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印刷廠

解放軍報印刷廠

解放軍報印刷廠於1956年伴隨《解放軍報》創刊而建立,1969年獨立建廠隸屬於解放軍報社。

簡介

解放軍報印刷廠於1956年伴隨《解放軍報》創刊而建立,1969年獨立建廠隸屬於解放軍報社。建廠三十四年來,通過設備更新改造,技術求新求變,目前生產規模、印刷水平、企業信譽等方面,在印刷行業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96年1月2日江澤民同志和中央軍委領導到我廠進行了視察。

發展過程及現狀

解放軍報印刷廠現有職工346名。實行獨立核算、自主 經營,企業化管理的經營管理體制。在印刷《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中國民兵》、《軍事記者》等社內報刊外,還承印了《中國電視報》、《京華時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中國教育報》、《羊城晚報》、《解放日報》、《檢察日報》、《中國老年報》、《人民武警報》以及《黨風與黨紀》等中央、國家部委,軍隊和地方的八十多種報紙、期刊。
解放軍報印刷廠擁有一個開拓進取、嚴格管理、善於經營的堅強領導班子和一支政治素質高、技術能力強、戰鬥作風硬的職工隊伍。多年來始終堅持以軍報印刷為龍頭,確保軍品,保證和擴大民品,熱情為客戶服務。一貫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規,自覺合法經營,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後被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報協授予《全國報業經營管理先進單位》,批准為《國家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跨入全國印刷企業百強行列。軍報印刷廠信守聲譽,注重質量 ,講求時效。承印的各類報紙,期刊和參評的所有印刷產品質量,始終保持了較高水平。多年來,在中國報協評比中,印刷質量始終穩居全國前三名,承印的報紙、期刊和所有印刷產品的質量深受上級好評和客戶信賴。
改革開放以來,解放軍報印刷廠堅持以發展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結構調整為契機,以技術更新進步為手段,以設備引進改造為保障,確保了市場占有優勢,生產規摸優勢,設備配套優勢和技術跟進優勢。在報紙印刷行業率先完成印前電腦化、印刷膠印化,並實現多項重大技術設備項目的革新和突破。1986年從日本、德國引進部分先進膠印輪轉印刷設備。1994年引進日本高斯四組“大都Ⅱ”型膠印輪轉機,並於1996年至1997年分別加裝雙色和三色印刷部和供紙部,創造了單機印刷能力提高近三倍的佳績。1999年在報紙印刷業首批引進德國曼·羅蘭POLYMAN商業輪轉印刷機,在報紙印刷方面首次推出彩色輕塗紙新聞日報———《解放軍報》。2002年5月引進的德國羅蘭UNISET—70輪轉印刷機正式投產,實現了新聞報紙與彩色輕塗紙插頁同步印刷,填補了商業印刷和新聞印刷多版面彩色套合印刷的空白,成為國內首批使用這種印刷方式的廠家,成功地解決了報紙的特殊印刷和精品印刷高難度的要求。為了與印刷設備連結配套,實現印刷全過程優質高效有機組合,建立完善了電腦排版、電子分色、電腦掃描、雷射照排等國內一流設備的印前製版系統。進入2000年以來又完成了組版軟體的升級,雷射照排系統由PSP到NIRIP的發排轉換,改進拼版實現對開直接拼版,另外對曬版工序進行了工藝和設備的改造升級等工作。
解放軍報印刷廠立足於自身的特點和實際,積極摸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實施了多項重大人事制度和勞資制度改革。按照現代企業模式科學設定崗位,管理人員、班組長、領機實行竟聘制。本著公開競聘、雙向選擇、擇優聘任的原則,把最優秀的同志聘任到合適崗位,做到人盡其才,責權利明確。實行了崗位工資、技能工資,浮動獎金的工資分配製度。定崗定薪、崗變薪變、多勞多得、優質加獎,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通過全廠上下的不懈努力,保持了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