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庚

趙庚--男,1948年1月出生,副主任藥師。1970年至1978年在昆明市機器修造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雲南中醫學院。撰寫了《談談中醫的升、降、浮、沉》、《陳皮、青皮、化紅不應混淆使用》、《談談祖國醫學的忌口—論食物成分對疾病治療的影響》、《西瓜的藥用》、《人參並非越大越好》、《雷公藤外皮煎液浸泡治療手足濕疹》、《嬰幼兒出牙不宜長期吮嚼甘草》、《中醫中藥對延緩衰老的探討》等著作。

趙庚 男,1948年1月出生,副主任藥師。1970年至1978年在昆明市機器修造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雲南中醫學院;1982年至今在雲南省昆明延安醫院,期間1985年至1988年到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英語。主持“附片的不同炮製與煎煮比較”的研究,“大黃紫草油”的研製與臨床運用,“祛痛膏”的研製與運用,研製了“腸安”結腸灌洗液獲省科技獎,改進了“象皮”、“款冬花”、“焦山楂”的加工工藝,研製了“Biota Liquid Soap”洗髮劑。撰寫了“中醫中藥對延緩衰老的探討”榮獲全國三等獎,歐亞傳統醫學新進展暨世界知名醫家成就大會金獎,“外用央萸膏內服縮泉膠囊治療小兒遺尿26例”榮獲一等獎,並獲98年度世界華人知名醫家金獎,世界優秀論文獎,“雷公藤,外皮煎液浸泡治療手足濕疹”榮獲二等獎,“嬰幼兒出生不宜長期吮嚼母草”榮獲一等獎,“中藥治療口腔潰瘍”榮獲二等獎,“款冬花加工炮製工藝的改進”榮獲昆明市優秀論文獎等等。
山西人,雲南省昆明市延安醫院副主任藥師。1966年畢業於雲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學高中部。1967年拜老中醫雲南中醫學院教授李夢琴先生的師,學習中醫。1978年考入雲南中醫學院中藥系,畢業後分配到昆明市延安醫院工作。業餘自學函授廣播,於1988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取得雙學歷並榮獲中藥學士學位。從事中醫藥研究、中藥製劑及中藥臨床學的研究,在中醫中藥理論及中藥臨床運用方面造詣頗深。主持過“附片的不同炮製與煎煮的比較”的研究,主持“大黃紫草油”的研製與運用,研製了“Bio -taliquidsoap”洗髮劑,“祛痛膏”、“腸安”結腸灌洗液榮獲省科技獎。改進了中藥“象皮”、“蜜灸款冬花”、“焦山植”的加工炮製工藝。撰寫了《談談中醫的升、降、浮、沉》、《陳皮、青皮、化紅不應混淆使用》、《談談祖國醫學的忌口—論食物成分對疾病治療的影響》、《西瓜的藥用》、《人參並非越大越好》、《雷公藤外皮煎液浸泡治療手足濕疹》、《嬰幼兒出牙不宜長期吮嚼甘草》、《中醫中藥對延緩衰老的探討》、《外用熏洗,內服中藥治療中老年前列腺肥大》、《外用吳萸膏,內服縮泉膠囊治療小兒遺尿》、《談談醫院的中藥管理》、《體草綱目中蠍的服用一蠍的加工保管及服用比較》等著作論文在省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有的被收載入《中國中醫藥優秀論文學術成果文庫》等,有的在國內外學術大會上交流。參加編著了《家庭強身益壽酒菜》及《中國特色醫療新技術》。業績被收編入《中華成功者》、《中國百科學者傳略》、《中國當代醫藥界名人錄》、《中國特色名醫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