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史

趙國史

7.趙惠文王十二年,趙梁將攻齊。 1.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頗攻魏幾,拔之。 3.趙武靈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圖)趙國三孔布幣趙國三孔布幣

趙國 中國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嬴姓,與秦同出蜚廉之後。祖先造父,為周穆王御,有功,封於趙城(今山西洪洞北),因以趙為氏。後代趙夙事晉獻公,獻公封趙夙於耿(今山西河津南)。趙夙子趙衰(趙成子)事晉文公,徙居原(今河南濟源西北)。趙衰的後代趙盾(趙宣子)、趙朔(趙莊子)、趙武(趙文子)、趙鞅(趙簡子)皆為晉卿。趙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山西中部。趙簡子居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公元前475年,趙襄子滅代,將領土擴大到今山西東北部及河北蔚縣一帶。公元前453年,趙襄子與韓康子、魏桓子三分晉國。公元前425年,趙獻子即位,徙居中牟(今河南鶴壁西)。公元前403年,趙烈侯與魏文侯、韓景侯被周天子正式策命為諸侯。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其活動中心逐漸轉移到今河北東南和河南北部。

戰國初期,趙經常與韓、魏聯合進攻別國,並向北方各少數民族地區擴展。它首先滅代,後又助魏進攻中山,取得過一些勝利。戰國中期,趙與齊、魏爭奪衛,連年大戰。公元前354年,魏圍趙都邯鄲。次年,齊救趙,敗魏於桂陵。公元前333年,趙為御北敵修築長城。其間 ,中山漸強,曾圍攻趙的鄗地,形成嚴重威脅。公元前325年,趙武靈王即位,他發奮圖強,不顧天下之議,改革軍事,教民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北略胡地。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立太子何為王,是為惠文王,令其守國,而自號主父,率軍西北攻略胡地。趙惠文王時,趙實力較強。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於成皋,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公元前260年,秦、趙激戰於長平 ,秦軍大破趙軍,史載坑降卒40餘萬 ,進圍趙都邯鄲。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邯鄲圍。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辛勝破趙,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出奔代,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攻取代,虜代王嘉,趙國滅亡。

築長城

(圖)長城長城

長城是認為抵禦邊族最好的防禦措施,一方面,抵消邊族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另一方面,使步兵有可以依賴的陣線。趙國要想縱橫七國必須解除後顧之憂——匈奴的侵擾,以便騰出兵力進行南方的爭霸。
但問題是修長城是公認的耗費人力財力的措施,秦修長城動用近百萬的罪民,造成民憤極大。明整修長城亦耗費了極大代價。而趙國全國人口不過一百多萬,卻修建了令後人驚嘆的工程,並且歷史上沒有發生任何暴亂.....而秦統一後的修建不過將舊三國的長城連起來。

抗擊匈奴

抵禦匈奴一直是中原國家統一後必為之事,秦蒙恬率軍30萬兩年平之動用民力頗重,漢前後率近百萬之軍平定匈奴且國力大傷。而趙李牧僅率步5萬弓10萬平匈奴且士兵多以邊民為主。

抗擊外敵

(圖)“長平之戰”古戰場“長平之戰”古戰場

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即爆發在秦趙之間,秦後期的東征主要障礙便是趙,兩國征戰互有勝負。趙便成為秦的主要目標。原因不說了,廉頗率軍抗之,秦不得進。兩軍相持,趙國小糧缺,向齊借糧不成,向魏楚借兵不出,趙王只能選擇決戰。用趙括代廉頗,標誌著趙從戰略防守向戰略進攻的轉變。對於趙括的任免,歷史一直是否定的,在此不做評述但我的觀點是趙括非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將領。
結果大家很清楚,趙主力被圍且援軍一直打不通包圍線,最後40萬趙兵被坑殺。我要說的是,趙前後因作戰傷亡不過8萬,而秦傷亡則過半約30萬左右(秦總兵力在100萬左右)。白起也正是看到趙兵頑強的戰鬥力和熟練的單兵戰術,才動了殺念。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趙軍在兵圍的46天裡,沒有糧草裝備的補給援軍的支援,軍內皆食人屍,每天秦之輕兵(敢死隊性質)不斷的日夜進攻。心理和生理上以達極限,而堅持了46天實屬不易。一個軍隊的戰鬥力在什麼情況可以檢驗,就是在無外援且自己補給全無,對手強大的情況下顯現的,而不是在其連連勝利中顯現的。
戰後,燕國以為趙弱,率軍近40萬分兵擊趙,結果被趙打敗不說,反被奪取好幾個城池。分析:燕軍之敗有三,一師出無名,燕趙之間關係一向良好,兩國幾乎沒有交過戰,故燕兵對燕王攻趙多有不解而多懈志。二燕軍分兵多處,希望依仗兵力優勢在最短時間內攻占趙地,反而被趙各個擊破。三燕軍將領指揮能力不如趙,且燕兵作戰能力有限,甚至不如趙臨時組織起來的下民的作戰能力。趙勝亦有其三:一長平之敗後全國悲憤萬分,兵法云:哀兵必勝。二長平之敗後趙為防秦長驅直入,進攻邯鄲已經在最短時間內組織了另一支生力軍且連日操練,戰鬥力頗強。三趙之將領指揮藝術頗為嫻熟,對付秦可能吃力但對付燕綽綽有餘,趙民尚武。臨時組織起來的即具備戰鬥力,加上燕軍分兵作戰勝利在望。
燕軍在進攻趙地時,幾乎每城都遭到了頑強的阻擊,為趙主力分殲燕軍製造了條件。最後在趙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下燕軍一敗即潰。最後燕王不得不出質子、割地以換被俘的近20萬燕軍。從中我們亦看到趙軍作戰力的強悍。

邯鄲之戰

(圖)邯鄲之戰邯鄲之戰

秦長平之戰取得勝利後,接受了趙割地請和的要求。原因:一長平之戰秦雖勝但士卒傷亡近半,國內積糧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秦也無力進一步攻占邯鄲滅亡趙。二士卒長時間在外作戰,士氣低靡,戰線太長補給困難。加上新占之地民心易亂,隨時都有可能叛亂(其後果亂)。三魏楚蠢蠢欲動,其側翼相當不安全(其後秦正是因此)。故秦接受趙和之求。
趙對於事後的割地卻產生了分歧,細節不說了。最終趙王決定不履行和約,並積極備戰。這一切最終導致秦趙邯鄲之戰的爆發。秦昭王大怒,盡兵攻趙。其中關於白起不出征的原因我認為有三:一長平之戰秦贏的頗險,並領略到趙人頑強的戰鬥意志。而這有不同於秦兵的頑強。秦兵之頑強在於利誘即有戰功即可封爵得地,趙兵之頑強則源於其內在的民族氣質尚武傳統。二秦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掌握熟練作戰技術的秦精銳部隊(輕兵騎兵車兵弩兵),這時秦主力部隊多為剛加入的下民作戰能力有限。對於側翼的安全更是危險,秦如進攻趙都隨時有可能被魏楚聯軍圍殲。三對於秦王對范相的言聽計從頗為不滿。但自信的秦王相信秦軍是戰無不勝的,即令軍60萬進攻趙邯鄲。
趙對於秦的進攻準備可以說到了極致,因為趙精銳部隊的喪失,趙無力發動野戰而轉為守城,並為此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及裝備。同時外交也積極的開展。趙之平原君因長平之敗的愧疚也積極的遊說魏楚和組織邯鄲保衛戰
戰爭開始了....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元月,秦聚兵約五十萬人,且分兵三路,左路司馬梗率軍進攻韓之太原,取之,盡得上黨地,以牽至趙北方主力不得南下;右路約十萬增兵南陽,以拒魏楚聯軍;中路軍約三十萬人,直攻趙之邯鄲。七月、八月間趙之武安、皮牢,兩座趙都唯一可依賴的戰略禁止被秦攻破。並於十月間兵圍邯鄲,這年是趙孝成王七年。
關於秦昭四十八年正月至八月間對趙攻勢,趙國採取的戰略是堅壁清野,放棄野戰和衛星城,集中各地的守軍及糧食全力保衛都城邯鄲。而此時的趙國精銳士兵早已於長平之戰中傷亡殆盡,邯鄲城內士卒多為剛徵集的下民人數約在三四十萬人左右。其中士兵年齡多為40歲左右的老人(古40歲即為老)或13到18歲的弱童。而年輕力壯的士卒不超過十萬其中包括趙王的宮衛步兵和少量騎兵大約在一至兩萬人左右,這些構成了趙日夜突襲秦兵的主力。守將為大將軍廉頗、宮衛統領樂乘,而平原君趙勝成為邯鄲之戰實際的最高指揮官。同時趙之邯鄲的下民因長平之戰,每家皆有喪子、喪夫、喪父,故同仇敵愾,誓衛趙都
秦軍以五大夫王陵為將,軍眾在三十萬左右,以武安為據,包圍邯鄲,秦軍構成以步弓兵為主,且攻城器頗多。秦五大夫王陵於邯鄲城下望著邯鄲周圍萬頃蒼綠待實而被趙人盡毀的良田,王陵想道:秦軍秦昭二十九年取楚都城郢,三十二年取魏都大渠,而兵趙之主力早已於去年斬殺殆盡,此時趙國邯鄲守軍不過為老弱病殘,只需月余便可攻下。但當他看到雄武寬厚的邯鄲城牆,及城上站立的趙國士兵時,他發現趙人的臉上分明露著一種決不屈服和復仇的面容。心中竟然產生了不安,這年是秦昭王四十九年,趙孝成王七年。
秦昭四十九年秋,十月,五大夫王陵率軍急攻邯鄲城,秦弓弩手,將數十萬支箭射向邯鄲城上,掩護步兵攻城,而步兵分兩隊,一隊肩扛雲梯,強登邯鄲城牆,一隊推衝車直攻趙區都之城門,且秦分三軍不分晝夜輪攻趙都。但是一個月下來,秦軍僅校官就戰死五名,傷亡近兩萬人,而不得停下休整,轉為小規模進攻以奪趙志。但相反是,趙軍卻一再攻出精銳步兵甚至少量騎兵不斷突襲秦圍在邯鄲的營柵,竟使秦傷亡頗為慘重,反而秦軍日夜防備,士兵多有殆懈。
邯鄲前線的戰況飛快的傳到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十分的生氣,而此武安君又病重,不得行,便一方面命令王陵集兵早日攻下邯鄲,一方面組織援軍。
收到信的王陵軍於秦昭王四十八年,在寒風中的十二月向趙都邯鄲發起第二次大規模的攻城戰,但疲憊的秦軍,在趙軍弓弩下,多有傷亡,士卒戰皆不利。趙出兵擊之,卻秦數十里。此戰秦傷亡五千人左右。
趙之邯鄲城內,傷員遍城皆是,但士兵依舊士氣高昂,平原軍趙勝,於寒冬將府內積糧存衣,散布趙民,並令其家人搶救傷員,大將軍廉頗帶甲上城親自指揮督戰,平原君趙勝亦往之。趙兵多弱,廉頗命弱者立城,強者於城內休養逢戰而輪換,又命善射者集而射秦。期間趙之精銳常出城,多有不回者(戰死),但秦亦傷亡慘重甚巨。
秦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秦之援軍十萬帶著大量的兵備糧草及秦王的最後命令到達了邯鄲。五大夫王陵即調整兵力準備向邯鄲發動第三次,也是攻趙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秦昭四十九年正月,將軍王齕率兵十萬及大量的兵備糧草到達邯鄲。五大夫王陵即調整兵力準備向邯鄲發動第三次,也是攻趙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可以相信王陵已經知道秦王的不滿及以王齕代之的先兆,所以肯定的是王陵軍第三次的進攻是相當猛烈的。
戰事爆發於正月,在北方此時還是寒冷的冬季。此時邯鄲被圍將近四個月城內兵員損耗和糧食供給已顯危機,人心在冬季更顯得脆弱。但在廉頗樂乘諸位良將的率領下趙軍依然士氣高昂。同時秦軍在受到增援後士氣也開始高昂。戰事進行月余,趙兵拚死抵禦秦軍進攻並取得勝利。秦軍傷亡慘重,士卒多怨。秦王以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其後王齕率軍連續攻打邯鄲近五個月,依然沒有攻下。十月,秦王殺了白起後又命鄭安平率軍五萬支援王齕。此時邯鄲城處於最危急的時候,糧草早已斷絕,人皆“以骨為炊”“刎子而食”,趙軍依舊不屈的抵抗著。同時平原君趙勝的外交戰開始起作用,至十二月初,魏軍八萬楚軍十萬均已趕到邯鄲外圍,秦國也不斷的增兵汾城(河東之地)以為聲援,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揮魏楚聯軍,對秦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魏軍擊於西,楚軍擊於東,趙軍應於內,秦軍三面受敵,全線崩潰。王齕率秦軍主力向西急退數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鄲城南駐防的秦軍鄭安平部約兩萬人,被趙軍重重圍困。鄭安平部遠離主力,糧草斷絕,突圍無望,只得全軍降趙。三國聯軍乘勝進攻汾城,秦軍大敗,被迫撤至河西,夾河對峙。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之地,其威大震。
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的失敗後,部隊兵員損失近四十萬。此後趙國可作戰的部隊可分為這幾部分:代郡守軍防備匈奴及燕國,常備軍約五萬人戰時可擴編為十萬人,晉陽守軍(趙國舊都)是趙之右翼,是進攻秦側翼的跳板也是趙北方的門戶,常備軍約七萬人。中牟守軍(括屯留)趙之左翼抵禦秦軍的前哨和防備魏國的要塞,常備軍三萬人。邯鄲守軍趙國防御重心,因邯鄲常臨戰事,故又分武安守軍、武城守軍,總體上看邯鄲地區常備軍在十萬人左右。邯鄲由於其戰略地位的重要,因此成為戰事最頻繁的城市之一,也是軍事防禦最完備的城市之一。邯鄲之戰中趙國幾臨危急,但在趙國優秀將領的指揮下、趙國士兵的頑強抵抗下及趙國下民的捨身支援下都一一化解。從中可看出趙國所獨有的、異於六國的氣質,更加的悲壯血氣、堅強不屈、團結一致。
關於邯鄲之戰,我認為其悲烈程度堪比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和柏林戰役。秦國對趙直接間接動用兵力在五十萬人左右,其中對邯鄲作戰的部隊就達二十五萬人,加上輜重部隊將近三十萬人。說其悲烈,更多的是雙方的實力對比,如前所述趙國的兵力、國力在長平之戰後已大不如前,邯鄲地區可作戰的部隊不過十萬。且在秦軍不斷圍困和進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實在令人驚嘆。邯鄲之戰以其說是是趙軍的勝利不如說是趙民的勝利,趙國下民主要是邯鄲下民為保衛邯鄲所付出代價是沉重的,“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是何其的悲壯。試想一下戰前趙國各地的軍隊、糧草源源不斷匯聚邯鄲,趙國下民眾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繕城池,磨礪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壯觀。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部隊所具有的慷慨悲涼的氣質、血氣尚武的傳統、同心志協的風氣是多么的重要。

趙國君主

趙烈侯 趙籍 (前408年——前400年)
趙武侯 趙□ (前399年——前387年)
趙敬侯 趙章 (前386年——前375年)
趙成侯 趙種 (前374年——前350年)
趙肅侯 趙語 (前349年——前326年)
趙武靈王 趙雍 (前325年——前299年)
趙惠文王 趙何 (前298年——前266年)
趙孝成王 趙丹 (前265年——前245年)
趙悼襄王 趙偃 (前244年——前236年)
趙幽繆王 趙遷 (前235年——前228年)
代王嘉 趙嘉 (前227年——前222年)

戰爭史

一.與齊國:
1.廉頗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
2.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
3.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廉頗伐齊,攻陷九城。
3.公元前280年,趙將趙奢攻占齊國麥丘。
4.公元前241年,趙將龐援攻占齊國饒安。
5.公元前274年,趙將燕周攻占齊國昌城,高唐(齊國五都之一)。
6.公元前271年,趙藺相如攻至齊平邑。
7.趙惠文王十二年,趙梁將攻齊。
8.趙惠文王十三年,韓徐為將,攻齊。

二.與魏國:
1.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頗攻魏幾,拔之。
2.趙惠文王二十四年,攻魏房陵,安陽拔之。
3.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
4.公元前282年,趙將樂毅拔魏伯陽。

三.與韓國:
1.公元前265年,趙將田單攻韓拔注人。

四.與中山國
1.趙武靈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先後平定三胡,闢地千里,設定雁門,雲中二郡。
2.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趙袑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並將之。
牛翦將車騎,趙希並將胡、代。趙與之陘,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塞。
王軍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和,王許之,罷兵。
3.趙武靈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5.趙惠文王三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

五.與燕國:
1.公元前265年趙將田單攻燕拔三城。又攻燕拔中陽。
2.公元前251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偵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將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60萬,戰車二千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栗腹令部將卿秦率軍20萬攻代,自率主力40萬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13萬(一說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救,自率軍8萬(一說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鄙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慶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里,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讓五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3.公元前250年,假相國大將武襄君攻燕,圍其國都。
4.公元前243年,趙將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5.公元前242年,燕軍十萬犯趙,龐鍰率軍抵之。於常山東垣,深溝高壘以待燕軍。此戰中,趙兵多用強弓勁弩射燕,其傷亡甚重。無論攻城戰、野戰燕軍皆不利。後撤,遭遇李牧軍。又撤,遇龐鍰軍,戰大敗。此戰殺死燕兵二萬餘人,其餘的奔潰或投降了趙軍。
6.公元前236年,趙攻燕,拔狸陽城
7.趙悼襄王時,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

六.與匈奴:

(圖)李牧李牧

1.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先後平定三胡,闢地千里。設定雁門,雲中二郡。
2.趙惠文王二十六年,趙軍大敗東胡取歐代地。
3.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邊將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斬殺匈奴10餘萬騎兵。
趙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時常南下趙境騷擾,成為趙國大患。趙孝成王即位後任命李牧駐守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和雁門(今山西右玉南),防備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後,按邊防需要調整官吏,使適於戰備;將地方收入用為軍費,改善官兵生活;加強訓練,“日習騎射”,提高部隊戰鬥力;加強烽火報警、通訊聯絡設施,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並派出大批諜報人員,深入邊外,以及時掌握匈奴動態。在作戰上,改變以往敵軍來犯即出軍迎擊戰法,採用堅壁自守,示弱避戰,養精蓄銳,伺機反擊的作戰方針。發現匈奴軍隊,即退入營寨城堡,堅壁清野避免接戰。匈奴騎兵既無攻堅兵器及手段,又難掠到牲畜食糧,每次均毫無所獲,被迫退去。如此數年邊境地區損失極少。 但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及趙王認為是怯戰。趙王召回李牧,另選將軍駐守。此後一年多時間裡,匈奴每次來犯,趙軍即出城交戰。由於趙軍分散戍守,倉促集中出戰,對機動性極強的匈奴軍,多陷於被動。屢次失利,傷亡很多,邊境地帶變成了戰場,百姓無法耕作放牧,舉目一片荒涼,民不聊生。趙王只好再命李牧出任原職。李牧託病推辭,趙王再三下令。李牧提出如果用我,請允許用以前的作戰方針。趙王應允。
按以往的方針施行,邊境局勢又得到控制,相對穩定下來。又經過幾年的經營、訓練,趙軍戰鬥力大為提高,求戰願望日趨強烈,而匈奴則誤認為李牧怯戰,益發輕敵。李牧認為殲滅匈奴機會已經成熟,便於趙悼襄王元年,進行戰鬥編組,選拔人員,組建一支由各兵種編成的出擊兵團。精選戰車1300輛,騎兵1.3萬人,驍勇步兵5萬人,弓弩兵10萬人,總兵力約20萬人,將其控制於待機地域,並加緊臨戰前的戰鬥訓練及準備。
準備就緒之後,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滿山野。匈奴部落小隊侵入。李牧即佯裝失敗,故意丟棄人畜讓匈奴搶掠。匈奴單于得到趙軍“潰逃”的訊息,親率騎兵約l0萬人深入趙境。李牧開始採取守勢作戰,以車陣從正面迎戰,利用戰車限制、阻礙和遲滯敵騎行動;以弓弩兵輪番發射;而將騎兵及精銳步兵控制于軍陣側後。當匈奴軍衝擊受挫時,李牧乘勢將控制的機動精銳部隊由兩翼加入戰鬥,發動鉗形攻勢,包圍匈奴軍於戰場。經激烈格鬥戰後,除單于率少量親衛部隊突圍逃走外,進犯的10萬騎兵全部被殲。李牧在殲滅匈奴主力後,又乘勝前進,滅襤國(今河北蔚縣北),破東胡(今內蒙古東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聲威大振。此後10多年,匈奴不敢進擾趙國邊境。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