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符號:中國戲曲臉譜

一、臉譜符號的構成 二、臉譜符號的類型 三、臉譜符號的比較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1版
精裝: 228頁
開本: 16開
ISBN: 7108021145
條形碼: 9787108021144
尺寸: 22.8 x 17.8 x 1.8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欒冠華,筆名欒冠樺。1937年8月生。1963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曾在中國戲曲研究院工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
從事戲曲及舞台美術理論研究,參加國家重點項目《當代中國的戲曲》的集全編寫工作,發表多篇論文,並多次獲獎。著有《角色符號——中國戲曲臉譜》《戲曲舞台美術概論》等專著。

內容簡介

戲曲臉譜,作為一種符號,以程式化的化妝譜式、鮮明的色彩、誇張的圖案,刻畫出角色的特徵與品性。臉譜之中,寓以褒貶,公正忠孝者的端莊正貌、奸佞邪惡者的凶險醜形,無不在揉、勾、抹、破之間顯現。臉譜集其他藝術門類之所長,構成中國古代戲曲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態,“粉墨青紅,縱橫於面”,傳達著古老文明的神韻。

目錄

作者序
開場白
第一章 戲曲臉譜——戲劇的符號
一、臉譜符號的構成
二、臉譜符號的類型
三、臉譜符號的比較
四、臉譜符號的意義
五、臉譜符號的功能
第二章 戲曲臉譜——歷史的積澱
一、從無到有
二、從少到多
三、從簡到繁
四、從無序到有序
第三章 戲曲臉譜——戲劇的必然產物
一、結合性戲劇
二、結合性劇場
三、戲劇的制約因素
四、戲劇的傳播障礙
五、藝人的對策
第四章 戲曲臉譜——民族文化的象徵(上)
一、臉譜與倫理道德
二、臉譜與宗教信仰
第五章 戲曲臉譜——民族文化的象徵(中)
一、臉譜與鄉風民俗
二、臉譜與民間傳說
三、臉譜與平話小說
第六章 戲曲臉譜——民族文化的象徵(下)
一、臉譜與漢字書法
二、臉譜與民間藝術
三、臉譜與古典美學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