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武警或人民警察]

警察[武警或人民警察]

中國的警察包括武警和人民警察兩大類。“公安”廣義上是指人民警察,分為公安部門管理的公安警察(即狹義“公安”,包括治安、戶籍、刑偵、交通等)、國家安全部門管理的國家安全警察、勞改勞教部門的司法警察以及法院、檢察院系統的司法警察四大類。人民警察是國家公務員,實行警監、警督、警司、警員的警銜制度,服裝以藏黑為主色調。武警全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是擔負國家賦予的安全保衛任務的部隊,受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雙重領導。

基本信息

稱呼由來

“警察”這個名詞在歷
警察臂章圖片警察臂章圖片
史上不是我國固有的。警察(police)一詞最早源出於古希臘,表示“秩序”、“社會和平”的意思。而中國開始使用“警察”之名則始於清末。
義大利當代漢學家馬西尼(FedericoMasini)在《現代漢語語彙的形成》一書里,做過詳細的考辨。他指出,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清廷的總理衙門指示翰林院及六部,擬定了一份派遣高級官員前往外國訪問考察的名單,要求他們撰寫考察報告,俾作為改革的基礎。這一波大臣出洋考察以傅雲龍為始,他去了日本、美國、秘魯和巴西等四國,計為時兩年。傅雲龍歸來後寫了許多考察記,在日本部分即有《遊歷日本圖經》和《遊歷日本圖經余記》兩冊,書中將日本以漢字書寫的“警察”帶了回來。接著,中國第一代日本專家黃遵憲又在所著的《日本國志》里簡介了日本的警察制度。“警察”這個現代名詞開始出現。
但中國正式的設定警察卻比他們的著作晚了幾年。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聯軍除軍事占領外,為維持治安而設了有警察之實的“安民公所”。八國聯軍後的第二年,北京模仿聯軍之制而設“善後協巡營”,後來改名巡警總廳。而於此同時,則是袁世凱也在河北的保定設“巡警分局”,置巡警這種職稱,警察制度正式登場,取代了以前的保甲團練及捕快。
因此,現代的警察之稱源於日本。在語言的形成上,這稱之為回歸借詞,它的意思是,警察乃是漢字中原有的辭彙,但漢字的這種用法早已被人遺忘,最後是兜了一大圈,再從日本那裡重新找回。在當代漢語中,這種“回歸借詞”舉之不盡,通俗的“寫真”、“人氣”、“一級棒”,嚴肅的如“自由”、“進步”等均屬之。

發展雛形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以奕忻、曾國藩、
獄警獄警
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受洋務運動影響,設立警察以維持地方治安的總是也隨之被提出。但是,由於創設警察年費甚巨,財務枯竭的清政府此際再也拿不出錢來,這事也只好一緩再緩,直到上個世紀初期,才由地方第三者籌款自辦。據何剛德《客座偶談》卷一稱:
庚子以前,中國無警察也,余到蘇後始創辦。端午橋制軍告余日:“以中國地大,只求一里有兩個警察,年已需五萬萬。以全國歲入,辦一警察尚不能夠(原註:當時歲入未至四萬萬),何論其他。”渠倡言立憲,喜辦新政,所言竟與之相反,不知何意?嗣後各縣勉強興辦,小縣二三十人,大縣亦不過五六十人。民國成立,卻逐漸擴充——何剛德是光緒丁丑(1877)科進士,曾任京曹十九年,其後又出任江西建昌、江蘇蘇州等地知府。後著《春明夢錄》、《客座偶談》多記其親身經歷,史料價值頗高。庚子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而何氏任蘇州知府,則在庚子以後,《客座偶談》卷二又說:餘二十七年守撫州,於奉詔之先七日,即改興魯書院為撫郡學堂,置普通精舍以居高才生態——回任建昌,創新學一所,甫落成,即奉諱去任。

創立時代

這裡雖然說的是興辦學堂之事,但卻可以讓我們查知他到蘇州赴任的大概時間。光緒二十七年為辛丑年(1901),其時作者“守撫州”,而“回任建昌”及到蘇州,大約是在三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年(1904)左右。據以上推斷,如果何剛德所記無誤,則中國警察的創辦,當在1904年或1905年,最早不會早於1903年。由此可知,中國警察的歷史,大約是100年。

分類說明

警察警察
中國的警察包括武警和人民警察兩大類。武警全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是擔負國家賦予的安全保衛任務的部隊,受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雙重領導。

武警分為三大類,即武警總部直接領導管理的內衛部隊、列入武警序列受國務院有關業務部門和武警總部雙重領導的部隊(黃金、水電、交通、森林)和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門管理的部隊(邊防、消防、警衛)八大警種。

武警部隊官兵是軍人,實行將、校、尉、士官、兵的警銜制度,服裝以橄欖綠為主色調。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人民警察是國家公務員,實行警監、警督、警司、警員的警銜制度,服裝以藏黑為主色調。

需要指出的是,武警中的第三類(邊防、消防、警衛)是由公安部門管理,所以可列入“公安”範疇。

人民警察警銜設五等十三級,即:1、總警監、副總警監;2、警監(一級、二級、三級);3、警督(一級、二級、三級);4、警司(一級、二級、三級);5、警員(一級、二級)。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警銜,在警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編制分類

人民警察實行警察職務等級編制警銜。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警察廉政標語警察廉政標語

1、部級正職:總警監;

2、部級副職:副總警監;

3、廳(局)級正職: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監;

4、廳(局)級副職:二級警監至三級警監;
5、處(局)級正職:三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6、處(局)級副職:一級警督至三級警督;
7、科(局)級正職:一級警督至一級警司;
8、科(局)級副職:二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9、科員(警長)職:三級警督至三級警司;
10、辦事員(警員)職:一級警司至二級警員。

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警銜:

1、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監至二級警督;

2、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一級警督至二級警司;

3、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三級警督至一級警員。

警銜標誌

交警交警
人民警察換髮“九九”式警服後,警銜標誌的式樣為:

總警監、副總警監警銜標誌由銀色橄欖枝環繞銀色國徽組成。其中,總警監警銜標誌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一周的國徽,副總警監警銜標誌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半周的國徽。

警監警銜標誌由一枚銀色橄欖枝和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一級警監警銜標誌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監警銜標誌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監警銜標誌綴釘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司警銜標誌由銀色橫槓和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警督警銜標誌綴釘二道橫槓,一級警督警銜標誌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督警銜標誌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督警銜標誌綴釘一枚四角星花。警司警銜標誌綴釘一道橫槓,一級警司警銜標誌綴釘三枚四角星花,二級警司警銜標誌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三級警司警銜標誌綴釘一枚四角星花。警員警銜標誌由銀色四角星花組成。其中,一級警員警銜標誌綴釘二枚四角星花;二級警員警銜標誌綴釘一枚四角星花。

警銜標誌佩帶在劍型肩章上。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為藏藍色,擔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為藍灰色。

職責要求

警察警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的規定,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三、維護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處理交通事故;

四、組織、實施消防工作,實行消防監督;

五、管理槍枝彈藥、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六、對法律、法規規定的特種行業進行管理;

七、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的場所和設施;

八、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九、管理戶政、國籍、入境出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十、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十一、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和監外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對被宣告緩刑、假釋的罪犯實行監督、考察;

十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十三、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民眾性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職業道德

警察警察
對黨忠誠: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維護憲法,忠於祖國。
服務人民:熱愛人民,甘當公僕,愛憎分明,除害安良。
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不畏權勢,嚴禁逼供,不枉不縱。
清正廉明:艱苦奮鬥,克己奉公,防腐拒賄,不沾不染。
團結協作:顧全大局,通力協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勇於獻身:忠於職守,業精技強,機智勇敢,不怕犧牲。
嚴守紀律:服務領導,聽從命令,遵守制度,保守機密。
文明執勤:謙虛謹慎,不耍特權,禮貌待人,警容嚴整。

學歷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
警衛警衛

(一)年滿十八歲的人民;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三)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四)身體健康;

(五)具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

(六)自願從事人民警察工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人民警察: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歷史之最

1、最早出現“警察”一詞的時間:清朝末年。

司法警察司法警察
2、最早的警察首腦人物:曾歷任清朝商部左丞、兵部左侍郎、軍機大臣、民政部尚書等職的巡警部第一任尚書徐世昌。
3、最早的警察機關:清朝政府於1898年在湖南創建的“湖南保衛局”。
4、最早的警察學校:1900年清朝政府軍機大臣奕昕警務學堂。
5、最早的中央警察機關:清朝政府於1902年設定的“中央巡警部”。
6、最早的派出所:清朝民政部1900年在北京內、外城設立的308個區段派出所和59個馬路派出所。
7、最早的武裝警察隊伍:北洋政府1914年在北京創辦“保全警察大隊”。
8、最早的女警察:1929年上海警察局招收的一批女檢察員。
9、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保衛組織:1927年成立的“中央特科”。
10、最早的公安法規: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1932年1月27日發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組織綱要》。
11、第一任公安部部長:曾歷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大學副校長、軍委公安部長、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國務院政法辦主任、國務院副總理、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等職的我國公安傑出領導人羅瑞卿。
12、最早的人民警察隊伍:中國共產黨於1938年5月組建的“延安市警察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