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學校

賈伯斯學校

荷蘭的教育家2012年起開始推動一項教育改革計畫,在荷蘭開辦11所“賈伯斯學校”,順應數字時代,將科技和多媒體教程引入課堂。今年8月開學的11所“賈伯斯學校”將用ipad取代書包、作業和書本。

基本信息

簡介

荷蘭《人民報》報導,將於2013年8月開學的11所“賈伯斯學校”得到荷蘭議會的廣泛支持。11所學校大約招1000名4-12歲的學生。這些學生將沒有作業本、書包和書本,但每個人都會有一部iPad。學校將通過iPad提供虛擬教學環境,學生有權決定學習的內容和時間,老師將在這個教育系統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訓者。

2013年8月21日,7所“賈伯斯學校”(Steve Jobs schools)昨日正式開學。據學校方官方介紹,首批開學的七所學校位於荷蘭不同城市,其中包括斯內克、布雷達、阿爾梅勒(2所)、埃門、亨弗利特和阿姆斯特丹。

教學現場 教學現場

sCool空間這是一個虛擬操場,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和同學、老師見面。3D技術和真實感增強技術使得它非常逼真。不僅孩子們可以在此彼此見面;他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每個學校都有屬於自己的、加密的虛擬操場。所有學生可以通過面部照片和特殊元素號碼創建自己的網路化身。網路化身下面的圓圈可以指示在這個特定時間學生本人是否在校。在sCool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即時信息交流,或通過Facetime、Skype聯繫。還沒有加入的學生可以通過信息中心被邀請加入。“人氣牆”可以作為數字作品的展示空間。

教學現場2 教學現場2

TikTik sCool工具它是自動記錄學生的日曆,這樣老師和家長可以看到孩子在校情況。學生可以使用TikTik sCool工具維護自己的數字報表。老師和家長都可以看到這些報表,使他們可以主動地參與孩子的發展。這款工具可以被描述為一款智慧型、互動的學校日曆。當學生攜帶平板電腦到校後,它可以自動為學生簽到,並可以自動顯示課程表。本軟體可以記錄學生活動的地點。老師和學生可以使用本軟體計畫集體活動。學生也可以建立獨立項目,如簡報,並邀請同學加入。學生可以和同學、老師分享他們的成果。成果包含集體項目的結果。這意味著照片、視頻、簡報和截屏以及其他報告都以數字文檔的形式呈現、隨時可用。經過加密的家長網路連線埠允許家長監督自己孩子的考勤和目前課程情況。他們可以瀏覽自己孩子的成果,並設立學生可以參與的項目。

教學現場4 教學現場4

iDesk通過iDesk 學習記錄儀, 學校和家長可以通過特定教育軟體跟進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成果。學校和老師提供的見地在孩子成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學生在套用軟體上花費了多少時間?- 學生達到了什麼程度?- 學生遇到了什麼問題?iDesk學習記錄儀採用量身訂做的技術收集學生使用套用軟體的相關信息。它可以顯示單個學生的情況,也可以與相似學生相比較。這就使老師可以監督學生的發展,並在必要時為他們提供額外指導。家長也可以通過iDesk學習記錄儀跟蹤孩子的學習情況, 家長可以看到與其他相似學生的比較數據。

教學現場3 教學現場3

sCool工程用來供一個或多個學生做研究項目。這裡有多項套用軟體供學生做研究項目,研究結果可以以視頻、音頻、文字介紹、思維導圖、動畫或電子書的形式記錄。每個項目的研究課題、參加學生和期限都會得到記錄。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創建連結完成各自項目進度。每個項目有獨立的討論區。項目成員可以接入項目完成草案。老師可以接入項目成品;可以打分。完成的項目會添加到學校項目資料庫。資料庫包括所有項目,並且每個學生都可以接入供參考或作為啟發。

教學現場5 教學現場5

Digitalenten (‘Digitalents’)通過Digitalenten (‘Digitalents’), 可以評估學生在數字領域的經驗和技巧。通過完成軟體上的調查,可以提供以下數據:- 對數碼產品硬體,如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遊戲終端的使用經驗和所有者情況- 對網站如臉譜網、推特網、谷歌等的訪問情況和會員情況- 對文檔的處理技巧,如使用電子表格、搜尋、製作視頻和進行技術性修改的情況每年都會對孩子進行一次調查,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都會及時得到記錄並且記錄校際間共享知識庫的開發情況。也會記錄學生的特長和在特定領域的經驗並且記錄他們與同學交流知識的情況。

教學現場6 教學現場6

Symbaloo學校使用Symbaloo作為O4NT、學校、老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知識的工具。Symbaloo 是一種分享連結的出色方式。分享經歷是O4NT理念的一個重要方面;家長、老師和其他教職人員組成的“社區”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互動:參與學校建設、彼此支持。(O4NT培訓和知識中心“資源匯”舉辦研討會和培訓,有效地支持了這一過程。)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Symbaloo,有集體O4NT組件、學校專有組件並可以根據項目或學生添加個人元素。 O4NT-queetz 它可以用來分享使用網站、教育軟體的經歷和對課程的看法。這項套用可以使不同學校的老師從他人的經驗中受益。

觀點

正方

教育資源更豐富:以iPad,學習機為代表的電子書包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教育教材的電子化,它是數位化教育資源的整合。所有學習資料都被放在了“雲端”,只要有需求,學生可隨時線上下載。

iPad上課是趨勢:世界各國對於電子書包都在積極研究和推進,一些開發中國家如泰國、阿根廷,把iPad發到孩子手上讓他們帶進課堂上課。中國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泰國和阿根廷的方式在中國也適用。

適合21世紀的學生:iPad電子教學以互動為特色,更適合今時今日的學生,因為對他們而言,電子設備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推廣

包括美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在內,至少5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計畫推廣電子課本。

瑞士:私立國小必不可少

在瑞士著名的私立國小中,越來越多的課程依賴於平板電腦。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瑞士教育集團學術主席解釋說:“平板電腦不僅僅是簡單的書本替代品,它還提供了全方位互動式的學習環境,有助於教師更好地利用資源因材施教。”

韓國:後年取代紙質教材

韓國教育部已投資20億美元為國小配備平板電腦,目的是到2015年替換所有的紙質教材。此外,韓國政府還希望打造國小自己的雲系統,以便建立包含數位化國小所有書籍的資料庫。

比利時:強制使用iPad

比利時聖約瑟商學院遭遇了一場“蘋果”風波,該校宣布,從9月新學期第一天開始,全校強行推廣iPad教學,不再使用紙制教材和作業本。在學生強烈反對無果後,部分學生不得不選擇以轉學的方式進行抗議。

法國:試驗階段,爭議不斷

科雷茲省議會購買iPad免費發放給中學生使用。這一舉動在總統競選期間引起了一片爭議,也成為右派攻擊奧朗德管理不力的證據。此外,伊澤爾省也在2011年第一季度讓一個班級的小學生試用iPad上課;而昂熱市則在給國小配備平板電腦方面投資了65萬歐元。

中國:部分城市開始試點

上海嘉定區實驗國小開設了兩個“蘋果班”,學生可以用iPad上課、回答問題、做練習。不過,一節課用iPad的時間會控制在20分鐘左右。學生課內課外使用iPad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而北京、南京等城市也有一些學校進行iPad教學試點。

提案

2013年早些時候,蘋果發起了數字教科書提案。公司與三家教科書出版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可以在iPad上使用的互動電子教科書。蘋果正在擴展該計畫,讓所有年級的學生都可以使用電子教科書,從硬體上實現賈伯斯理想中的數字教室。

這種教學理念是賈伯斯生前提出過的,他認為數字時代的教育應該有所變革,不該繼續讓老師站在黑板前,用著僵化而單調、統一的教材來施教,而要能夠活用數字科技和多媒體教材。

作為學校最大的特色,每一位入學的學生都將配備一部蘋果iPad 或者iPad mini平板電腦,而通過iPad學生們可以接入全天候24小時開放。

使用平板電腦,除了可以幫助學校有效的地實現荷蘭教育部制定的一些目標外,還能培養和開發學生信息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據介紹,學生來到實體學校後,可以根據自己獨立的課程表穿梭於不同教室之間,如語言教室、數學教室、創造力實驗室、健身房或技術實驗室。與此同時,家長也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孩子一天中的情況。

反方

造成機器依賴症:電子書包作為一種電子產品,讓人對高科技產生了依賴,抽象思維能力大大削弱,有了電子產品後,孩子們基本的公式也不背了,簡單的計算也不做了,原先用人腦進行的活動,全部被機器所代替,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抹殺學生想像力:一些學校運用信息技術,“瀏覽”的時間很多,但“停留”的時間不多。對信息技術了解較多,展示過多,可能會抹殺學生的想像力。不是所有課程、所有課堂都需要“一刀切”地運用信息技術,應當有所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