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筒子

所謂“筒子”(或“統子”)系指街頭巷尾。 “三寸”系指“嗓子”,均是該劇種的行話。 此類賣唱,多半是藝人失業潦倒,途窮末路,才出此下策。

亦稱“跑統子、賣三寸”。清末民初滬劇灘簧戲時期演出形式。即串街走巷,流動賣唱。所謂“筒子”(或“統子”)系指街頭巷尾。“三寸”系指“嗓子”,均是該劇種的行話。這類賣唱形式,往往是一人操琴,邊走邊拉,旁跟一至二個男女演員(一般為少年)隨著胡琴調門,高聲叫唱。唱詞內容大抵介紹其唱的節目。諸如“《寇堂相會》唱一隻,《賣抹成親》好良心;《陸雅臣》浪子回頭金不換,還有那搖船討飯公領孫(即《公孫求乞》)……”等。男女輪唱,此起彼落,藉以招襪觀眾,直等有人出來喊停,出錢點唱為止。此類賣唱,多半是藝人失業潦倒,途窮末路,才出此下策。錫劇元老袁仁儀(即衰老二)、滬劇著名演員石彼英等,早年都有過此種悽苦經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