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第2輯·東漢魏

卷第四十一 卷第四十二 卷第四十三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裝: 108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289857, 7802289858
條形碼: 9787802289857
尺寸: 25.8 x 18.6 x 6 cm
重量: 1.7 Kg

作者簡介

作者:(宋代)司馬光 譯者:台灣二十七位教授 編者:黃錦鋐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與司馬遷並稱為“史學兩司馬”。自幼嗜學, 20歲中進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領銜編纂《資治通鑑》,其時司馬光年47歲。元豐七年(1084),《資治通鑑》完成。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數月後去世,時年67歲。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第2輯):東漢 魏(文白對照全譯)(套裝全3冊)》為《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的第2輯。講述東漢、曹魏,凡242年之史事。王莽末年,新政紛出,官吏競利,民眾塗炭,於是天下分崩,綠林、赤眉奮起,更始稱帝,割據豪強林立。昆陽之戰,王莽主力摧折,關中一鼓而下。劉秀乘時而起,假赤眉之手,肅清綠林,25年,稱帝洛陽,史稱東漢。聚集豪傑,扼殺赤眉,掃蕩關東,平滅隴蜀,數年之間,天下一統。光武整頓吏治,減賦休民,六十年間,“光武中興”、“明章之治”繼至,國富民強。和帝以降,七十餘年,外戚竇氏、鄧氏、梁氏繼起,諸帝沖幼,皇權集於外戚。桓、靈之間,宦官崛起,窮凶極惡,黨錮禍起,士人摧亡,從容赴死,終不能屈。宦官、外戚、士人三股競力,此伏彼起,朝野再無寧日。黃巾兵亂,天下紛起,董卓入京,外戚、宦官一齊冰消。王允運計,呂布反噬,董卓敗亡。豪強借鎮黃巾、討董卓之機,眾起分割。曹操殳夷北方,孫權抵定江東,劉備收眾巴蜀,天下三分,東漢名存實亡。220年,曹丕受禪,東漢滅亡,歷時195年。221年,劉備帝蜀,229年,孫權稱帝江東,三國競逐,孫劉聯和,曹魏獨強。孔明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未建寸功,曹魏興兵伐蜀,一鼓蕩平。其間,司馬氏興起,外抗吳、蜀,內誅宗室,曹魏皇權旁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鹹熙元年,劉禪車蓋入洛陽,曹魏也將走向盡頭,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葉。本輯結束於此,以終曹魏。
此242年,頭尾均為天下迸裂之際,潼關內外,兵將紛紛,此去彼往,血染沙塵。但英主良臣輩出,豪傑用命,大稱平生,全始終者不在少數,良計嘉言,滿紙皆是。陰後、馬後、鄧後,或輔英主,或收束外戚,或主掌天下,言行多有出人意表,東漢歷代賢后,大為可觀。承平百數十年,朝廷或多有動盪,百姓終少見戰火,文治武功,遠邁前漢。中原雄起,邊境大致清寧,翻看閱覽,人意差強。諸般紛繁史事,司馬光等人,一一按年月展開,條分縷析,因果分明。廢興之機要,人情之冷暖,盡在一覽;文字典雅,史識高邁,兩臻佳妙,讀來賞心悅目。

媒體評論

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
——[宋]胡三省
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公之《資治通鑑》,其淪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清]曾國藩
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清]王鳴盛
中國有兩大部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
——毛澤東
我讀《資治通鑑》幾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資治通鑑》令我了解中國歷史規律,差不多所有中國人也按這個規律行事。
——金庸

目錄

卷第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漢淮陽王更始元年~二年(23~24)
卷第四十 漢紀三十二 漢光武帝建武元年~二年(25~26)
卷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五年(27~29)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十一年(30~35)
卷第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二十二年(36~46)
卷第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漢明帝永平三年(47~60)
卷第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 漢明帝永平四年~十八年(61~75)
卷第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 漢章帝建初元年~元和元年(76~84)
卷第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 漢章帝元和二年~漢和帝永元三年(85~91)
卷第四十八 漢紀四十 漢和帝永元四年~元興元年(92~105)
卷第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 漢殤帝延平元年~元初二年(106~115)
卷第五十 漢紀四十二 漢安帝元初三年~延光三年(116~124)
卷第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漢安帝延光四年~陽嘉二年(125~133)
卷第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漢順帝陽嘉三年~漢沖帝永嘉元年(134-145)
卷第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漢質帝本初元年~漢桓帝永壽二年(146~156)
卷第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漢桓帝永壽三年~延熹六年(157~163)
卷第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漢桓帝延熹七年~九年(164~166)
卷第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漢桓帝永康元年~漢靈帝建寧四年(167~171)
卷第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漢靈帝熹平元年~光和三年(172~180)
卷第五十八 漢紀五十 漢靈帝光和四年~中平四年(181~187)
卷第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 漢靈帝中平五年~漢獻帝初平元年(188~190)
卷第六十 漢紀五十二 漢獻帝初平二年~四年(191~193)
卷第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 漢獻帝興平元年~二年(194~195)
卷第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 漢獻帝建安元年~三年(196~198)
卷第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 漢獻帝建安四年~五年(199~200)
卷第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 漢獻帝建安六年~十年(201~205)
卷第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十三年(206~208)
卷第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 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十八年(209~213)
卷第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二十一年(214~216)
卷第六十八 漢紀六十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217~219)
卷第六十九 魏紀一 魏文帝黃初元年~三年(220~222)
卷第七十 魏紀二 魏文帝黃初四年~魏明帝太和元年(223~227)
卷第七十一 魏紀三 魏明帝太和二年~四年(228~230)
卷第七十二 魏紀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青龍二年(231~234)
卷第七十三 魏紀五 魏明帝青龍三年~景初元年(235~237)
卷第七十四 魏紀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魏邵陵厲公正始六年(238~245)
卷第七十五 魏紀七 魏邵陵厲公正始七年~嘉平四年(246~252)
卷第七十六 魏紀八 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3~255)
卷第七十七 魏紀九 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魂元帝景元二年(256~261)
卷第七十八 魏紀十 魏元帝景元三年~成熙元年(262~2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