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中

譚中

譚中,祖籍湖南,生於馬來西亞,在印度大學教書將近半個世紀,現退休定居芝加哥,為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著述有英文書九本。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譚雲山長子,1929年生於馬來西亞柔佛邦,1931年至1954年在中國長大,先後就讀於湖南湘鄉陶龕國小、蘭田長郡中學國中、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高中及上海交通大學。1955年至印度,得國際大學學士(1957)、德里大學歷史碩士(1962)、博士(1971)。

職務

教學經驗:

1958-59任印度國防學院中文講師

譚中 譚中

1959-63任國防部外國語學校中文講師

1964-70任德里大學中文講師

1971-78任德里大學中文副教授兼中日系主任

1978-94任尼赫魯大學中文教授,其間曾先後擔任亞非語文系及東亞語文系主任。

研究成績

研究經驗:

(一)東亞近代史

譚中 譚中

發表(1)《中國與勇敢新世界》 China and the Brave New World: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Opium War (1840- 42), 1978, Delhi: Allied Publishers和(2)《海神與龍》Triton and Dragon: Studies o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Imperialism, 1985, Delhi: Gian Publishing House,兩書都是印度各大學東亞歷史教科書。

(二)敦煌研究

曾獲印度社會科學理事會Indian Counci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研究基金並於1990年被聘為英迪拉甘地國立藝術中心教授顧問,於1994年發表《段文杰眼中的敦煌藝術》Dunhuang Art: Through the Eyes of Duan Wenjie, 1994, New Delhi: Indira Gandhi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 Abhinav Publications。曾多次參加敦煌吐魯番學會、敦煌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在烏魯木齊、敦煌、北京、蘭州、香港舉行的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三)中印交流研究

曾應印度外交部邀請客串編輯《印度地平線》“印度與中國”特刊Indian Horizon,Vol.43, Nos.1-2, Special Issue “India and China”, 1994, New Delhi: 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1998年由英迪拉甘地國立藝術中心出版(1)《跨越喜馬拉雅鴻溝》Across the Himalayan Gap: An India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China, 1998, New Delhi: 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 Gyan Publishing House(2)《踏著玄奘的腳印》In the Footsteps of Xuanzang: Tan Yun-shan and India, 1998, New Delhi: 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 & Gyan Publishing House。後者中文版《譚雲山與中印文化交流》於1998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又於2004年和北大耿引曾教授合作出版《印度與中國》India and China: Twenty Centuries of Civilizational Interaction and Vibrations,成為印度文明研究中心《印度文明中科學、哲學與文化歷史》大叢書the series of History of Scienc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n Indian Civilization之第三卷第六冊 (2005, New Delhi: PHISPC/Centre for Studies in Civilizations)。其中文版《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於2006年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榮譽

榮譽:

譚中 譚中

1978年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亞洲及北非人文科學國際學會”Internal Congress for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Human Sciences(原“東方國際學會”International Orientalist Congress)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5年被聘為斯堪的納維亞亞洲研究所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訪問學者到丹麥、瑞典、挪威八所大學講演。

1997年被推選為印度歷史大會“印度以外國家組”主席。

2004年被邀請到十八屆亞洲歷史學家年會上作特別講演(台北)。

2004年被邀請作第三次戴辛格幾年講座Deshingkar Memorial Lecture講演(新德里)。

參加國際會議

國際會議:

從1973年開始至今曾參加過十餘次在北京(包括1980年《南亞會議》和2004年《北京論壇》)、東京/京都、台北、香港、新德里、墨西哥城、巴黎、漢堡、萊登等地舉行的各種國際會議。

著作

著述有英文書九本,中文書包括:

《譚雲山與中印文化交流》(1998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心靈的藻井》(介紹並翻譯印度詩人Sita Kant Mahapatra的38首新詩)(2003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盪》(與耿引曾合著)(2006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文明透鏡看萬花筒世界》(2006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與實現》(與劉朝華、黃蓉合編)(2007年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從世界視窗看神州返老還童》(2008年新加坡青年出版社)

華語傳媒圈知名時事評論員

時事評論員是新聞媒體在報導、評論新聞事件時的喉舌,他們或犀利、或理性的評論風格,對時事背景、影響等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評論讓讀者、觀眾從全局掌握時事資訊。
蔡逸儒| 陳有為| 陳子帛 | 韓方明| 胡忠信| 黃彬華| 邱震海| 阮次山| 邵宗海| 石之瑜| 譚中| 韋弦| 於時語| 鄭永年 | 卓南生 | 鄢烈山 | 姚於 | 尹乃菁| 宋燦熙| 劉成友| 何亮亮| 楊錦麟| 邱立本| 梁文道| 石齊平| 郭一鳴| 呂寧思| 馬鼎盛| 朱文暉 | 紀碩鳴 | 劉和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