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四大名旦

話劇四大名旦

話劇四大名旦之稱,始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重慶。在抗戰時代,重慶創造了中國話劇的黃金時代,女演員舒繡文、白楊、張瑞芳、秦怡演藝超群,被公認為四大名旦。

來歷

20世紀40年代抗戰期間,白楊舒繡文張瑞芳秦怡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影劇明星,並稱為霧都重慶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3年5月,夏衍從香港輾轉回到重慶,成為重慶文藝界領導人之一。在一次戲劇創作座談會上,他說:“京劇有四大名旦,話劇也有四大名旦,白楊、舒繡文、張瑞芳、秦怡不就是四大名旦嗎!”

話劇四大名旦一說不脛而走,張瑞芳、白楊、舒繡文、秦怡被譽為話劇“四大名旦”。

白楊

白楊白楊

白楊原名楊成芳,1920年4月生於北平。1936年,白楊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頭》,成功地塑造了楊藝瑛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從此一舉成名。抗戰爆發後,白楊到重慶拍攝了《中華兒女》、《長空萬里》等影片。與此同時,她又在大後方走上了話劇舞台,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等多部經典劇作。
1946年白楊回到上海,在崑崙影業公司拍攝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解放後,她又先後在《為了和平》、《祝福》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1996年白楊去世,享年76歲。

舒繡文

舒繡文舒繡文

舒繡文1915年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一個教師家庭,16歲時到上海投身於田漢領導的“五月花劇社”、“春秋劇社”,演出了大量的進步戲劇。1934年,舒繡文正式加盟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夜來香》和《新舊上海》等數部影片。抗戰爆發後,她先後主演了郭沫若陽翰笙曹禺、洪深、老舍等許多著名劇作家創作的幾十部進步話劇,並拍攝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塞上風雲》、《血濺櫻花》等影片。建國後舒繡文調入北京人藝,成功地塑造了《駱駝祥子》中的虎妞、《關漢卿》中的朱簾秀、《伊索》中的克麗婭等鮮明的藝術形象。

舒繡文不僅是活躍於話劇舞台上的一顆明星,而且也是現代電影史上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她還是中國第一位女配音演員。“文革”中,正值盛年的舒繡文受迫害而死。

張瑞芳

張瑞芳張瑞芳

張瑞芳1918年6月出生在河北保定,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攻讀西洋畫專業。當時正逢國家危亡時刻,學生抗日救亡運動此起彼伏,張瑞芳參與演出了街頭活報劇《放下你的鞭子》,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張從此踏上了藝術道路。

抗戰期間,張瑞芳活躍於重慶戲劇舞台,主演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幾十部話劇。建國後張瑞芳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成功地從話劇舞台轉型至銀幕天地,先後主演了《南征北戰》、《母親》、《家》、《李雙雙》等一系列影片,並成為第二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得主,登上了事業的巔峰。

2000年7月,年過八旬的張瑞芳在上海開辦了一家名為“愛晚亭”的養老院。

2012年6月28日晚,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秦怡

秦怡秦怡

秦怡原名秦德和,1922年生於上海一個封建大家庭。1938年秦怡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當實習演員,後到中華劇藝社工作,在重慶、成都等地演出《大地回春》、《茶花女》、《桃花扇》等許多著名話劇,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秦怡先後在《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女籃五號》等多部影片中擔任角色,迎來了她藝術生涯中的第二個春天。

秦怡早年曾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後來又與“電影皇帝”金焰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開始夫妻感情穩定相敬如賓,但是後來由於許多方面的原因,兩人的感情逐漸偏離了正常軌道,而他們的兒子金捷也因在“文革”中受驚嚇導致了難以治癒的精神分裂症。

秦怡一生在35部電影、25出話劇、8部電視劇中飾演了近80個人物,在海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1995年12月,她榮獲為紀念世界電影100周年和中國電影90周年而特設的“中國電影世紀獎”。2000年5月21日,在中國特奧世紀行上海慈善晚會上,國際著名影星阿諾·施瓦辛格用25000美元買走了秦怡兒子金捷的畫作《衡山公園寫生》。施瓦辛格說:“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國影星,她的表演真、善、美。同時她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