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縣

赤縣,指華夏、中國、中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梁書·元帝》:“斯蓋九州之赤縣,六合之樞”。按《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其黃曾天下,凡有九州,皆以小海環之,流通崑崙大海。我今教化之處,名曰赤縣小洲,中為九州,法彼大洲者也”;即天下共有九大洲,中原為九大洲中的一個洲,名為赤縣,赤縣又分為九個州。赤縣之九州即禹之序九州。赤縣即炎帝統領之地。相傳古代炎帝統轄的土地稱赤縣,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神州,後來統一起來稱為“神州赤縣”或者“赤縣神州”。

基本信息

涵義

廣義

赤縣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梁書·元帝》
:“斯蓋九州之赤縣,六合之樞”。按《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其黃曾天下,凡有九州,皆以小海環之,流通崑崙大海。我今教化之處,名曰赤縣小洲,中為九州,法彼大洲者也”;即天下共有九大洲,中原為九大洲中的一個洲,名為赤縣,赤縣又分為九個州。赤縣之九州即禹之序九州。
赤,即朱、丹、紅,大火為赤,《·說卦》乾為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赤色象徵喜慶、吉祥、溫暖、生命力。赤,古文烾,從炎、土。赤為南方色,南方神赤帝以火德王;縣本指天子所治之地,即王畿,又引申為廣義地方;赤縣即炎帝統領之地。相傳古代炎帝統轄的土地稱赤縣,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神州,後來統一起來稱為“神州赤縣”或者“赤縣神州”。

狹義

狹義的赤縣僅指天子直轄之地,即京畿地方。比如,晉朝在京師一帶設赤縣、畿縣;《宋史·河渠》:“京畿赤縣,密邇都城”。

詳細解釋

1.赤縣----中國的別稱,“赤縣神州”的省稱。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鄒衍的人,他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
成語出處《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
2.唐、宋、元各代京都所治的縣。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赤縣揚雷聲,強項聞至尊。”王琦註:“《通典》:大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之差。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宋陸游《仁和縣重修先聖廟記》:“學校之設,方自兩赤縣始。”宋吳自牧《夢粱錄·兩赤縣市鎮》:“杭州有縣者九,獨錢塘、仁和附郭名曰赤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