欄後半程往往慢於前半程(圖3)。

跨欄跑跨欄跑
跨欄跑跨欄跑
跨欄跑水平高的國家一般說短跑水平也高。美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古巴的男子運動員,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的女子運動員,都創造過跨欄跑單項世界紀錄。進入70年代以後,跨欄跑的世界紀錄更替較快,法國、烏干達、蘇聯等國也先後創造過單項世界紀錄。目前,男子跨欄仍以美國的實力為最雄厚,他們保持著男子110米欄和400米欄世界紀錄。R.內赫米亞110米欄的成績是13″。E.摩西 400米欄的成績是47″45。1980年110 米欄世界前10名中,美國運動員占5人,而且前3名都是美國人。波蘭擁有水平較高的女子100米欄運動員, 12″36的世界紀錄就是由波蘭運動員G.拉布希滕創造的。有 5名波蘭選手在同一次比賽時的成績都突破了13 秒。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女子 400米欄運動員K.羅斯萊於1980年創54″28的世界紀錄(圖4)。

跨欄跑跨欄跑
跨欄跑跨欄跑
跨欄跑跨欄跑
近10多年來世界跨欄跑成績提高較快的原因,首先是重視運動員的選材和加強了對少年的訓練。大多數達到世界水平的跨欄運動員都有 8至10年的訓練歷史。其次是優秀跨欄運動員平跑速度提高了。世界水平的 110米跨欄運動員的 100米成績多在10″1至10″4之間。女子100米欄運動員的100米成績也在11″4以內。男女400米欄運動員 400米跑的成績分別為46″和52″左右。中國跨欄運動員過欄技術和專項能力都較好,主要因平跑的速度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妨礙了跨欄跑成績的提高。再次是努力提高了過欄技術。運動員們不僅從縮短過欄時間上挖潛力,而且重視下欄後的迅速跑進,下欄點也有縮短的趨勢。身材高大的運動員不再做“折刀式”的傾體動作,過欄較輕鬆省力使運動員能集中力量於欄間跑。採用適合個人特點的技術,強調動作的實效,而不拘泥於姿勢外形的一致。男女 400米欄運動員採用大步幅的欄間跑(男13步、女15步)證明能提高成績。正是由於技術比較複雜,所以跨欄跑成績的進一步提高潛力很大,今後跨欄運動員仍將沿著提高平跑和過欄的速度,改進節奏和提高耐力等幾個方面努力。(見彩圖)

配圖

跨欄跑跨欄跑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