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林采英

語林采英

本書是著名作家秦牧先生的代表作,書名寓意:在語言的“樹林”里,採摘幾朵鮮花。全書從如何掌握文學語言藝術表現手段的角度,系統全面地探索了文學語言藝術各方面的問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是寫作成功的關鍵。本書古今縱橫,逸話趣談,熔理論、知識、趣味於一爐,是讀者提高寫作水平及文學鑑賞力的必讀之作。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秦牧(1919-1992),廣東澄海人。著名散文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長河浪花集》《藝海拾貝》《語林采英》等。

媒體推薦

後記

《語林采英》,是《藝海拾貝》的姊妹篇。它和我從前寫的那本書不同之處,在於它比較集中探索了語言藝術的問題,而不是泛談文學技巧。本書的主要部分曾經在廣東的《作品》雜誌連載了一年,發表時,用的就是《探索文學的語言藝術》這樣的標題。

《語林采英》這個書名,不待說,就是:“在語言的‘樹林’里,摘幾朵鮮花”的意思。

列寧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它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語言,因為文學如果不運用語言,任何豐富的形象和複雜的思想都是沒法體現出來的。因此,高爾基這樣說:“文學創作的技巧,首先在於研究語言,因為語言是一切著作、特別是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雖然任何著作都需要使用語言,但是在對語言的講究上,文學的要求可以說是最高最高的了。

我國歷代的文論詩話,對於文學語言的問題,一向都是認真對待的。“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愕奈淖鄭性幼判磯嘌螅值囊粢?這在二三十年代的舊中國曾經流行一時),也是使人瀆了既頭痛又混沌的。例如把“靈感”稱為“煙?歷代這類論詩絕句,都說明了生動、簡練、新鮮、優美的語言,對於文學創作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

古今中外,各國的優秀作家,那些比較優秀和成熟的,除了具備其他的必需條件外,無不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苦功。他們最初跨進文學領域的時候,總是得在語言的“雄關”之前,經過一番苦戰,擊退了“艱澀”、“貧乏”、“粗疏”、“單調”、“繁冗”、“呆板”等等攔路“強人”,殺出關去,才能夠跨上陽關大道,進入蕩蕩平川。因此,各國作家艱苦錘鍊語言的故事,如果有誰彙編起來,很可以構成一部大書。他們有的向各式人等學習語言,把精彩的說話都記在本子上,隨時翻閱,有的跟在行人背後,或者走進下等酒吧,細聽人們談話,默記心頭;有的在自己的房間牆壁上到處貼滿了記錄生動口語的卡片,隨時接觸背誦;有的把文章寫好之後,大聲朗誦,一連幾回,甚至十次八次地修改。他們能夠用生動活潑、準確鮮明、形象飽滿、優美動人、抑揚頓挫、節奏和諧的文學語言,歷歷如繪地描繪複雜事物,曲折自如地表達思想感情,幾乎沒有一個不經歷過艱苦攀登的歷程。我們看那些作家的各式各樣的語言風格,有的像清澈的溪澗,淨淨琮琮地流淌;有的像浩瀚的江河,浪花光涌地奔騰;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噴泉,看來各有各的妙處。但是,為了錘鍊語言,他們在各各都下過一番功夫這一點上,我想卻是一致的。

任何部門的學問,不探索下去則已,探索下去,都有一個深邃的境界。不必談太大的事情了,就是一頭動物,一隻昆蟲,一片金屬,一粒原子,探索下去,道理山址這樣。其所以如此,因為,正像植物的根,是向四面八方伸展一樣;對各種事物,探索下去,也總有它們複雜的“根”,也總得牽連到其他方面的事物。語言藝術的運用,自然也是博大深邃的學問。在這本小書里,我本著微薄的力量,嘗試根據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點滴經驗,從語言宮殿的旁邊,探首望一望它廣闊宏偉的景象。它主要是給初學寫作者閱讀的,更進一步走進宮殿的深處,就要靠讀者們自己的努力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