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Securities Portfolio Management)是指投資者對各種證券資產的選擇而形成的投資組合。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又稱證券組合(portfo1io)管理,是指對投資進行計畫、分析、調整和控制,從而將投資資金分配給若干不同的證券資產,如股票、債券及證券衍生產品,形成合理的資產組合,以期實現資產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的經濟行為。
投資組合管理的前提:1、投資是有風險的,而且各類投資的風險不完全相關。2、投資者一般是風險厭惡型的。

特徵

1、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的直接對象是證券,但實質上是對投資者所有資金的管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理。

2、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的目的是要在風險一定的條件下實現資產收益最大化,或者是要在資產收益一定的條件下實現風險的最小化。

3、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必須依據證券市場、衍生金融市場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變動的趨勢,對投資組合進行有效配置,並使其對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4、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是指各種具體管理活動的概括,具體的管理活動包括計畫、分析、決策、調整和評估等內容。

5、證券投資組合管理因投資者擁有的資源不同、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不同,加上管理者的心理狀態、行為風格等存在差異,投資組合管理存在多種不同的風格,可以採取多種不同的方法。

意義

1、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將風險控制在投資者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我們說證券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是指那些合理有效的證券投資組合。

2、有效的證券組合管理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一個有效的證券資產組合可以在一定的風險條件下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或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使投資風險最小化。

3、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證券組合管理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隨著證券投資組合管理專職人員的增加及機構的增多,證券投資組合管理也成為一種專門的行業。

基本步驟

1、證券組合目標的決定

建立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並管理一個“證券組合”,首先必須確定組合應達到的目標。證券組合的目標,不僅是構建和調整證券資產組合的依據,同時也是考核組合管理業績好壞的基準。總體上而言,證券組合的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收益目標,包括保證本金的安全,獲得一定比例的資本回報以及實現一定速度的資本增長等;二是風險控制目標,包括對資產流動性的要求以及最大損失範圍的確定等。

確定證券資產組合目標,必須因人因時因地而宜。因人而宜,是指必須綜合考慮投資者的各種制約條件和偏好;因時制宜,主要應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市場發展的階段,二是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因地制宜,主要應考慮所在地區的證券交易費用、政府對證券組合管理的政策規範以及稅收政策等。

2、證券組合的構建

這是實施證券組合管理的核心步驟,直接決定組合效益和風險的高低。證券組合的構建過程一般包括如下環節:

1)界定證券組合的範圍。大多數投資者的證券組合主要是債券股票。但是,近年來,國際上投資組合已出現綜合化和國際化的趨勢。

2)分析判斷各個證券和資產的類型的預期回報率及風險。在分析比較各證券及資產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基礎上,選擇何種證券進行組合則要與投資者的目標相適應。

3)確定各種證券資產在證券資產組合中的權重。這是構建證券組合的關鍵性步驟。

3、證券組合調整

證券市場是複雜多變的,每種證券的預期收益和風險,都要受到多種內外因素變動的影響。為了適合既定的投資組合目標要求,必須選擇恰當時機,對證券組合中的具體證券品種做出必要的調整變換,包括增加有利於提高證券組合效益或降低證券組合風險的證券品種;剔除對提高證券組合效益或降低證券組合風險不利的證券品種。

4、證券組合資產業績的評估

這是證券組合管理的最後一環。證券組合資產業績評價是對整個證券資產組合收益與風險的評價。評價的對象是證券組合整體,而不是組合中的某個或某幾個證券資產;評價的內容不僅包括收益的高低,還包括風險的大小。

上述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繫的,在時間上相互銜接,前一階段為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創造條件,後一個階段則是上一個階段的繼續。從長期看,證券組合的四個階段又是循環往復的,一個時期證券組合的績效評估反過來又是確定新的時期證券組合目標的依據。

區別分析

傳統的證券組合管理與現代證券組合管理
1、傳統的證券投資組合管理,重點放在決定投資者本身的限制條件問題上,根據投資者對證券投資收益的需求,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證券投資組合管理
從經常收入和資本增值方面來研究如何進行證券組合,以滿足投資者的目的,且其分析著眼點大都仍然是個體證券,即依據對個體證券資產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分析和比較,在投資者可支配資源的範圍內,選擇那些個體投資收益較高而風險較低的證券資產,從而構成一個證券資產組合。這種管理總體上看還只是個體證券投資管理的外延擴張,而沒有質的變化。

2、現代投資組合管理,從實現證券資產組合總體的預期收益最大化或風險最小化出發,不僅關心個體證券資產的預期收益和風險,更重視所選證券資產投資收益和風險的相互關係,即依據對證券資產組合總體收益和風險的分析評價,在投資者可支配資源的範圍內,選擇那些能使證券資產組合總體投資收益最大化或風險最小化的證券資產,從而構成一個證券資產組合。這種管理已不再是個體證券投資管理的簡單外延,其出發點、目標以及分析手段等都不同於對個體證券的投資分析。

值得指出的是,不能簡單地將傳統的證券投資組合管理等於過時的,而把現代的證券投資組合管理說成是唯一科學的。一方面,現代組合方法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組合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傳統的組合管理也可以借鑑許多現代證券組合管理的思想、技術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學科的方法來加以改進,從而增加其適用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