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楠

許永楠

許永楠,男,浙江省樂清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 ,共產黨員。從1991年12月入伍以來,他牢記我軍宗旨,安心服役,盡職盡責,勤奮工作,正確對待家庭困難,先後7次調動工作,行行幹得很出色,多次被評為訓練標兵和學雷鋒積極分子。在春節回家探親期間,他幾次冒著生命危險,闖火海、下冰河,先後救出6名遇險民眾。第31集團軍給他記一等功,南京軍區政治部樹他為“優秀士兵標兵”和“學雷鋒標兵”,團安徽、福建省委已分別授予他“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主要事跡

許永楠,1973年9月出生於安徽阜南縣,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政委,是全國和全軍學雷鋒重大典型,全國道德模範標兵。其1994年3月入黨,本科學歷。曾因六次冒死跳入火海和冰河救出6名民眾,成為名譽全國的“水火英雄”。其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政治指導員、教導員、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多次立功受獎,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建團40周年上演了根據其事跡創作的大型話劇《許永楠》,引起了強烈反響。

他7歲時母親病故,同年家遭火災失家,與父相依為命。他11歲時因善作文被縣教育局推薦到縣一國小讀書。為了求學,他孤身一人住了7年草棚,以撿破爛為生,在苦難中奮發讀書成器,多次獲全國中小學生作文賽大獎,並在報刊發表了170多篇作品。其情其景,感動眾多海內外讀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幾十家報刊報導了他苦學成才的事跡。1989年,安徽阜南縣評選首屆“十佳青年”,年僅17歲高中生許永楠以得票最多榮登榜首。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接見他時稱讚他是“奇才”。

1991年12月,許永楠辭去縣廣播電台專職記者職務,毅然應徵入伍。他入伍後以英模人物為榜樣 ,刻苦磨練自己,成為訓練尖子。他革新的“坦克越障瞬間換擋法”被旅推廣。先後幫助100多名戰友和民眾排憂解難,被旅、集團軍評為優秀團員、學雷鋒積極分子。1994年2月8日,回鄉探家的許永楠帶病參加救火,3次衝進火海,救出4名民眾,自己身上8處燒傷,最後昏倒在火場上,被抬進醫院救治。2月23日下午,在他出院回家的路上,遇見一對母女落入冰河,他又3次跳進冰河,將落水母女救上岸,而自己則因體力耗盡沉入水中,幸被過路青年救起。南京軍區黨委、機關專門請許永楠作報告,對照這名優秀士兵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了整風 。他的事跡經《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一百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後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名譽全國的“水火英雄”。他先後榮立一等功,被南京軍區樹為“優秀士兵標兵”;1995年4月,共青團中央授予他“見義勇為青年英雄”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1995年9月,他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他應邀在軍內外做了300多場報告,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李克強同志聽了許永楠的匯報後,稱他是繼雷鋒之後的又一位全國青年楷模,江澤民總書記在接見他時,稱讚他是當代青年的楷模。

成名後的許永楠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軍旅20多年來,他先後在班長 、排長、幹事、政治指導員、教導員等崗位上任職,刻苦學習,愛崗敬業,關心戰友,真情助人,每個崗位上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多次立功受獎。他積極鑽研訓練,取得了坦克三大專業等級證書,培養了100多名“四會教練員”;他積極探索創新新形勢下的政治工作方法,就官兵的思想情況、家庭狀況、專業素質、興趣愛好等做了細緻的調查,撰寫了多篇政工論文,發表各類文章200多篇,其中20餘篇在全國全軍評比中獲獎;他自己出錢為官兵購買英語、科技書籍,為官兵開設了第二課堂;開展了“練才能、練技能、練智慧型”的競賽活動,組織了讀書演講會、形勢分析報告會、思考辯論會等,使官兵提高了思想認識,激發了訓練熱情。他處處為戰士著想,用真情關愛戰士,教育轉化了一大批後進戰士。他先後資助170多名貧困學生,使47名輟學學生重返了校園。在軍內外作了300多場報告,直接聽眾達50多萬人,引起強烈反響。他被10多所大、中院校聘為校外政治輔導員,參與組織策劃了七台大型公益晚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英雄事跡

事跡 事跡

1994年2月8日,回鄉探家的許永楠帶病參加救災,3次衝進火海,救出4名民眾,自己身上8處燒傷,最後昏倒火場。半個月後,燒傷初愈的許永楠在出院的途中,又3次跳進冰河,將一對落水母女救上岸,而自己則因體力耗盡沉入水中,幸被過路青年救起。事後,他被南京軍區評為優秀士兵標兵,並榮立一等功。1995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授予“見義勇為青年英雄”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同年9月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社會評價

“英雄不僅僅是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英雄,更應該是知識英雄、科技英雄。”成名後的許永楠將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泡在書本里,僅讀書筆記就寫了100多萬字。2000年,他被送到南京政治學院學習深造,因學習成績突出,被學院評為“十佳青年”。在他的帶動下,他所帶的營隊都有著良好學習氛圍。人活著,就應該多替別人著想。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得到多少,而在於他為社會、為他人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我一生都要把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許永楠

所獲榮譽

1989年被評為阜南縣首屆“十佳青年”。入伍3年後,先後3次受嘉獎,3次被評為優秀團員和學雷鋒先進個人,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南京軍區評為優秀士兵標兵,並榮立一等功。1995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授予“見義勇為青年英雄”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同年9月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1989年被評為阜南縣首屆“十佳青年”。同年冬應徵入伍。入伍3年後,先後3次受嘉獎,3次被評為優秀團員和學雷鋒先進個人,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2月8日阜南縣郜台鄉木郢村發生火災,在身體患病的情況下,搶救出兩位老人和兩個幼童,被燒傷住院。同年2月23日出院回家路上從冰河中救起母女兩人,自己卻沉入河底,被路人搭救才得以脫險。後被南京軍區評為優秀士兵標兵,並榮立一等功。1995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授予“見義勇為青年英雄”和“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同年9月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歷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較高的一項授予傑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第一屆1990年聶衛平 魏書生 王振國 勾艷玲 楊吉奎 黃志紅 李登海 李潤虎 蔡偉素 張思榮
第二屆1991年烏力吉 朱重慶 李志軍 楊露 楊建秋 張奇 張喜武 林莉 周林 賀學禹
第三屆1992年葉喬波(女) 陳章良 潘小揚 台震林 王遂舟 楊志貴 白春禮 辜勝阻 郝進然
第四屆1993年何玉銘 張山 鄭天一 姜戰林 郭雷 庹震 梁衛 董明玉
第五屆1994年王永良 王富龍 張少鴻 李玉虎 姜偉 郭寶印 徐洪剛 謝世梅(女) 謝軍(女) 崔桂亮
第六屆1995年呂有珍(女) 呂樹文 許永楠 孫廣信 孫玉勝 張思民 陳肇雄 秋雲(女) 曹建明 葛健
第七屆1996年王成強 呂永傑 孫俊福 吳一堅 宋芳蓉(女、土家族) 陳新民 周鑫全 哈木拉提·吾甫爾 龔允沖 假拉(藏族)
第八屆1997年烏蘭(女、蒙古族) 葉龍 馮鞏 李永波 李建保 吳國迪 沈方泉 趙滿堂 戰連傳 簡純林
第九屆1998年小香玉(女) 劉金虎 呂植(女) 李小松 孟富強 昝聖達 柏耀平 袁亞湘 譚和平
第十屆1999年丁榕(女) 鄧偉 劉誼 呂岩松 孫雯(女) 吳奇修 張榮(女) 張慶偉 李洪濤 侯新民
第十一屆2000年於果 烏日更達賴 白岩松 龍新平 伏明霞 許京軍 李大有 南存輝 袁家軍 曹雪濤
第十二屆2001年于魁智 尹祥美 王辰 母連雲 伊力汗·奧斯曼 劉小寧 張偉平 楊桂生 周繼紅 黃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