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

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

《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是暢銷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姊妹篇,是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關注孩子健康人格培養的傾情之作。案例來源於李躍兒教育論壇,她從家長反映最多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吃手、安慰物依戀、安全感缺失、分離痛苦、害怕、撒謊和不良情緒等七個方面的表象入手,以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通俗易懂的詮釋系統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家長的兒童心理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法,幫助家長和老師舉一反三,成為讓孩子遠離焦慮、健康成長的行家裡手。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李躍兒,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曾為《父母》雜誌教育答疑專家,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七巧板》、12頻道《心理訪談》等節目嘉賓,曾獲得第三屆中國國際親職教育論壇“華表獎”和“形象大使”稱號,創辦“李躍兒巴學園”,開設“李躍兒教育論壇”,著作有《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牽手兩代——家長課程》等。

後記

這本書中的所有問題,都來自於“李躍兒教育論壇”。

這個論壇已經開了五年,李躍兒巴學園也有了四年的經歷。無論是論壇上的廣大家長,還是巴學園內部的家長,都有著那么多相同的困惑。

起初,我會抽時間到網上去回復家長們的問題,會組織巴學園的家長沙龍,回答家長們的種種不解。慢慢地,加入這個隊伍的家長越來越多,以我一人之力,完全答覆不過來了。於是就有老家長和一批資深的網友出來幫助我完成這個工作,在論壇中開闢了新網友驛站和解答疑難的專欄,並設了版主,成立了核心小組。所有的網友家長們都很熱心,很認真,很負責,每一個提問,都不會出現無人問津的情況。

但是大家發現,一年年、一批批的新家長們提出的問題有很大的重複性。老家長、老網友剛剛擺脫了困惑、焦慮,新網友、新家長仍然在為同樣的問題困惑、焦慮。這些相似的問題要一次次一遍遍去回復,工作量很大,而我們的版主,熱心的網友,積累了一些經驗的老家長們,哪一個都是在工作之餘,義務地為大家服務的。

這促使我產生了寫一本書來專門回答這些問題的想法。

今年正好有出版社來聯繫我,談了幾家,我都一直拿不定主意。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小謝來找我時,做了充分的準備,一來就給我講了他們的整體規劃,不為出一本書,而是為了宣傳李躍兒的教育,要做一個李躍兒教育感悟的系列,其中就包括了想出一本答疑式的實用型圖書,能較集中地回答廣大家長對孩子的種種行為的困惑和煩惱。

在了解了他們的意圖後,我有了寫這本書的信心。《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這本書開始運作。

在李躍兒巴學園的逍兒媽媽和阿秋媽媽兩位媽媽的協助下,我們從“李躍兒教育論壇”收集了大量的問題,有十幾類之多。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將所有的問題都放在書里,經過編輯小謝與梁老師的反覆斟酌,我們選出了這本書的七個主題。這些問題多是孩子行為上的,而這些行為大都反映了兒童的心理,反映了兒童發展的自然現象。

書中的案例,看上去只是某一個問題,實際上在問題的形成過程中,孩子已經受到了許多傷害。他們要承受許多壓力和不愉快的經歷,到了最後,他們習慣了這些問題和傷害,他們的人格就有了缺陷,成為帶有缺陷的人格。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中存在較多缺陷,那么無論他多么有錢,社會地位多么高,都不會很穩定,都不會很幸福,這些缺陷早晚會成為他們發展中的障礙。當這些障礙開始影響他們的事業和生活的時候,他們的爸爸媽媽很難再幫助他們去掉這個障礙。

回顧孩子的童年,只不過由於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行為的誤解,只不過由於在他們出現困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不知道怎樣去幫助他們,才給他們造成了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到最後卻使他們一輩子的生活都不會很享受,很幸福。這對於父母加上一個孩子三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遺憾的——孩子的父母如此辛苦養大這么一個孩子,孩子卻不幸福,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相信沒有一個父母希望養育孩子的結果是這樣的,因為天下的父母都是無限熱愛孩子的人。

其實教育就是一些瑣碎的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瑣碎的問題都處理好了,孩子就會成長得很好。本書就是從一些最細節的部分來向家長解讀孩子,使家長們能夠舉一反三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並知道怎樣去幫助孩子。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因此在本書每一章的最後,都留了幾個給讀者思考的問題,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去思考和練習。這樣才不至於死搬硬套書中的例子,還可以幫助身邊的其他家長。為了使大家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出問題,從而避免再出現那些令孩子痛苦的經歷,我們採用了非常直接的解答方式,對事例中孩子的名字也做了更換,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這樣我們先去掉被批評後心中產生的不快,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幫助孩子。我相信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最後,我要感謝在“李躍兒教育論壇”上提供了問題的網友朋友,感謝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為我們出版這本書,感謝幫助李躍兒巴學園的兩位媽媽,感謝巴學園所有老師和孩子們給我提供的經驗和幫助。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讓大人和孩子都受益。

目錄

第一章 孩子,你為什麼總要吃手

不讓吃手會不會對寶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一歲零兩個月的寶寶愛吃手怎么辦

一歲零四個月大的孩子吃手是否該干涉

還沒斷奶就開始吃手,斷奶以後怎么辦

真的就等著孩子自己不吃手嗎

離兩歲沒幾個月了,吃手的毛病咋就沒見好轉呢

欣欣快兩歲了,怎么依然在吃手

一歲半時停過吃手,到兩歲時又吃起來,怎么辦

女兒兩歲多了,最近才開始吃手,正常嗎

奶水一直不夠,我該不該讓孩子吃手

兩歲八個月的孩子抱著安慰物吃手,是什麼原因

從小就沒管,寶寶現在三歲多了還喜歡吃手,如何是好

為什麼三歲的兒子上幼稚園後反而吃手指了

專吃大拇指,總戒不掉,是有別的毛病嗎

孩子都快四歲了還在吃手,說明了什麼

女兒上幼稚園後戒過吃手,為什麼現在四歲了又啃起來

都五歲了,女兒吃手的習慣何時了

讀書和講道理能讓孩子不啃手指甲嗎

讀者互動

1.孩子吃手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2.該不該讓孩子改掉吃手的習慣

第二章 用好安慰物

寶寶睡覺時將浴巾塞進他手中,立馬安靜下來,這正常嗎

一歲的寶寶非要含奶頭或奶嘴才肯睡覺,要不要強行糾正

寶寶怎么老喜歡摸著衣物的邊兒睡覺

小侄子老是戀著過去用的奶布怎么辦

寶寶離開我才1個月,回來後為什麼非要叼著水瓶或奶瓶才睡覺

為什麼寶寶別的東西不亂往嘴裡放,卻非要嘬自己那個奶嘴

為什麼孩子總要捧著我的臉才肯睡覺,怎么辦

把地上拖過的依戀物放到口裡,要不要糾正

一塊絨布也算安慰物嗎

哪來的拉毛毛的壞習慣

寶寶兩歲多了還要吸著奶瓶睡覺好不好

怎樣才能讓我的寶寶不再吃安撫奶嘴

兒子兩歲多了白天晚上都要摸我的乳房,正常嗎

我兒子兩歲七個月了,喜歡“奶”字,還愛摸奶,怎么辦

看過關於兒童安慰物的書,但還有疑問

孩子要多大才能戒掉安慰物

這是“戀物癖”嗎?怎么解決

女兒愛摸媽媽和阿姨的乳房怎么處理

快四歲的孩子了,為什麼還喜歡把異物放到嘴裡咬

我家寶寶捏了4年毛毛,真的不用管他嗎

對四歲女兒的依戀物該不該刻意戒掉

讀者互動

1.為什麼我們家兒子一到睡覺就要摸胳膊

2.戀物是孩子的安全感需要嗎

3.為什麼我女兒在困的時候用手指頭捏頭髮

4.寶寶越來越依戀奶瓶正常嗎

第三章 正確把握孩子的安全感

寶寶病癒後明顯愛哭,是不是安全感嚴重不足

寶寶沒安全感會不會是保姆的原因

經常出差,如何保持孩子的安全感

只分別4個月就認生了,是缺乏安全感嗎

孩子很順從,是缺乏安全感嗎

遠疏近親是沒有安全感嗎

寶寶一點都不黏我,好不好

周末陪他兩天,周一就黏我,這是安全感的問題嗎

病癒後超級黏媽媽,是安全感不足還是戀母期的到來呢

害怕塑膠模特,是膽小還是缺乏安全感

這么容易就跟人,是安全感出問題嗎

兩歲多的女兒非常害怕小朋友,怎么辦

從沒離邢立媽媽的孩子,現在送走會不會造成安全感問題

孩子睡噩夢,是否跟安全感有關

孩子剛上幼稚園,總要拽住老師的手不放,怎么辦

老怕玩具被搶,是安全感不夠嗎

學了安全感的知識,還有許多問題要請教

女兒四歲半了還不適應環境的變化,是缺乏安全感嗎

四歲半的男孩子處處小心,是不是安全感不足啊

快五歲的孩子越來越任性,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怎樣重塑孩子的安全感

八歲的孩子這樣的表現,是安全感很強嗎

什麼是“不當喚醒”

讀者互動

1.怕生是沒有安全感還是很有安全感

2.一歲零兩個月了,突然開始黏媽媽,是敏感期還是缺乏安全感

3.孩子走丟後如何彌補和重建安全感

第四章 讓分離不再痛苦

睡覺時也會有分離焦慮

女兒出現分離焦慮與我假期整天陪著她有關嗎

快一歲的寶寶沒有一點兒分離焦慮,不正常吧

一歲的寶寶為什麼總離不開爸爸

孩子的分離焦慮有所好轉,但對幾個具體做法心存疑慮

如何正確對待分離焦慮中的孩子

怎樣解決一歲十個月的兒子初上幼稚園的分離焦慮

孩子情緒反覆,是安全感問題還是分離焦慮

為什麼孩子會突然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

為什麼他沒有表現出分離焦慮

如何讓兒子與一直帶他的奶奶分離

媽媽上班他就大哭,怎么辦

怎樣把分離傷害降到最小

兒子兩歲多了為什麼還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

女兒突然只黏爸爸,我該不該感到失落

兩歲半的寶貝上幼稚園,有著典型的分離焦慮症,我還可以做什麼

分離焦慮,除了傾聽,我還需如何做

是分離焦慮嗎?怎么越大反而越嚴重了呢

剛分離沒幾天,兒子就不睬我了,要不要接回來

單親家庭怎樣做好依賴分離

讀者互動

1.是分離焦慮嗎,我快撐不住了

2.一歲多的小姑娘,從沒有出現過分離焦慮,正常嗎

3.一歲到一歲半的孩子一定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症嗎

第五章 當孩子害怕、恐懼的時候

請教關於嬰兒恐懼的問題

當孩子感到害怕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孩子再次打針,怎么讓他克服前次留下的心理恐懼

孩子害怕到封閉的環境中去,怎么辦

孩子害怕洗澡怎么辦

孩子害怕某些東西時該怎么引導

我的兒子為什麼不喜歡在小區玩

孩子害怕生人怎么辦

孩子被小朋友打過吼過為什麼膽子小了

如何對待兒子的“怕鬼”

兩歲男孩還害怕東西摔壞,怪不怪

女兒害怕影子,會不會很痛苦

不到三歲的孩子怎么會這么掩飾自己的感受

該不該把孩子害怕的標誌弄掉

真不知道該怎么開導懼怕放鞭炮的閨女

當孩子哭著說害怕去幼稚園時怎么辦

怎么辦?孩子害怕在幼稚園上廁所

如何消除萱萱對外教的恐懼

老師來家訪,孩子競害怕,是怎么回事

害怕競爭又在乎競爭的孩子怎么教

五歲的男孩害怕死亡,正常嗎

誰能幫助我解除孩子對奧特曼的恐懼

兒子害怕鬼,老是擔心小偷,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六歲多的孩子為什麼還害怕上學,一進教室就哭

很開朗的孩子為什麼老怕別人嘲笑

讀者互動

1.孩子害怕比試,怎么辦

2.兒子極端恐懼醫院,怎么辦

3.如何面對小孩的恐懼心理

第六章 如何應對孩子撒謊

一歲六個月的寶寶怎么會撒謊啦

寶寶為什麼老用“拉臭臭”騙我開燈

為什麼寶寶總用“要吃奶”來捉弄我

孩子喜歡裝哭是不是受我的影響

這樣的撒謊該不該嚴肅對待

能做到一直不對孩子說謊嗎

為了看碟而撒謊,我該如何引導

老不承認自己做錯事,是撒謊嗎

三歲半的孩子為什麼竟敢當面不認錯

女兒偷著從幼稚園往回拿東西,還撒謊,該咋辦

不到四歲的孩子經常撒謊,該如何引導

五歲的孩子會投機取巧了,該不該管

五歲多的兒子已經不斷說謊了,我該怎么辦

六歲的兒子總愛耍滑頭,是有信任危機了嗎

給六歲的女兒講《小狗錢錢》,為什麼會適得其反

讀者互動

1.怎樣看待孩子狡辯和抵賴

2.女兒快上國小了還為不洗臉而撒謊,如何是好

3.孩子撒謊競天衣無縫,怎么辦

4.孩子總說要尿尿,到廁所又不尿了,是撒謊嗎

第七章 幫助孩子緩解不良情緒

一歲零四個月的寶寶脾氣怎么越來越大

快一歲半的寶寶的任性、壞脾氣,需要教育嗎

我和老公脾氣都不好,是造戍我女兒的脾氣也不好的原因嗎

為什麼兩歲的兒子什麼新更我幫,見了我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我家遙遙的問題我該怎么辦呀?我真的想哭

怎樣對待敏感型的孩子

三歲的小孩會自我否定嗎

三歲的女兒在幼稚園生病了也不吭聲,是禍還是福

孩子為什麼突然判若兩人

兒子經常滿面愁容怎么辦

三歲半的女娃就貪小便宜怎么辦

為什麼四歲的女兒有外人在的時候會“變臉”

女兒老愛扮做小狗,是“倒退”的現象嗎

孩子一點批評都承受不了,咋辦

對五歲孩子“欺小”的行為怎樣引導

用較勁的辦法訓育兒子,對路嗎

我該如何安慰受傷害的兒子

抽動症是壓力過大引起的嗎,怎樣“減壓”

如何化解五歲孩子的消極情緒

如何面對畏懼困難的孩子

用“逼迫”來維持學習的動力可行嗎

孩子精力不集中,能上學嗎

為什麼從台灣回來後,六歲的兒子老要“自殺”

八歲的孩子還無端地來情緒,怎么辦

九歲的孩子一會兒膽小,一會兒又暴跳如雷,怎么辦

讀者互動

1.八個月的寶寶脾氣怎么這么大啊

2.我兒子的臭脾氣該怎么管

3.三歲多的孩子老與你對著幹怎么辦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孩子,你為什麼總要吃手

不讓吃手會不會對寶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我兒子現已四個半月大,早在兩個多月時就已經開始吃手指了。我看書上說,6個月前吃手指,應讓其盡情吃,6個月以後反而不會再吃,所以我們目前並不阻止他吃。我認識的一個媽媽,女兒一吃手指就打一下,現在已經不吃了,但不知道會不會對寶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呢?

答:孩子的生長發展從用口來感知事物開始,吃手是這一過程的前奏。四個月的孩子正在練習將手伸到嘴裡並將手留在那裡,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因為在出生後最初的幾個月,孩子的手和腿完全不受大腦的控制,隨便地踢蹬,而吃手是第一個被大腦控制的有目的的行為。

案例中那個孩子一吃手就打孩子的媽媽,等於親手用鐮刀割斷了孩子發展的幼苗,這就像把山上的樹木砍掉一樣,是對自然的破壞。

四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抓住物品送到嘴去啃,在這個時期,可以準備一些不同重量、不同大小的可供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在孩子吃飽奶後還沒睡著時,將孩子熟識的某個物品塞到孩子手裡,供孩子用嘴巴去探索。等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用一個托盤多放一些物品供孩子自由選擇,過一段時間則更換其中一些物品供孩子繼續自由選擇,使孩子有新鮮感……這就是成人對孩子發展的幫助。案例中的媽媽要抓緊時間學習孩子成長的規律,了解孩子每一階段成長的狀態,然後才能夠養好孩子。

一歲零兩個月的寶寶愛吃手怎么辦

我家寶寶一歲零兩個月了,最近特別愛吃手,主要是白天無聊時吃,睡前吃,半夜和早上醒來吃。目前我想出的辦法就是儘量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有事情可做就不吃手。但是睡前和半夜吃手的問題比較頭痛,因為實在想不出什麼可以替代作為睡前儀式,他好像是用這種辦法自我安撫然後入睡。我有時給他用安撫奶嘴,但是據說用多了不好。請問各位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孩子在睡著的時候吃手和睡覺前吃手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如果不想讓孩子吃手,給孩子安撫奶嘴是一個好辦法。

如果成人擔心哪類事情做多了對孩子不利的話,那么對於人類來說,任何事情做過了頭對人類都是不利的。好在人類天生有內在的平衡機制,吃飽了就一定不會再吃,累了就不會再工作,心情不愉快就一定不會去娛樂。兒童是人類最自然的時期,他們所表現出的自然狀態就是人類生命的本質,他們還沒有成長起對應、隱藏、壓抑這些自然需求的多種方式,所以兒童做的事情大致都是生命本能的需求,因此成人也就不必擔心他們做什麼事情做過了頭了。

就說吃奶嘴,如果吃過了頭,而且還在繼續增加,這只能說明兒童生命的本質被破壞了,使這一行為成為孩子心理的病態需求,而不是生命的自然需求。這樣孩子真的容易因為做一件事情做過了頭而受到傷害。

例如一個孩子吃飯,本來他的機體有這樣的功能——告訴他吃多少就可以不吃了,可是在他自然地感到吃飽了不想再吃了之後,成人卻總是不相信他們(這就像不相信自然),還硬要逼著孩子再吃一點,結果就會導致孩子的自然生命感覺被破壞,剩下的只有心理上對於別人要求他吃飯的反感,於是孩子就開始拒絕吃飯,飯也吃得越來越少,最終造成的結果與沒有食物吃的兒童一樣——營養不良。

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孩子吃安撫奶嘴吃過了頭。只要成人不對孩子的自然狀態造成破壞,不使吃奶嘴成為孩子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孩子就不會被吃出問題來,否則孩子的生命狀態原本是需要吃的,不讓孩子吃安撫奶嘴那讓孩子吃什麼呢?那孩子就只有吃自己的手指頭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