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心

豬心

豬心為豬的心臟,是補益食品。常用於心神異常之病變。配合鎮心化痰之藥套用,效果明顯.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等,這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

基本信息

來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心,動物形態詳"豬肉"條。
豬心豬心

性味

甘鹹,平。
①《千金·食治》:"平,無毒。"
②《綱目》:"甘鹹,平,無毒。"

歸經

隨息居飲食譜》:"入心經。"

功用主治

治驚悸,怔忡,自汗,不眠。
①《別錄》:"主驚邪憂恚。"
②《千金·食治》:"主虛悸氣逆,婦人產後中風,聚血氣驚恐。"
③《本草圖經》:"主血不足,補虛劣。"
④劉完素:"鎮恍惚。"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或入丸劑。

宜忌

本草圖經》:"不與吳茱萸合食。"

選方

①治產後中風,血氣驚邪,憂悸氣逆:豬心一枚,切,於豉汁中煮,五味糝調和食之。(《食醫心鏡》)

豬心豬心
②治心虛多汗不睡者:獖豬心一個,帶血破開,用人參、當歸各二兩,轉入豬心中煮熟,去二味藥,止吃豬心。(《證治要訣》)
③治痰火入心,發狂:豬心一個(不下水,切片,焙脆,研末),甘遂二錢,石菖蒲錢半。為末,用貝母三錢煎湯作丸。每早以生鐵落二兩,煎湯送下;虛人小兒須服少許。(《醫門補要豬心丸)
④治嗽血吐血:豬心一個,竹片切開,勿令相雜,以沉香末一錢重,半夏七個,入在縫中,紙裹,蘸小便內,令濕,煨熟取出,去半夏,只吃豬心。(《證治要訣》)

營養分析

自古即有以髒補髒以心補心的說法,豬心能補心,治療心悸、心跳、怔忡。
臨床有關資料說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營養成分
熱量 119(千卡) 硫胺素 0.19(毫克) 鈣 12(毫克)
蛋白質 16.6(克) 核黃素 0.48(毫克) 鎂 17(毫克)
脂肪 5.3(克) 煙酸 6.8(毫克) 鐵 4.3(毫克)
碳水化合物 1.1(克) 維生素C 4(毫克) 錳 0.05(毫克)
膳食纖維 0(克) 維生素E 0.74(毫克) 鋅 1.9(毫克)
維生素A 13(微克) 膽固醇 151(毫克) 銅 0.37(毫克)
胡羅卜素 1(微克) 鉀 260(毫克) 磷 189(毫克)
視黃醇當量 76(微克) 鈉 71.2(毫克) 硒 14.94(微克)

營養價值

1、豬心味甘鹹、性平,歸心經;
治心臟病、養血安神、補血、用於驚悸、怔忡、自汗、不眠等症;
2、自古即有以髒補髒以心補心的說法,豬心能補心,治療心悸、心跳、怔忡;
臨床有關資料說明,許多心臟疾患與心肌的活動力正常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豬心雖不能完全改善心臟器質性病變,但可以增強心肌營養,有利於功能性或神經性心臟疾病的痊癒;
3、養心安神、益脾止血、定驚、治驚悸、怔忡、自汗、失眠症。

如何挑選

新鮮的豬心,心肌為紅或淡紅色,脂肪為乳白色或微帶紅色,心肌結實而有彈性,無異味。變質的豬心,心肌為紅褐色,脂肪微綠有味,心肌無彈性,組織鬆軟。心的上部有結節、腫塊、顏色不正,有斑點或心外表有絨毛樣包膜粘連。

儲存方法

新鮮的豬心不宜長時間保存,最好1-2天內食完,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可把豬心洗淨,改刀切成片、絲或塊,加上少許紹酒調拌均勻,用保鮮膜包裹成小包裝,放冰櫃冷凍室內冷凍保存,使用時可根據菜譜的要求,取出豬心,自然解凍後即可烹調菜餚。

適宜人群

1.適宜心虛多汗、自汗、驚悸恍惚、怔忡、失眠多夢之人、精神分裂症、癲痛、癔病者食用;
2.豬心膽固醇含量偏高,高膽固醇血症者應忌食。

烹飪指導

豬心通常有股異味,如果處理不好,菜餚的味道就會大打折扣。可在買回豬心後,立即在少量麵粉中“滾”一下,放置1小時左右,然後再用清水洗淨,這樣烹炒出來的豬心味美純正。

豬心豬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