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偉[山東省特級教師]

賈慶偉,男,濟寧一中教科研處主任,山東省特級教師,濟寧市十佳教師。

基本信息

簡介

賈慶偉已發表多篇研究性論文,具備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主持的濟寧市八五重點科研課題“高中語文教育最最佳化研究”成果在濟寧市推廣;參與研究的省十五重點課題《高中級段創新教育研究》、《新教材、新課程實驗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即將結題。特別在新課程改革的課程設定、選課指導、教學評價方面思路新穎,所編訂《濟寧一中新課程試改方案》獲濟寧市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並在全省推廣,制定的《濟寧一中選課方案》獲省課改成果二等獎。

答疑實錄

李波問:伴隨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體制的改革是否屬於新課改的一部分?

各位同行大家好,我現在在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中學工作。山東省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首批試驗省區之一已經進行了三年。今天能與這么多同行共同探討我們共同關心的課改問題,我感到非常榮幸。我看到李波老師提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伴隨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體制的改革是否屬於新課改的一部分?肖霞老師、李德鋒老師、彭榮老師、黃守安老師、田麗麗老師等也提到了類似的問題。

我個人的理解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一項龐大複雜而且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基礎教育的定位、育人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評價方法等諸多領域,而在目前高考指揮棒作用仍在的情況下,高校招考制度的改革應是對整個課改影響巨大的重要環節。《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中闡述得非常明確:“高考招生考試制度的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要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考試內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升學考試內容將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綜合套用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淡化記憶內容為主的考試,杜絕偏題、怪題的現象。高校招生制度將改變以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今年的山東、江蘇等地的高考形式和題目內容,都明顯反映了這一傾向,如山東基本能力的考查、江蘇綜合素質的考查等等。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課程改革和高校招考改革一定能同步協調的發展。
顧丹丹老師提到數學五個必修模組的順序關係問題。我是語文教師,隔行如隔山,不是太明白。我曾主持制訂了我校的課程設定方案,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規定和一些老師的建議,我們認為數學1是數學2、3、4、5的基礎,數學1、2、3是數學4、5的基礎,數學2、3之間無邏輯順序關係,數學4、5之間也無邏輯順序關係。但不能將數學3、4提到1、2前,更不能將數學5提到3、4前。
王麗娜問:老師你好,在新課改中,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些什麼?看到我們的課本與山東一致,但他們的課本內容很多,高一、高二的內容交織在一起,很豐富。但不知道習慣了"細嚼慢咽"的學生是否能夠一下子接受得了

答:我認為老師最應該注意的一是徹底更新觀念,二是深入理解課程標準,三是注意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王老師還提到教材內容太多的問題,擔心習慣了"細嚼慢咽"的學生適應不了,其實不必多慮。教材內容多,未必都是必要的;選修、必修教材的難易度要求並不一樣;對知識點的一味挖深拓寬未必符合課程標準;必修、選修課程的並行決定了高中階段任一學科的知識復現率較高,而不同階段要求並不一致。例如選修中不少英語單詞並未要求學生一定要鞏固,因為選修閱讀中還會出現;高一學了一些古代詩文,也未必要求學生一定要達到非常理想的程度,因為以後還會有古代散文選讀、唐詩宋詞選讀等。關鍵在於老師如何準確、全面、系統地把握課標。
張光東問:高中新課程的教案和以往的教案相比,有那些應該注意的地方啊?

答:張光東老師問高中新課程的教案和以往教案相比,有哪些應該注意的地方。我個人認為,實施新課程與傳統教學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兩點上:一是教師教學的高度個性化;二是學生學習的高度個性化。這都要求教師在傳統教學準備的基礎上首先準確深入理解課標要求;其次認真具體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知識結構與接收預測,再才是反覆考慮如何利用教材這一工具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說,教師備課是先備課標,再備學生,最後備教材。因為教材也僅僅是教材編寫者對課標較有代表性的個人理解而已。這些應在教案上反映出來,這是新教案應注意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實施新課程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關這一點,在設計教案時要充分考慮,這兩方面是新教案最應注意的地方。
HEB001534問:今年的英語高考題挺簡單,課改後會不會加難?

答:今年貴省的題目容易,但山東的題目較難,新課標要求的學生掌握的辭彙量比舊大綱多;而題目內容更貼近生活實際和注重能力。綜合考慮,估計總體難易度不會有太大變化。
白玉洋問:聽了老師的講座,使我很受啟發,對高中新課程“新”在哪裡,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但在實際操作讓還有些疑問?如何鼓勵學生選課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在今後的課程中處在一種什麼位置?能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起到什麼輔助?培養學生的多樣性同時老師是不是也應該涉獵其他學科知識?

答:高中信息技術課要求學生至少得必修2分、選修2分才能畢業,因此選修課的開設同樣重要,但目前看部分地區技術、藝術領域的選修課開設不夠理想。信息技術課應成為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內容不宜涉及過分專業的知識,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
研修網編輯回答:各位老師好,大家提問比較踴躍,問題較多,但專家要一個一個回答,所以回答速度會稍微慢於提問速度。請各位老師諒解。
劉達寧問: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是大學化的學生課程表,學生進行選修和必修課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課表,請問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選課學習,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答:我認為高中新課改的初步實施與普通高中學生大學化的課程表之間距離還很遠,限於教育理念、教育資源、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及轉軌承受能力,課改初期學生課表的高度個性化還不是非常鮮明。多數學校多數學生的課程安排還需要在老師的嚴格指導建議下進行,甚至有可能是老師選、學生修。教師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依據應是:1、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與學校課程方案2、學生的個人興趣與未來職業意向3、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學科的邏輯限制4、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資源狀況5、學生的家庭背景與社會人才需求前景其原則是:1、長遠規劃、全面理性2、自主自願、個性突出3、必修課與選修課協調進行、力所能及的原則4、重大選擇必須經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監護人同意的原則

hcb000192問:請問通用技術是我省第一次開,學生和家長是否能認可?此課是否能一直開下去?

答:通用技術課在山東省多數學校也是05、06年才開,國家課改方案要求的必修內容,必修選修要修夠4個學分才能畢業,所以課程必須得開。在教學資源潰乏和學生及家長不大認可的情況下可選擇更為貼近生活實際的通用技術課程內容。

黃爍問:老師您好:我想問一下在經歷過高考後,這些試點地區的一線教師以及學生們是怎樣評價新課程改革的呢?第一批新課程改革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是否有比其它非課程改革地區的學生有較明顯的優勢?也就是新課程改革在這些試點地區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呢?

答:高考過後,我們回顧這三年的新課程改革,普遍認為從中受益頗多。教師在由單純知識的傳授教學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教學方法、教學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全新的教材開闊了老師的視野,全新教學手段的套用也提高了教師對現代化技術的掌握與熟練運用能力。新課必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學生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學習的現象,依靠死記硬背,重複訓練已極度不適,只有走勤動手、多動腦,積極分析,與教師、同學充分合作的基礎上才能完成教學目標,順利通過高考。三年課改學生最明顯的轉變是學會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學生中能夠逐漸總結出良好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與策略。相信這種能力的培養必將會在其進入大學後顯示出充分的優勢。使其快速適應大學更為自由的學習氛圍,儘快制定學習目標,調整學習方法,避免盲目甚至放縱現象的發生。新課改已基本達到了預定目的,儘管有一些遺憾,但確將素質教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HBB000175問:新課改後高考數學的難度會增加嗎?

答:難易度總體估計不會有太大變化:一是課標更注重了基礎性,二是注重考察能力,題目較靈活,再是必修選修內容並存,題目可能有一定梯度。
HEB000137語言學習不具備聽說能力對正常人來講是致命缺陷,適應課改的師資培訓是重中之重,而新課改是不能容忍培養只會做題目的高中生的。scwb1094問:賈老師,你好:我的問題是:人情是否會影響新的評價?怎么樣才能公平和公正?一碗水能否端平誰來掌握?謝謝

答:評價改革是這輪新課改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結果將是衡量教育教學質量、學生髮展水平,高校選拔的主要依據。維護評價的公平性至關重要,但不可否認當今社會誠信的廣泛缺失難以保證評價的公平公正。一要把課改看作政府行為,對評價的公正嚴肅加以行政監督和干預;二是通過地方立法加以保障;三是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教育工作者要自覺創造並維護誠信環境。
HEB000122不僅國中教材版本不同,高中教材也不一樣。同一省區都同時試用多套教材,教材也是編寫者對課標的個人理解,高一統一教學首先應該總體把握課程標準,依據課程標準和課時設定合理而有梯度地安排教學內容。那么不論選用哪種教材高考都不會吃虧。
HEB000435提問:我是一線教師,我最關心的還是高考的改革,高考能不能支持學校選修課程的開設,高考能不能帶動學生的多元發展,說白了,按你的新課程實施了,到高考會不會另來一套?家長會不會支持我們改革?(2007-07-0210:37:00)答案是:就山東省今年的高考來說,高考支持選修課程的開設,比如語文高考題,閱讀與表達就有兩道題學生可以任意選做。新課改的確可以帶動學生的多元發展,相信家長也能夠逐漸理解和支持。
張穎問:教學模式變成了怎樣的一種上課方式?按班級上課還是象大學一樣的上\大課\"?請老師指點!"

答:理論上講實施課程改革後學校應有行政班和教學班兩種形式,必修課在行政班上,學生的思想、品質、情感、紀律、合作、健康、審美、綜合實踐活動等教育工作由行政班擔負;學生的選修、研究性學習活動任務等由教學班擔負,但限於教材版本、教室數量、師資力量、班額不一等現實問題,大走班上課應逐步推行。
研修網編輯各位學員好,由於大家提問非常踴躍,問題較多,因此專家回答速度會慢於提問速度,且不可能回答所有問題。敬請各位老師諒解。
張光東問:高中新課程肯定伴隨著一些學生不太適應的地方,那么我們怎樣應對這樣的情況呢?

答:我個人認為首先應向學生反覆宣傳課改理念,以激發學生的自學意識。其次要具體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結構、興趣愛好、指導幫助學生自主設計自己的學習。三是通過各種課程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並收穫成就感。四是及時檢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及時反饋予學生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
heb001238問:賈老師您好。我今年剛教完高三,正好迎來高一課改。對於語文選修課,我們黑龍江哈爾濱市各重點高中的選修課目是否一致?是否有統一教材,還是學校、教師自己編教材

答:新課改提倡發展校本教材。目前各地市在教材選用尤其是選修課的開設上要求很不一致,有的地區按照學校實際開設選修課,有的地區相對統一。如江蘇省信息等課程要求統一開設選修課。教材的選用也很不統一。同一省區都同時試用多套教材,教材也是編寫者對課標的個人理解,高一統一教學首先應該總體把握課程標準,依據課程標準和課時設定合理而有梯度地安排教學內容。\
HEB001461問:新課程實行學分制,如果學生沒有達到應得學分,學生能不能得到高中畢業證,是否可以參加高考?

答:得不到相應的學分不能畢業,不能參加高考。

heb001293問:新課程就真的能改變一切嗎?特別是高考制度和方式?

答:原來的一切沒必要完全改變,新課程也不能改變一切,更不可能根本改變現有的高考制度和高考選拔模式。但是新課改會使原來的選拔制度和評價制度日趨完善和科學。
研修網編輯回答為了方便大家查看最新訊息,頁面默認向上滾動,如有老師不需要,可點擊“自動滾動”框,將“紅對勾”去掉,即可自由控制滾動條。
HEB001620問:老師你好,在新課改中,我做為一名參加工作兩年的年輕教師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答:一要深入領會課改理論,徹底更新教育理念。二是反覆學習和研究並準確系統地把握學科課程標準。三是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000628問:合作學習已成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時尚。教學中,老師們大都採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合作、討論,且無論什麼樣的課都採用,套用次數頻繁。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討論時間給得不夠,剛剛分好組,沒說幾句,就被老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合作學習顯得匆忙、零亂。請賈老師解答:對於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理解?謝謝!(張洪宇)答:矯往不能過正。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課堂的合作學習形式不是一回事;爭取何種教學形式要依內容、依學生情況而定,要注重實際效果,不能盲目追求形式和時尚。
pengyunlong問:如何才能把選修和必修兼顧起來呢?

答:1、依據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學分要求;2、依據本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實際;3、依據學生知識結構構建的需要;4、依據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選修模組內容的內在聯繫。
heb001092問:新課改實施後"高考"還會是指揮捧嗎?

答:高考的指揮棒有所減弱,但在一個時期還會依然存在。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教學資源的日趨豐富,高考的指揮棒最終將消失。
HEB001674問:在新課改下學生的成績將提高多少

答:這要具體而論,而且新課改注重的是提高學生的能力而非單純指成績。隨著課改的深入,高考的選拔功能會有所弱化。
HEB000643問:既然有了學分制度,那會考的存在是不是很尷尬呢?非高考學科的會考方式如果不做調整,我們教學的時候如何把握考試和教學的關係

答:山東省的會考制度已經取消,改為學業水平考試。事實上,由於山東省在高考中增加了基本能力測試,已經沒有了"不高考"的學科。考試向生活化情境化靠攏,注重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liuhong2007問:賈老師:我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請問中學必修與選修課程在學生綜合評價中所占比重有什麼不同

答: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課程的五個必修模組,著眼於綜合提高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向的能力,而選修課設計了五個系列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重在致力於學生有選擇性的學習,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學生修夠十個學分,任修8個選修學分方可畢業,對語文學習興趣濃厚並希望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共可修到24個學分。所以必修選修的比例應因具體情況而定。
劉麗華問:老師你好,我認為我們的學生從國小到國中,他們的自主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到高中後,他們是否自主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教師怎么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

答:我認為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大工程,非朝夕之功。在步入高中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上,教師的指導建議作用尤顯重要,至於怎樣指導學生選課、指導學生選課的依據和原則在回答劉達寧老師的問題時已經解釋了。
heb000887問:高中什麼時間試行學分制

答:實施新課改進入高一的第一個學期開始。
HEB000705問:老師您好!眾多學生由於個性的差異會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那國家如何選拔人才,難道只考查必修部分嗎?否則,會不會失去公平性?答:前些年有個口號提出學校要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很有道理。國家選拔人才首先要注重基礎,學生的基本能力是通過必修課的修習形成的,同時高考題目中又設計了一些選修考題供學生選做,這樣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個性特長都得到了考察。
HEB000119問:課程內容模組,邏輯第進關係.橫向並列關係.我覺得老師把握不好.

答:把握好這些一定要有堅實的高中知識框架和對課程標準的準確深入理解。積極參加各級教研室主辦的課改通識和學科培訓也是一條捷徑。
HEB000605問:選修課會不會讓孩子們理解成應付課?怎樣讓他們認識到選修的重要意義呢?

答:1、講清開設選修課的意義;2、依據學生興趣愛好乃至發展方向選課;3、讓學生明確必須選修一定量的課程否則不能畢業,不能參加高考;4、高考試題中有一定份量的選修課內容。

HEB000694問:1.課改後高考測重點是否還與舊教材相同?2.新課改理念強調學生自己合作,創新的能力培養,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不會使學生負擔加重? 謝謝!

答:不會完全相同。適當的探究式學習不會增加學生負擔,因為通過探究形成的能力可以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heb001293問:歷史課是需要通史基礎的,學生沒有基礎,新課程如何上?

答:以通史為基礎的歷史學習太為專業了,據新課程標準,學生在國中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完全可以進行高中歷史必修課的學習。
HEB000532問:必修教材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吧?

答:不會太大
HEB000137問:新課改後的學生壓力是否更大?

答:不會更大
HEB000494問:新課改改了教師的一些教學理念,會不會改變高考的考試形式呢?

答:高考的考試形式肯定會隨著課改的深入逐步變化
HEB000796問:賈老師:目前某些地方的高中呈不均衡發展,分出很多層次來,如省市重點、普通高中等,這些學校學生層次有很大的差別,顯然新課改不能“一刀切”。那么,新課改怎樣解決現實中學生存在的這些較大差距呢?答:新課改當然不能搞"一刀切",但任何層次的高中都應積極而穩妥地進行課改。傳統教學和高考制度下高中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有了相應的解決,那新課改下這種情況也會相應解決的。
HEB000885問:老師:您好!看了新教材之後,第一感覺就是與老教材相比內容多,課時少,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呢?
答:老師:您好!看了新教材之後,第一感覺就是與老教材相比內容多,課時少,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呢?
heb001293問:學分制客觀公正嗎?會不會有人情分啊?

答:絕對的客觀公正是不存在的,特別是當今誠信缺失的情況還較為嚴重。似是而非瑕不掩瑜,主流還是好的。

梁艷紅問:有人說,新一屆的學生將是教育改革的犧牲品.會這樣嗎?改革對於他們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答:課程改革對新一屆高一學生來說首先是挑戰,更是成長發展機遇。新一輪課程改革經過了眾多專家的反覆論證,並分層次區域性的進行了實驗,應是科學可行的。國家絕不會拿幾十萬中學生的命運開玩笑。相反,如果學生能把握好這個機遇,也許會使自己的人生軌跡由此步入輝煌的階段。
張雅君問:尊敬的老師,您好!您辛苦了!請問進入新課改後怎么樣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教師呀?請您回答好嗎?謝謝!

答:實施新課改的教師評價制度將發生重大改革,唯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將徹底摒棄,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包裹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學實施與設計以及交流與反思等,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

山東省特級教師(二)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