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古代中亞細亞和印度北部的國家。後不斷擴張,疆域包括中亞細亞和印度北部。迦膩色迦在位時(約78-102)勢力最盛。

貴霜王國——大月氏貴霜翕侯丘就劫於公元一世紀上半期創立,至二世紀前期迦膩色迦時,成為中亞大國,北起花刺子模,東南有尤半島西北部,都城布路沙布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後漸衰,五世紀為懨噠所滅。
公元前2 世紀,貴霜王國出現於中亞,其領土包括中亞的阿姆河、錫爾河和恆河以西的北次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最盛時東起蔥嶺、西至鹹海,同當時的中國、安息和羅馬一起並稱世界四大帝國。她地處絲綢之路要衝,對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古代史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貴霜王國是由中國古代民族月氏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同古代中國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本文將從族源、政治、經濟、文化四個方面對貴霜王國同中國在歷史上的關係加以闡述。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貴霜王國是由中國古代民族月氏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它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無可比擬的種族親緣關係。為了更清楚地闡明這層關係,我首先從貴霜王國的建立談起。
“貴霜”這一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公元前1 世紀上半葉河中地區首領黑刺思的硬幣上。公元前2 世紀,月氏為烏孫所擊敗,被迫西遷。他們“本行國也,隨畜移徙”,來到了當時大夏境內的阿姆河北。前2 世紀60 年代,大月氏越過阿姆河進一步征服了大夏的中心地區———巴克特利亞地區。由於當時的大月氏還是一個遊牧民族,為了能統治當時已有高度文明的大夏,他們無可選擇地接受了當地文化,並採取了以宗法為基礎的封邦建國的分封制度,將他們占領的大夏分為五個封國,由其子弟分別統治,這些封建主被稱為合羽侯。
五合羽侯間以貴霜部最強,他們通過一百多年的征服活動,最後由貴霜合羽侯丘就卻於公元一世紀上半葉征服了其他四部,自立為王,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貴霜王國。
丘就卻及其後繼者接著展開了一系列的擴張活動,到第四代國王迦膩色迦時,建立了縱貫中亞和南亞的龐大帝國, “西北占據了花剌子模(又稱火尋) ,西南擴大到了恆河上游馬土臘??在東邊,其勢力可能達到塔里木盆地以南”。貴霜王國在這時發展到了極盛, 《後漢書》記載說:“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
“在貴霜王朝時代,大夏發展成為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大熔爐,正如貴霜國王所鑄硬幣上記載的那樣”。由於帝國疆域遼闊,其境內生活的居民的民族成份極其複雜,一時難以言清;但這個國家的王朝系統屬於大月氏族則是可以肯定的,這從貴霜王國的建立過程可以很 清楚地看出。
西方及日本的個別學者,如法國的伯希和及日本的羽田亨等人,在論述貴霜王國的建立過程時提出:貴霜王國的建立者不是從中國河西一帶西遷中亞的大月氏族,而是由被大月氏人早已征服了的希臘化國家大夏所建。這一觀點很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
《漢書》里記載:“凡五合羽侯,皆屬大月氏”。這個“屬”字並不是表示異族間的臣屬關係,而是說明五部合羽侯的出身都是屬於大月氏族。同列於五部羽侯之一的貴霜部是大月氏的一個分支,那么由貴霜部建立的貴霜王國自然也應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
《後漢書》里明確記載了:“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又《漢書》里記有:“大月氏國,治藍氏城(即《史記》里的藍市城) ,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不屬都護”。這兩段史料都表明了東漢王朝對大月氏內部政權的交替有著充分的了解,所以才對貴霜國繼續以其族名的大月氏稱其為“大月氏國”。
並且,據《三國志》記載:“太和三年(公元292 年) 十二月癸卯,大月氏王遣使奉獻,以調為親魏大月氏王”。據研究此“調”就是公元三世紀以後的貴霜國王韋蘇特婆二世。假如貴霜王族淵源於曾擁有百萬人口的希臘化大國———大夏的話,那么韋蘇特婆二世絕不會甘願接受這個曾滅亡了自己的舊敵———大月氏王的稱號。
日本漢學家羽溪了諦在其著作《西域之佛教》一書中,十分重視大月氏移其根據地於阿河以南這一事實,他認為這是“大月氏人生活狀態的一個重大變化”。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史籍中被稱為大月氏國的貴霜王國,正如其名所示是由中國西遷中亞的大月氏族建立的,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極為密切的族源關係。
有關貴霜王國同中國在歷史上的經濟關係,史書中明確記載的極少,我們只能從史書的一些零散記載和發掘出的一些實物來加以推斷。
貴霜時代在經濟上突出的特點是國際性貿易的廣泛發展,而貴霜王國與古代中國的經濟往來也更多地表現為商業貿易的交流。貴霜王國地處絲綢之路要衝,通往其境內的,不但有去中國的商路,而且還有南達印度、北通羅馬的商路。自張騫通西域後,中西交通日見發達,商業貿易也日益頻繁。“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他們的漆器和治鑄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去的,而且還通過大宛,到達貴霜王國,往西傳至更遠的羅馬等地。
據中西史料的記載來看,當時絲綢之路上販運的貨物,除了中國的絲綢以外,就是玻璃、香料、寶石、顏料等;這些物品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國。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時,大月氏人“商販至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自此,國中琉璃遂踐,人不復珍之”。由此看來,中國學會製造琉璃,還是由貴霜人介紹的。“一百多年來,在新疆南部地區發現了相當數量的漢——佉二體錢,據未必完全統計,總數達353 枚”。這些都反映了貴霜王國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極為密切的經濟往來。
商業貿易的活躍促進了貴霜王國與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貴霜時期的文化發展到高 水平,其特點是融合了東方當地文明成就,希臘化時代生所勃勃的方式和印度藝術的精緻考究以及遊牧部落從亞洲帶來的熾熱風格”。由於貴霜王國大月氏人同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種族、語言的親緣關係,即便他們西遷中亞接受了大夏文化之後,仍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其原來的文化風格。在中國南疆的塔里木盆地,自19 世紀晚期至今,先後多次發現過大量的佉盧文文書,總數達1千件以上③而佉盧文作為貴霜王國的官方文字之一曾廣為流行。在公元2 世紀以後,佉盧文成為了新疆古代于闐、鄯善、疏勒和龜茲五國使用的主要文字之一。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西域文化受貴霜文化影響是較深的。
其次,貴霜王國將佛教傳入了中國,並隨之帶進了許多的佛教藝術與文化。
大月氏人在西漢中葉,即公元前100 年左右,信仰了佛教。佛教傳入中國也大致是在西漢年間。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 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可見佛教傳入中國與貴霜王國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伊存在當時大月氏王胡韋斯迦對佛教並不十分熱心的情況下,他作為佛教徒個人傳教也是有可能的”。
到東漢末年,中國內地信仰佛教的人日漸多了起來。當時從西域來的僧人,凡姓支的一般都是大月氏人,後支婁迦讖、支曜、支亮,都是當時著名的僧人。他們來到中國內地,在中國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將許多佛經譯成了漢文,直到今天這些佛經在印度已失傳,在中國卻能找到其譯本。
同時,隨著佛教的傳入,其佛教藝術,如雕刻、塑造、壁畫等也跟著傳而傳到了中國的新疆和內地,極大地豐富、擴展了中國文化。
《漢書》里記載:“凡五合羽侯,皆屬大月氏”。這個“屬”字並不是表示異族間的臣屬關係,而是說明五部合羽侯的出身都是屬於大月氏族。同列於五部羽侯之一的貴霜部是大月氏的一個分支,那么由貴霜部建立的貴霜王國自然也應是大月氏人建立的國家。《後漢書》里明確記載了:“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又《漢書》里記有:“大月氏國,治藍氏城(即《史記》里的藍市城) ,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不屬都護”。這兩段史料都表明了東漢王朝對大月氏內部政權的交替有著充分的了解,所以才對貴霜國繼續以其族名的大月氏稱其為“大月氏國”。並且,據《三國志》記載:“太和三年(公元292 年) 十二月癸卯,大月氏王遣使奉獻,以調為親魏大月氏王”。據研究此“調”就是公元三世紀以後的貴霜國王韋蘇特婆二世。假如貴霜王族淵源於曾擁有百萬人口的希臘化大國———大夏的話,那么韋蘇特婆二世絕不會甘願接受這個曾滅亡了自己的舊敵———大月氏王的稱號。日本漢學家羽溪了諦在其著作《西域之佛教》一書中,十分重視大月氏移其根據地於阿姆河以南這一事實,他認為這是“大月氏人生活狀態的一個重大變化”。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史籍中被稱為大月氏國的貴霜王國,正如其名所示是由中國西遷中亞的大月氏族建立的,同中國在歷史上有著極為密切的族源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