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哈佛

本書將向家長和學生傳授方法,輔導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成長,教你計畫和組織高中的學校生活,以達到自我完善和提高,並最終進入哈佛大學。本書完全是作者的個人觀點或方法,都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自使用或親自體驗過的,作者在本書中提供的建議是作者在美國教育體系十年時間的所有經驗總結,本書將指導您順利通過美國教育體系的各項考試,包括從高中入學到申請升入大學,並最終進入世界上最著名的哈佛大學的各種技巧。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走進哈佛

作者最大的希望是:通過本書的出版,能給中國要去哈佛留學的學子帶來啟迪和建議。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身為哈佛畢業生,充滿深情地回憶了哈佛的文化、不少不為外人知的歷史故事及如何才能進入哈佛。我國培育出來的優秀學生多不勝數,但由於東西方教育制度迥異,中國學生未必能符合美國大學的招生要求。本書為有志留學海外的學生提供了資料和指引,由申請入讀寄宿學校的面試技巧、選擇學校的標準,到投考大學的各項重要考慮因素,均巨細紛陳。

作者簡介

鄭志剛,出生於中國香港。現為全國青聯委員,中國內地某城市政協委員。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就讀於美國塔夫脫(TAFT)中學。1998年9月A2003年1月,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主修東亞文學及文化,獲榮譽學士學位,其間於2001年8月至2002年4月,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京中心修讀日本文化。 作者現致力於中國內地與海外的文化藝術和教育交流事業。個人興趣為繪畫、網球、游泳、滑雪和音樂。

目錄

上篇 哈佛的文化傳承

第1章 哈佛綜述

第一節 先有哈佛後有美利堅

第二節 哈佛真人真事

第2章哈佛精神

第一節 哈佛里的中國石龜

第二節 哈佛精神種種

第三節 哈佛的文化傳承

第四節哈佛校訓與校風

第3章 哈佛教育體制

第一節 辦學特色

第二節 各大學院

第三節 教學理念

第四節 人才製造系統

第五節 資金來源與學費

第4章 在哈佛學習和生活

第一節 招生標準

第二節 哈佛特色的學分制

第三節 哈佛講座

第四節 住在哈佛

下篇 走進哈佛

第5章 東海岸寄宿學校概況

第一節 各學校學費

第二節 最低錄取比率

第三節 學校成立時間

第6章 申請美國寄宿學校

第一節 一般信息

第二節 寄宿學校面試

第三節 如何選擇東海岸寄宿學校

第7章 哈佛入學秘笈

第一節 哈佛大學和哈佛公司

第二節 成績

第三節 賽達(SAT)和托福(TOEFL)

第四節 課外活動

第五節 教師的推薦信

第六節 論文

第七節 哈佛大學的面試

附錄

第一節 哈佛畢業典禮

第二節 哈佛的美國哲學

第三節 哈佛與中國的深厚淵源

*哈佛各學院成立順序一覽表

書摘

第五節 教師的推薦信

教師的推薦信非常的重要,因為教師的推薦信描述了你在班級的表現以及教師對你個人品質的個人觀點。因為推薦信主觀因素比較多,所以你應當找那些喜歡你的教師或者能給你寫較好的推薦信的教師。教師的話直接描繪了你的性格以及你所擁有的特別素質。

一、找什麼樣類型的教師為你寫推薦信?

(1)很明顯,這個教師必須喜歡你,否則他不會願意為你寫推薦信。

(2)不要找太年輕的教師。如果是剛來到這個學校的教師或者執教年頭比較少,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寫好的推薦信。通常在一個學校執教多年的教師知道如何寫好的推薦信。

(3)選擇有很高威信的教師。如果某教師職位比較高,其可信度就高,招生人員對該推薦信的重視程度也會提高。

二、如何禮貌地請一位教師為自己寫推薦信?

請教師寫推薦信最標準的提問方式是:“我正在申請某某大學,請您為我寫一封推薦信,好嗎?”

三、我應當向大學提供多少封推薦信?

正常情況下,申請大學只要3封推薦信就足夠了。記住不要給大學太多的推薦信,除非你感覺額外的這封推薦信會提高你錄取的可能性。如果不能,那么就不要在申請表中放太多教師的推薦信。

四、我是否應該增加一封額外的推薦信?

一位科學教師、一位英語教師和一位數學教師各自為你寫一封推薦信是最理想的,因為這三封推薦信足以向招生人員展示你的整體形象。你也可以增加一封額外推薦信以提高你的形象。如果你喜歡音樂並很擅長,你可以請你的音樂教師為你寫一封額外推薦信。你還可以增加一盒你的聲音磁帶進一步證明你的音樂天賦。

P105-10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