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內容介紹

貝多芬的第六(田園)交響曲,F大調,OP.68,作於1807-1808年。當時貝多芬以完全失聰,這部作品其實是貝多芬在失聰情況下對大自然依戀的表達。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貝多芬什麼都聽不見了,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創造一個他已經滅亡了的世界。要聽見它們的唯一方法,是讓它們在他心裡唱歌。”這部作品於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首演,指揮是已失聰的貝多芬自己。在首演節目單上,貝多芬這樣解說這部作品:“鄉村生活的回憶寫情多於寫景。”貝多芬為期中每一樂章都確定了標題:“1.不太快的快板,到達鄉村的愉快感覺。2.極活潑的行板,溪畔小景。3.快板,鄉民歡樂的聚會。4.快板,暴風雨。5.小快板,暴風雨過後的愉快和感恩的情緒。”3-5樂章不間斷的演奏。
這部作品需聽其細膩,它樸實無華的在簡單樸素的優美樂句上留戀,從寧靜安逸中能感受到那種天使般的翅膀振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