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

企業評價指標是企業績效評價內容的載體,也是企業績效評價內容的外在表現,它圍繞著企業績效的四個部分,建立邏輯嚴密、相互聯繫、互為補充的體系結構。企業績效評價指標是企業績效評價內容的具體體現,企業績效評價的綜合結果也產生於企業績效的四個主要方面。

企業評價指標概述

評價指標分別按財務效益狀況、 資產營運狀況、 償債能力狀況和 發展能力狀況設計。我國目前設計的工商類競爭性企業的企業績效 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

工商類競爭性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內容 基本指標 修正指標 評議指標
一、財務效益狀況 淨資產收益率 總資產報酬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 銷售利潤率(營業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 1、領導班子基本素質 2、產品市場占有能力( 服務滿意度)
二、資產營運狀況 總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 不良資產周轉率 資產損失比率
三、償債能力狀況 資產負債率 已獲利息倍數 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虧損掛帳比率
四、發展能力狀況 銷售(營業)增長率、 資本積累率 總資產增長率、 固定資產增長率、 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

企業的評價指標按照數量化的程度可以分為計量指標和非計量指標。計量指標就是數值分析指標,它還可以繼續細分,按計量方式不同,分為 價值量指標和實物量指標;按用途不同,分為 總量指標和比率指標。計量指標較為具體、直觀,評價時有明確的實際數值和可供參考的標準值,評價結果表現為具體的分數,對企業所作的評價結論直接、明確,給外界的印象清晰。 非計量指標即是人們通常說的 定性指標,一般採用基本概念、屬性特徵、通行慣例等對被評價對象的某一方面進行語言描述和分析判斷,達到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非計量指標的特點是外延寬、內涵廣,難以具體化。但 非計量指標能將無法計量卻反映了企業某方面狀況的潛在因素納入評價範圍,通過分析判斷,驗證計量指標評價結果得出綜合評價結論。對 非計量指標進行評價計分,關鍵是要嚴格定義指標的內涵,並給出評價參考標準,如此才能實現經驗判斷的分數轉換,融入整個 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績效評價的基本指標有八項,分別是 淨資產收益率、 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 資產負債率、 已獲利息倍數、銷售(營業)增長率、 資本積累率。其中,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用於評價企業的財務效益水平,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用於評價企業的資產營運狀況,資產負債率、 已獲利息倍數用於評價企業的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銷售(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用於評價 企業發展能力和增長潛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