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劍氣[漢語辭彙]

豐城劍氣[漢語辭彙]

豐城劍氣所屬中國漢語成語,拼音為fēng chéng jiàn qì,意思是指寶物是無法埋沒的。

基本信息

釋義

指寶物是無法埋沒的。

典故

豐城劍氣豐城劍氣
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列傳〉
初,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者皆以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煥曰:仆察之久矣,惟鬥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劍佩之。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曰:欲屈君為宰,密共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鬥牛間氣不復見焉。煥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劍,光芒艷發。大盆盛水,置劍其上,視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劍並土與華,留一自佩。或謂煥曰:得兩送一,張公豈可欺乎?煥曰:本朝將亂,張公當受其禍。此劍當系徐君墓樹耳。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不永為人服也。華得劍,寶愛之,常置坐側。華以南昌土不如華陰赤土,報煥書曰: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因以華陰土一斤致煥。煥更以拭劍,倍益精明。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為州從事,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蟠縈有文章,沒者懼而反。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劍。華嘆曰:先君化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乎!華之博物多此類,不可詳載焉。
《藝文類聚》卷六十〈軍器部·劍〉
《豫章記》曰:吳未亡。恆有紫氣見牛斗之間。張華聞雷孔章妙達緯象。乃要宿。問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間有異氣。是寶物也。精在豫章豐城。張華遂以孔章為豐城令。至縣。掘深二丈。得玉匣。長八尺。開之。得二劍。其夕鬥牛氣不復見。孔章乃留其一匣。而進之。劍至。光曜煒曄。煥若電發。後張華遇害。此劍飛入襄城水中。孔章臨亡。戒其子。恆以劍自隨。後其子為建安從事。經淺瀨。劍忽於腰閒躍出。遂視。見二龍相隨焉。

同義典故

一旦為龍、兩劍、兩龍劍、劍合延津、劍合雙龍、劍埋獄底、劍埋豐城、劍埋龍壤、劍氣射天、劍水二龍、劍津寶氣、劍虹浮、劍躍雙龍、劍閒夜沖星、劍龍辭延津、化龍、匣中孤劍、匣劍同處、匣龍雙起、南鬥龍光、合劍龍津、報張華、寶劍出、寶劍沉埋、寶劍沖牛斗、寶劍豐城寒、射斗光芒、射鬥牛、射牛斗、干將沖牛射斗、乾牛斗、延平、延平劍、延平雙劍、延津龍去、張公龍劍、張雷識劍、張雷辨氣

示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卷:“那‘豐城劍氣’是怎么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