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木香丸

豆蔻木香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三九六。主治泄瀉,不拘寒熱赤白,陰陽不調,腹痛,腸鳴切痛。

基本信息

組成

黃連(炒)三分,肉豆蔻、南木香各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米粒大。每服十至二三十丸,食前米飲湯送下,日夜各四五服。

主治

泄瀉,不拘寒熱赤白,陰陽不調,腹痛,腸鳴切痛。

方義

《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此方用黃連苦降以清熱,木香芳烈以行滯,肉豆蔻溫澀以止瀉。寒熱並投,通澀兼施,故能統治一切泄利,尤適宜於里熱氣滯而兼久利滑脫之證。若濕熱瘀積而見里急後重之滯下,應通而不應澀,此方肉果溫澀,不宜早投。

附方

名稱:豆蔻木香丸

組成:枳殼一兩半,益智仁、玄胡、雷丸、荊三棱、蓬莪術各一兩,白豆蔻仁半兩,縮砂仁七錢半,青皮一兩(去白),當歸七錢半,木香、胡椒各半兩,白朮、陳皮(去白)各一兩,牽牛(八兩微炒,取頭末)二兩四錢,半夏一兩(湯洗七遍,生薑汁制)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主治:氣滯、痰飲,宿食積蘊,胸腹痃癖,頭目不清,形體瘦弱,脹悶不舒,不欲飲食,或嘔惡咳嗽者

出處:《腫瘤方劑大辭典》

功用:富通滯氣,消食化痰,磨積去癖,泄濁生新,久服延年

中藥方劑之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