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進化說

設計進化說

設計進化說是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設計進化說》是旅日設計師崔海源和方文素的著作。此書打破了以往論述設計史的方式,以經濟實體的形成與發展為影響設計的基本要素。闡述設計思想、風格特徵、代表流派和人物與當時的文化環境,時代,技術等互相影響,同時,在人們生活環境中,設計作為藝術所發揮的重要影響。可以看出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深受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藝術哲學》的影響,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技術與設計相結合的角度,將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完美地融於一體。圖片資料豐富,具有較強的啟迪作用。對於大專院校設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本難得的輔助教材,也可以當成圖錄參考資料。此書必為工業設計、藝術設計領域的研究生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和設計人員們案邊工具書。

《設計進化說》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印刷時第15頁出現了圖片與文字重疊,現傳上第15頁和第16頁的圖片,請讀者核對。作者--

・・・馬修·博爾頓的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受其影響也將自己經營的陶瓷工廠分為實用陶瓷部門和裝飾陶瓷部門兩部分,實用陶瓷部門全面機械化生產,裝飾陶瓷部門則著重於藝術性創作。18世紀60年代末,韋奇伍德採用當時最新的製造工藝技術,生產出一種質地精細、黑色不上釉的炻器。這種炻器非常堅硬,與鋼鐵碰擊時能產生火花。雖然材質表面沒有光澤,但可以通過拋光等方式,仿製古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1775年,韋奇伍德又推出了碧玉細炻器。這是一種無光、未上釉的炻器,像素瓷,與黑炻器一樣可以作為裝飾品。韋奇伍德聘用當時著名的雕刻家約翰·弗拉克斯曼,將其作品中的各種白色雕像和浮雕花樣翻制到碧玉細炻器上,這些白色裝飾物貼附在陶器的胎體上,與胎體的顏色形成強烈對比,立體浮雕效果令人驚嘆。1812年,韋奇伍德首次推出精緻的骨瓷餐具。骨瓷在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動物骨粉後,色澤純白,有著半透明效果,瓷器產品則美麗溫潤、質地輕盈,且極為耐用。韋奇伍德的陶瓷器設計從此以其高貴的品質、細膩的質地、優雅的形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在歐洲各國獲得了好評,喬賽亞·韋奇伍德也被譽為“英國陶瓷之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設計概念的形成

一、傳統手工藝術

中國傳統工藝 — 宋代瓷器、明代家具

歐洲傳統工藝 —梅森瓷、塞佛爾瓷、韋奇伍德瓷

二、工業革命與蒸汽機車設計

三、機械化生產與新造型設計

四、藝術運動與設計先驅

藝術運動

古典藝術風格 ——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

世界流行風格的先驅——新藝術運動

邁向工業設計的藝術運動——德國工業聯盟、維也納分離派

與抽象藝術互通的設計運動——俄國構成派、荷蘭風格派

著名設計師

工藝美術運動奠基人 — 威廉•莫里斯 (英國)

近代工業設計先驅 — 克里斯托弗•德萊塞 (英國)

格拉斯哥風格的旗手 — 查爾斯•倫尼爾•麥金托什 (蘇格蘭)

新藝術運動的傑出代表 — 維克多•霍塔 (比利時)

美國新藝術運動領袖 — 路易斯•康福特•蒂法尼 (美國)

五、 平面設計與著名設計師

現代招貼畫之父 — 朱爾斯•謝雷特 (法國)

新藝術風格大師 —穆夏(法國)

繪畫中誕生的設計師 — 麥克奈特•考弗 (英國)

第二章 專業化設計

一、家用電器與日常生活的變遷

二、美國大眾文化的全球戰略

三、日本電子工業的崛起

四、現代主義設計探索與實踐

藝術運動

工業化時代的裝飾風格 — 裝飾藝術運動

現代主義設計的象徵 — 流線型

後現代主義急先鋒 — 波普藝術

著名設計師

德國工業設計之父 — 彼得•貝倫斯 (德國)

現代建築設計旗手 — 勒•柯布西耶 (瑞士)

現代主義設計奠基人 — 阿爾瓦•阿爾托 (芬蘭)

現代設計理論和教育的奠基人 — 沃爾特•格羅佩斯 (德國)

德國設計風格代表 — 威廉•華根菲爾德(德國)

美國工業設計之父 — 雷蒙•羅維 (美國)

美國設計風格代表 — 亨利•德雷夫斯 (美國)

各國平面設計與著名設計師

近代平面設計領航人 — 卡桑德雷 (法國)

充滿青春活力的設計師 — 保羅•蘭德 (美國)

國際主義風格的精神領袖 — 約塞夫•穆勒•布魯克曼 (瑞士)

奧運會視覺形象之父 — 奧托•艾舍 (德國)

錯覺圖形設計師 — 福田繁雄 (日本)

日本風格開創人 — 田中一光 (日本)

五、二十世紀設計——從機械化到人性化

二十世紀的開始/機械化時代 /大眾消費/告別現代主義 /人性化設計

第三章 多元化設計

一、淺覽計算機

二、網際網路與數字藝術

電腦動畫的旗手 —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三、後現代主義設計形成與設計大師

高科技風格設計/微電子風格/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循環設計/

組合設計/曼菲斯設計

著名設計師

曼菲斯設計集團領袖 — 埃托•索得薩斯 (義大利)

頑童設計師 — 菲利普•斯塔克 (法國)

美國設計全才 — 麥可•格雷夫斯 (美國)

人性化設計師 — 羅斯•拉古魯夫 (英國)

日本文化渲染設計師— 倉俁史朗 (日本)

後現代主義平面設計與著名設計師

後現代主義平面設計 — “新浪潮” 平面設計/ “曼菲斯” 風格/

舊金山派設計/ “里特羅”設計/電腦平面設計

圖形設計語言魔術師 — 奈維爾•布羅迪 (英國)

禪境廣告設計師 —佐藤晃一(日本)

四、各國設計戰略

五、二十一世紀設計趨勢

“中國風格”設計/ 通用設計/仿生設計/非日常設計/新思維設計/

共同幻想造型

探索與回顧——新現代主義設計

人物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