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居

謫居

謂古代官吏被貶官降職到邊遠外地居住。 唐 高適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況諸臣當謫居思過之餘,蒙恩得釋,優遊漸進,殊有趣味。”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古時凡由 漢 民族居地移住外域,便說為竄謫或降居……《史記·五帝本紀》言‘ 青陽 降居 江水 , 昌意 降居 若水 ’,所謂‘降居’也就是謫居。”

基本信息

謫居黃州

詳細解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