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美

論語之美

二、學而第一 十一、鄉黨第十 十三、先進第十一

基本信息

作 者:傅佩

論語之美論語之美

出 版 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40452575
出版時間:2012-01-01
頁 數:288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源頭,其清明剛健的入世精神,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中國人的心魂血脈。原典形式貌似鬆散,實則一以貫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字字珠玉啟人心。
傅佩榮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別上百家註解,以全新形式解讀《論語》原典原意。本書依二十篇次序,圍繞精要命題逐句細解,指引讀者輕鬆領悟《論語》精髓,找到立身處世的人生正路。本書還收錄傅教授在浙江大學“文化中國人才計畫”的國學講稿精華,師生思想碰撞層層深入,以當代視野闡發經典新意,猶有昔日孔門十哲的論道風采。

編輯推薦

★ 巔峰新作: 著名國學大師、CCTV《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之功,甄別上百家註解,透徹闡釋《論語》精髓,逐句解讀,精妙雋永。
★ 全新形式:收錄傅教授在浙大“文化中國人才計畫”的講稿精華,與精英學子問答解惑,獨家傳授解讀方法。
★ 國學熱第二階段,“回歸《論語》原典”的權威之作,明快曉暢,可讀性強。
★ 著名學者周國平、陳來、杜維明,鄭重推薦。
★ 超值贈冊:《論語》全文+孔子小傳,裝幀精美、易於攜帶。每日感悟經典之美。
“半部《論語》治天下”,字字珠玉啟人心。每一顆中國心靈都想親近的人文之美。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啟示我們:人性的價值由內而發,真誠就能引發力量,立志走上人生正途,不斷超越自我局限,活出生命的尊嚴與美感。
行走於《論語》的字裡行間,尋找儒家精神的真正源頭。
活出兼具人文之美和人格之美的一生,並因此立於不敗之地。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獲台灣地區“教學特優獎”“校園最熱門教授”,新浪、搜狐年度傑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範圍涵蓋哲學、宗教、神話、教育、文化、心理勵志等。學術論著融貫古今與中西,結構嚴謹,迭出創見,是當代新士林學派的重要代表,當代華人世界公認的一流國學研究專家。
傅教授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近年來,每年演講達兩百多場,態度真誠,條理清晰,理融辭暢,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2006年首開大陸問道,先後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自2007年起,陸續在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山東衛視、上海衛視等多家電視台主講國學,獲得一致好評。

目錄

自 序
一、緒 論
二、學而第一
三、為政第二
四、八佾第三
五、里仁第四
六、公冶長第五
七、雍也第六
八、述而第七
九、泰伯第八
十、子罕第九
十一、鄉黨第十
十二、人性向善
十三、先進第十一
十四、顏淵第十二
十五、子路第十三
十六、憲問第十四
十七、衛靈公第十五
十八、季氏第十六
十九、陽貨第十七
二十、微子第十八
二十一、子張第十九
二十二、堯曰第二十
贈冊目錄:
附錄一:《論語》原文
附錄二:孔子小傳

文摘

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讀《論語》,都有可以遵循的方法。
有個詞叫做“文本(text)”,打開《論語》,第一句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學而第一》)這就是文本。怎樣去理解一段文本,這是個大問題。我們要問,第一,文本它究竟說什麼?第二,它想要說什麼?第三,它能夠說什麼?第四,它應該說什麼?
第一,它究竟說什麼。這需要通過文字學、訓詁方面的考據搞清楚。
中國大陸每隔一段時間就新發掘出一些古代墳墓,接著就可能對歷史研究進行某些修正。
最有名的例子是帛書本《老子》。一般人看《老子》,都看王弼的註解,而王弼是魏晉時代的人,但是帛書本《老子》據考證出自更早的漢高祖時代。何以見得?因為古代寫書要避諱皇帝的名字。譬如,有一句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寫成“治大邦,若烹小鮮”,說明這個版本早於劉邦。因為漢高祖名叫劉邦,在他當皇帝之後,“邦”字就不準用了,只能改為“國”字。還有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新發掘出的版本如果寫作“道可道,非恆道”,說明此版本在漢文帝劉恆之前。
我們回頭再讀王弼的《老子》,就明白有些字是相通的,“常”就是“恆”,“國”就是“邦”;不過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一樣。另外,斷句不一樣,也影響對文本的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