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易中天

說不盡的易中天

本書以反批正評的新視角,帶著喜歡或不喜歡易中天的讀者,再一次走近關於易中天的評說文字,平靜地審視易氏的成功與不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蔡棟
ISBN:10位[7543845571] 13位[9787543845572]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價:¥18.00 元

內容提要

通俗講說歷史也許會在讓沒太多文化的百姓了解故事的同時誤導他們理解史實,不該把一個博大精深的三國理解為追求一己私利的百科;又有網民支持易中天娛樂歷史沒有什麼過分之處,因為通俗不等於曲解,幽默、娛樂化只不過是表達的一種方式而已,解說歷史並沒有一定要以嚴肅、沉重來描述的要求。有學者認為易中天把《三國演義》作為標靶,沒有注意把握歷史和文學的區別,沒有尊重《三國演義》的文學性,對《三國演義》不公平,對喜歡《三國演義》的讀者也不公平;也有哲人讚譽易先生對歷史人物的品讀,有他個人對時代和社會的體會在裡面,他對世俗看得比較透,悟性也好,能夠通過自己的體會去感受歷史中的人性。有文學博導指出易中天人火爆,不是啟蒙的勝利,不是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結合的勝利,甚至存在失實的歷史判斷;卻有史學大師力挺易中天,要擺脫史學邊緣化的尷尬局面,就得像易中天那樣用更為生動的方式重解歷史……
本書以反批正評的新視角,帶著喜歡或不喜歡易中天的讀者,再一次走近關於易中天的評說文字,平靜地審視易氏的成功與不足。

作者簡介

易中天,近幾年,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因為幾本通俗歷史書。但文學界和讀者卻對他褒貶不一。本書以反批正評的新視角,帶著喜歡或不喜歡易中天的讀者,再一次走近關於易中天的評說文字,平靜地審視易氏的成功與不足。

目錄

對話易中天
光明講壇:傳統文化對接現代傳播
易中天:麻辣教授
易中天的文化血性:霸蠻與靈泛
易中天:我不怕人家說我“異類”
十問易中天
易中天:那些封號我一個也不喜歡
易中天:我的歷史觀是“蘿蔔史學”
易中天:教授也“瘋狂”
三問易中天:給大眾怎樣的學術
人性是歷史長空中永恆的明月
《百家講壇》製片人披露易中天成功秘笈
點擊易中天
“美男”批“超男”,這事挺好玩
易中天現象”其實很正常
史學大師樊樹志力挺易中天:不是混嚼是比較
就是要像易中天那樣重解歷史
也談學者上電視
易中天現象是不是學者的僭越
易中天走紅和“淺思維
易中天的“狡猾”之處
易中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學術明星”:化學術之“禍”為學術之“幸”
易中天在“敲門”
易中天,大賣還是大師?
學術超男易中天如何成一一種文化現象
易中天得罪了誰
易中天只不過是特例
易中天創造的是一種文化精神.
雜談易中天現象
吃醋易中天
易中天的“移時”手法
易中天娛樂化歷史沒什麼錯
走紅的為什麼偏偏是易中天?
司馬遷也非“嚴肅歷史學家”
超女時代的超級學者?
直面易中天
曹操立場,古代視角
262.5萬元一本書
易中天勝出是常識的勝利
《百家講壇》為什麼火
《百家講壇》:學者“星上場”
我為什麼要批評《品三國》
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
易中天的歷史觀有問題
易中天帶來了一個危險的價值信號
易中天不要像余秋雨一般“討人嫌”
易中天放下的不僅僅是身段
易中天品“三國”我品“易中天”
我也來品品易中天的“品三國”
易中天現象:一個無理性的狂熱?
“大眾史學”的市場效應
卿本高人,奈何賣餅?
注意自己的軟肋
歷史不是拿來秀的
電視學者的講課方式
悟讀易中天
“學術超男”易中天
易中天:超女時代的超級學者?
葛紅兵的“大”VS易中天的“小”
易中天:不是躥紅是漸紅
走民主的路,讓易中天去火吧!
學術明星是文化最好的市場翻譯
從炮轟易中天看如何治史
易中天的“歪批”沒有那么可怕
從余秋雨到易中天
易中天為何“如日中天”
評說易中天:大家應做大眾傳播者
易中天:蘿蔔史學闖江湖
易中天的流行和平民偶像
易中天:沙漠裡的一串沙棗花
評易中天易,品中國人難
易中天激活歷史的天雷地火
易中天火:歸結於“三國情結”
平生不識易中天,常讀三國也枉然
期待人文學科優秀的傳播者
讓更多學者成為“大眾情人”
讓更多的學者成為文化明星
廈大校長:從沒擔心易中天成明星會影響教學
易中天:新說書時代
“易中天現象”解讀
易中天.他動了誰的乳酪?
易中天並非“惡搞”歷史
《品i國》背後的多種解讀
易中天印象
“趣說”歷史有何妨?
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閒話《閒話中國人》
易中天的三個撒手鐧
講壇下的易中天
走近說不盡的易中天
覺悟者易中天

書摘

講壇下的易中天
易中天走紅,其實並不意外,只是沒想到這么快,這么迅猛。
我與易巾天的緣分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找在珞珈山求學,易老師
擔任系裡的領導。他當時還是講師。給本科牛上古典文學課,我們只是在中
文系那個古老的樓道里偶爾相遇,並沒有什麼往來。只知道那時他思想活躍
,課上得好,講座人氣很旺。穆我們真正的交往是六七年前的事。當年一本
《閒話中國人》風行,作者恰是易中天。近水樓台,我和易老師就這樣聯繫
上了。這時他已經輾轉到了廈門大學,擔任藝術研究所的教授,除了必要的
教學科研,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寫作與社會活動。2000年,南京舉辦全國書
市,作為東道主,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我向易老師約稿,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這便是那本《你好,偉哥》。書名是易老師取的,後來還引起小小的爭鳴
。其實那是本文化氣息很濃的書。書出版後,圈子裡的都說內容不錯,只對
書名多少有些議論。
有了這次合作,我們來往也頻繁起來。那幾年,因為教學交流,易老師
經常來南京,我們在一起吃飯喝茶聊天。講壇下的易老師,毫無架子,風趣
可愛。他最擅長的是講文人段子,聽後總是令人捧腹。易教師是個性情中人
,常常率性而言,幾無顧忌。喜歡美食,講究生活品位。
那時我們談得最多的自然是出書的事,包括寫什麼、取什麼書名、怎么
包裝、如何暢銷,等等。對出版界的事,他遠比一股學者熟悉得多,對自己
的文章也十分的自信。在學院派圈子裡,他顯然是一個另類,是學院派常常
談論的一個話題。易老師並不在意,他照樣寫自己喜歡的隨筆,到處講演,
做嘉賓,“拋頭露面”。他不免俗,也不假裝清高。有時難免也發點牢騷,
抱怨金錢、住房之類的世俗煩惱,這時的易老師顯得真實而可愛。
易教師出名後,據說網上有易吧,還有了大量易迷,更有冬粉喊出了“
嫁人要嫁易中天”的口號,令許多男人羨煞。紅成這樣,這大約連易老師也
始料未及。易老師紅了,找他出書的,自然排起了長隊。可他反而比以前更
為謹慎了,一家台灣出版社慕名而來,想把《你好,偉哥》拿到台灣出版,
對這種送上門來的好事,易老師卻堅定而委婉地謝絕了,他覺得這本書中的
一些內容已經不合時宜,怕對不起讀者。
成了名人,易老師的電話常常占線,偶爾打通都是易夫人接聽,通過“
政審”後,才會轉到易老師手裡。我開玩笑說,現在給你打電話很難了,先
要通過“政審”。易老師聽了便大笑起來。談起他的現狀,通常只緩緩地吐
出一個字:忙。看得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