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學

診斷學

診斷學是指是運用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

概述

診斷學:是運用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
診斷學在臨床醫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從基礎學科過渡到臨床醫學各學科的橋樑課;
臨床各專業學科(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兒科、眼科等)的重要基礎;
從醫生入門-------到終身的套用。

診斷學的內容


1 問診:通過醫生與患者進行提問與回答了解疾病發生髮展的過程。這一過程又叫病史採集(history taking),通過病史採集可以獲得病人的症狀。
2 體格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醫生用自己的感官或傳統的輔助器具(聽診器、叩診錘、血壓計、體溫計等)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觀察和檢查,揭示機體正常和異常徵象的臨床診斷方法。
3 實驗室檢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實驗室方法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細胞取樣和組織標本等進行檢查,從而獲得病原學、病理形態學或器官功能狀態等資料,結合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進行全面分析的診斷方法。
4 輔助檢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心電圖、肺功能等。

圖書信息

第八版基本信息
作者:萬學紅,盧雪峰 主編
診斷學第八版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3-1
版次:8頁數:644字數:1156000
印刷時間:2013-3-1開本:16開紙張:膠版紙
印次:1ISBN:9787117170772包裝:平裝

第七版基本信息

書名:診斷學
封面[1]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者:陳文彬,潘祥林主編
ISBN:9787117095013
出版日期:2008-03-01
版次:7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印刷時間:2009-10-2

簡介

本書是“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劃教材”之一,是由基礎醫學過渡到臨床醫學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主要對診斷學中的一些基礎內容作了闡述。全書共分6篇33章,具體內容包括問診的方法與技巧、胸部檢查、脊柱與四肢檢查、全身體格檢查、臨床血液學檢測、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第7版《診斷學》教材的編寫,除按照衛生部臨床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的統一要求外,還採納了許多師生的意見,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儘量使本書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目錄
緒論第一篇問診
第一章問診的重要性
第二章問診的內容
第三章問診的方法與技巧
第四章常見症狀
第二篇體格檢查
第一章基本方法
第二章一般檢查
第三章頭部
第四章頸部
第五章胸部檢查
第六章腹部
第七章生殖器、肛門、直腸檢查
第八章脊柱與四肢檢查
第九章神經系統檢查
第十章全身體格檢查第三篇病曆書寫
第一章病曆書寫的基本規則和要求
第二章病曆書寫的種類、格式與內容第四篇實驗診斷
第一章概論
第二章臨床血液學檢測
第三章血栓與止血檢測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
第五章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
第六章肝臟病常用實驗室檢測
第七章臨床常用生物化學檢測
第八章臨床常用免疫學檢測
第九章臨床常見病原體檢測
第十章其他檢測第五篇輔助檢查
第一章心電圖
第二章其他常用心電學檢查
第三章肺功能檢查
第四章內鏡檢查
第六篇診斷疾病的步驟和臨床思維方法
第一章診斷疾病的步驟
第二章臨床思維方法
第三章臨床診斷的內容和格式
附錄一臨床常用診斷技術
附錄二臨床檢驗參考值
附錄三中英文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