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自我

詮釋自我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窮孩子。 釣魚崖是河北省遷西縣境內的一個小山村。 現在的釣魚崖和當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書籍簡介:

作者:蕭明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字數:126千字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作者自序:

寫自傳是名人的“專利”,我不夠資格,我的書不敢稱“自傳”,只能說“自己寫自己”,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寫出來。目的有三:一、回顧自己在黨的培養教育下走過的人生路,作為向黨的一次匯報;二、與同事、戰友交流;三、回顧歷史啟示後。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窮孩子。1930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遵化市(縣級市,以下仍稱縣)窄各莊。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寇打進了中國。1933年5月,日寇攻占了我的家鄉遵化縣城,秋天日寇的鐵蹄踏進了窄各莊。1937年7月又發生了“七七”盧溝橋事變,日寇進犯到了華北。由於戰亂,我家本來就不富裕的生活到了難以維計的程度。因父親多病,為了養家餬口,我十四歲替父親給有錢人家出民工,到日偽軍據點和大人一起幹活。由於戰亂和家境貧困,唯讀了兩年私塾。1945年日本投降時,我家的經濟狀況是一貧如洗。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這抗日戰爭烽火和生活極度困難的環境中渡過的。到了1946年準備到外地乞討為生時,村黨支部書記高連榮(高連榮抗日戰爭時期公開身份為村長,解放後得知他是本村中共黨支部書記)推薦我參加八路軍,因為年齡小是高連榮為我說了情,招兵的才肯把我收下。參加八路軍,家裡可以吃上軍屬救濟糧。入伍一年多,在黨組織的培養幫助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年輕的共產主義戰士。我現年已八旬,有60多年黨齡,論黨齡、論年齡都可稱之為老黨員。60多年對於一個政黨的歷史是短暫的,對於一個人的歷史卻是漫長的。1948年末從冀東兵工廠奉命前往東北軍區軍工部報到後,被分配到遼陽化學廠(即東北軍區軍工部第五七兵工廠)。1949年4月被選送到東北工人政治大學學習。1952年又被選送到遼東省委黨校學習,以後又多次到遼陽市委黨校學習。通過這些學習,學到了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也學到了黨史與黨建的基本知識。由於黨的培養,使我逐步樹立起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書籍目錄:

自序

作者:蕭明 作者:蕭明

第一章在抗日烽火中度過童年和少年(1930-1946) 一、家園

二、上學

三、一幅“油畫”

四、替父親出“民工”

五、日寇在冀東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永生難忘

六、說不盡的抗日英雄故事

七、一個偽軍交槍無人收繳的故事

八、參加八路軍

第二章在冀東兵工廠的崢嶸歲月(1947-1949)

一、從野戰軍戰士到軍工戰士

二、土辦法生產無煙藥

三、送情報遇險

四、久違的小山村

五、空襲騷擾,奉命去破城鎮偵察

六、抓住三名國民黨特務

第三章三七五廠三十年的眷戀(1949-1980)

一、被選送到東北工人政治大學讀書

二、難忘的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三、工人兼支部書記

四、過“文化關”與“白專道路”

五、管理工作與思想工作一肩挑相得益彰

六、友誼、婚姻和家庭

七、巴方要求生產箭藥

八、星期日日記(二)

九、一切經過試驗

十、為了國家榮譽追求完美

第五章援助巴基斯坦國建雙基藥廠(下)(1975-1980)

一、成竹在胸

二、一個倍受受援國敬重的專家組

三、“特殊待遇”與“沒有先例”

四、專家“外交官”

五、李玉堂副部長考察P701項目

六、入鄉隨俗,不亢不卑

七、在援外專家組長座談會上的發言要點

八、榮譽屬於祖國

後記

精彩賞析:

…… ……

河北省遵化縣城西距縣城35里有一個在大比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村莊叫窄各莊,我離開家時只有一百多戶,雜姓,姓窄的只有一戶。窄家有一個男孩叫窄寬,名字起的挺好,又窄又寬。窄家有祖墳,墳前有一塊一米五高的墓碑,碑文的落款是洪武元年。再就是我們蕭家有祖墳,沒有碑,小時候每年清明節跟父親填墳都是我爬上去壓紙錢。

窄各莊南一華里有一處黃土高坡,都叫它“黃土坎子”,東西長一華里,高三、四十米,坡南是斷面,北坡較緩,南坡中段較高,有塊平坦地面,建有三間草房,我出生在這裡,是我童年、少年時代的家園。房西側有一塊不大的晾曬穀物的場院。房前是土坯砌的院落,院內有一盤石磨,有驢棚,院外有豬圈、小倉房。門前下幾個台階是一條可以走車的土路。路南有一塊菜園,園內有一口水井。院外有杏樹、桃樹、棗樹,房西有一棵大柳樹,房東側一片刺槐樹林。房前不遠處是一條小河,河上有木橋,過了河再往前走就到了中道山。

小河邊有5畝全家拓荒而成的沙包地,好年景可以維持全家的生計。祖父健在時開過豆腐房,無大利,可養豬積肥,維持正常生活。

家園十分美麗。四季小河流水,開春野花遍地,鳥語花香;夏天遠山翠谷,滿眼是綠,雨天過後燦爛的彩虹懸在鄰村的上空;房後一大片葦塘鬱鬱蔥蔥蛙聲陣陣;冬天白雪茫茫。令我最難忘的是河邊遠處那片楊樹林,小時候經常與小夥伴到樹林裡玩,樹上有鳥巢和成群的烏鴉和候鳥。我七八歲的時候,日本人開來六七輛汽車,來許多人砍樹,沒過多長時間樹林被砍光了。我問母親日本人怎么隨便砍我們家的樹呢?母親說樹不是我們家的,是山南國各莊姓戴的大財主家的,母親還說我們住的這房子和這“黃土坎子”都是戴家的,我們是給他家看管。

母親的一席話給我童年心目中留下了陰影。

…… ……

釣魚崖是河北省遷西縣境內的一個小山村。解放戰爭時期,這個村有40幾戶,有200多口人。這是一塊淨土。抗日戰爭時期,日寇沒到過這裡;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想進攻這裡,破壞八路軍的兵工廠,也未做到。因為釣魚崖位於遷西縣中部山區,釣魚崖這個村名告訴我們它的險要位置: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山腳下是滔滔的灤河,不通公路,山半腰有一條百姓稱為小毛道是外出的唯一通道,運輸物資除人扛,主要運力是靠驢馱。

釣魚崖,這個村雖小,但對解放戰爭的貢獻不小。40幾戶的小小村莊當年騰出20多間最好的房子給八路軍兵工廠作工房和住宿,他們自己住的由大屋搬到小屋,由正房搬到廂房,有的把整個院騰出來給我們作廠房。現在有誰能想到、會相信在這裡曾經生產出無煙火藥,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戰爭。

2010年9月25日再一次回故鄉,路經遵化市,在遵化賓館住了兩天。住在市區的鄉親得知,都來賓館探望。遵化市水利局局長賈佰生派了一輛北京吉普為我專用,說這輛吉普是水利指揮車,走遍遵化所屬鄉鎮暢通無阻。我對遊山玩水不感興趣,只想探望曾經救過我一命的當年為新華隊擺船的組長王柏。

當時不是王柏非常急速擺船營救,我這條小命肯定丟在灤河裡了。這對我來說是九死一生,可王柏他們做了救人一命的好事他們以為很平常,不圖任何報答。

非常遺憾,我來晚了,2000年王柏這位憨厚的農民去世了,享年79歲。

現在的釣魚崖和當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因上游修了大黑汀水庫和引灤入津,灤河已經斷流,取而代之的是從遷西縣政府所在地興城鎮東至尹莊鄉的水泥公路。這公路和灤河一樣,從釣魚崖村山腳下路過。釣魚崖也從此結束了祖祖輩輩不通公路的歷史。

現在的釣魚崖有80多戶,人口有400多,比解放戰爭時期增了一倍。絕大部分村民從山溝里搬出住上了新的磚瓦房。村里也有了一名大學生。時年村長叫王齊65歲,他陪我到當年洗脫脂棉和硝化棉的地方。這裡有一條100毫米直徑的無縫鋼管引山泉水,用於生產和生活。我問這水管換過嗎?王齊說這水管還是原來你們新華隊安裝的,一直未壞。泉水還是從管中流出,流量好像比當年小了一點,我彎下腰喝了個夠,然後直起腰長嘆一口氣,這水真甜!50多年沒喝到啦!中午我和司機在村長家用餐,下午前往灤河北崖的大寨村。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